一代经典的86版《西游记》,“沙僧”闫怀礼老师病故,“八戒”马德华老师客串赵本山的戏,同桌打麻将已经无人能识得,“唐僧”迟重瑞老师淡出、和太太开着檀香博物馆。
西游记
而“孙悟空”六小龄童老师,昨日被爆出因阑尾炎住院;在病床上仍旧向大家竖起拇指。
六小龄童住院
吃瓜群众们在了解到病情不严重以后,刚放下心来,又被勾起了回忆杀。
其实,当年《西游记》拍了6年(连头带尾其实是17年),6年间六小龄童的片酬,也不过2000元。(数据来源:《新周刊》专访)
平均下来,一年也不过300来元,平均每月不过二十五元左右;而“穷”丝毫不能影响六小龄童对戏的“痴”。
他苦心琢磨了所有动作、姿态、神情。比如拿棍子三七的位置,比较合适。
比如棍子要45度才好看。
比如为了演出“猴”生气的样子,他一而再再而三“激怒”猴子,学习面部表情。
再比如自幼练习的这一套炉火纯青的棍法(真童年记忆)。
有趣的是,六小龄童老师和太太,也因《西游记》结缘,虽然结婚的时候,穷到“连一双筷子都没有”。
他太太名叫于虹,从前是文工团演员,被调到西游记剧组当场记,认识了六小龄童。俩人迅速进入相嫌弃状态。
然而渐渐的,于虹被六小龄童拍戏的认真、辛苦所感染;觉得应该给他介绍个女朋友,好照顾他;还真介绍了一个姑娘。
不过对方对“演员”这个职业颇有微词,没看上六小龄童....
再后来,缘分也是件奇怪的事情,六小龄童和于虹,悄悄成了一对。
那时他们在剧组非常低调,这个“地下情”还是被猪八戒发现的。
1988年两个人结婚宣布的当天,六小龄童在新加坡演出,由沙师弟宣布喜讯;另一边,在长春为他颁金鹰奖的同时,也宣布了婚讯。
然而奇特的是,新娘子在北京,新郎在新加坡;几十年过去了,这对恩爱夫妻也没有补办婚礼,他们觉得过日子,这个形式并不重要。
六小龄童在新加坡
东南亚媒体报道
而婚后,夫妻俩的生活也始终很简朴。
六小龄童从杭州去北京录《艺术人生》,是坐火车去的;平常不会开车也没有司机,常坐地铁、搭公共汽车。
不过,虽然远比“大明星”清贫,但他受喜爱的程度,小鲜肉们都未必能望其项背。
<>后来金鹰奖那一年我拿了三个奖,还有“中国第二届电视十大明星”,有125万张选票,都是老百姓一张一张单子填出来的,现在都不可想象了,当时金鹰奖统计选票的时候,有观众写信给我,说“一份选票一份心,你比百万富翁还富有”。
>当然,作为一名优秀演员,他也出演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角色。
比如饰演周恩来总理,除却扮相相似以外,眉宇间也很有凝重之气。
六小龄童饰周恩来
也曾饰演胡适先生,翩翩一代大学者。
六小龄童饰胡适
还突破自己,在《连城诀》里演了个大反派。
反派
在钱雁秋导演的《石敢当之雄峙天东》中饰演玉帝。
玉帝
在《吴承恩与西游记》里,他更是同时出演了吴承恩和孙悟空两个角色。
-----我是“艺术家当如是”的分割线----
对于六小龄童(章金莱)来说,“戏”并不仅仅是一个角色那么简单;浙江绍兴的章氏,一门四代,百年猴戏。
家族谱系
六小龄童的曾祖父,章廷椿,人称活猴章。
章廷椿
六小龄童的祖父,章益生,“赛活猴”。
章益生
六小龄童的父亲章宗义,绍剧表演大家,南派猴王。
章宗义
而到了六小龄童这一代,家中有兄弟姐妹十一人;都曾经随父亲上阵演小猴王。
六小龄童与父亲
1958年,三哥8岁时得了肠套病,当年医疗条件有限、或是因为送医太迟,三哥不治身亡。悲痛的父亲,拉来木板、亲手为哥哥做棺材,拉去上海公墓,不胜悲痛。
然而祸不单行,六小龄童的二哥,也就是著名的小六龄童,也不幸病逝;
他3岁学戏,小小年纪就特别有天分,被总理接见过;也是六龄童心目中最中意的猴戏接班人。
周总理和二哥
可是,二哥却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去世时年仅16岁。
二哥
在离世前的半年里,每天二哥都拿着连环画册,给六小龄童讲《西游记》的故事。
有一天,二哥对六小龄童说,我要死了。
那个时候仍很年幼的六小龄童不懂,问,什么是死。
二哥说:死就是你再也看不见我了。
六小龄童问:那我怎么样才可以看见你?
二哥说:等你成了真正的美猴王,你就能看见我了。
美猴王
后来,他成了真正的美猴王;我相信,他一定见到了自己也是猴戏天才的哥哥。
许是家族记忆,许是死生执愿,演戏与他而言,既是心头好,七十二般变化、样样都是喜悦;又是旧伤痛,几代人用血延续的故事,是追求也是捍卫。
----我是“传承当如是”的分割线-----
如果说,周星驰《大话西游》系列里的孙悟空,更侧重“不得志的人”这个角度,那么六小龄童版的孙悟空,则更注重这个灵猴的“猴”性。
周星驰,大话西游
都是成佛之前的孙悟空,一个重叹息;一个重喜悦;一个自带无厘头风,一个有浓郁的戏曲传承;完全不同,无所谓高下。
和周星驰一再拍西游系列类似,六小龄童做讲座、写书、拍《吴承恩与西游记》,做了非常多和猴戏、孙悟空、吴承恩有关的事情;就连可乐的一个广告,都刷爆了朋友圈、感动了一代小伙伴;“猴叔”虽然已老,但一手棍棒依旧舞得风生水起;大写的“初心永不褪色,英雄永不老去”。
从时势造英雄的角度来说,无论是纵向的家族传承,还是横向的良心剧组,六小龄童都遇上了最好的契机。
然而经典在成就他的同时,也在捆绑后来者。
此外,这一版《西游记》虽然还原度很高,但是毕竟和原著有差异。《西游记》原著汪洋恣肆,远不是一个儿童能够完全理解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版《西游记》的广泛流行,是对原著的简化、甚至削弱化传播。
然而这版剧、这个剧组,毕竟在时代、条件所允许的条件下,践行了他们最诚挚的努力,这大概也是他们的修行;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然而开怀了你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