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影

看这部电影前,先给智商充个值

看这部电影前,先给智商充个值

“烧脑”作为一个标签,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电影在宣传时使用,这个词确实还蛮好用的,或多或少会让人觉得这部电影剧情应该是有意思的,想去看看,顺便检验下自己智商是否够用。

说起“烧脑”电影,很多人最先联想到的都会是《盗梦空间》,它带起了一波欣赏“烧脑”电影的狂潮,小盾也是从那之后喜欢搜罗看看各种“烧脑”电影的。

《盗梦空间》剧照

但何为烧脑电影/高智商电影?

这其实是一个网友创造的伪类型,并没有确切定义,多半是些剧情曲折离奇,充满细节和意外的悬疑片。

故事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梦境,时空穿越,凶杀,人格分裂……

像克里斯托弗·诺兰和大卫·芬奇就是拍高智商电影的好手,《盗梦空间》《消失的爱人》《记忆碎片》个个经典。

不过话说回来,大部分“高智商电影”绝没有真的晦涩到99%的人都看不懂,毕竟是需要盈利的商业电影,要真只有一小挫人能欣赏,那岂不赔死。只是和一般的电影相比,故事更复杂,更出人意料。

大卫·芬奇

我大致把“烧脑”电影分为三个等级:

基础一点的比如《恐怖游轮》和《源代码》,都是循环式的剧情,看多了会觉得有点套路;进阶一点的像《禁闭岛》,《记忆碎片》和《盗梦空间》,脱离套路,讲一个环环相扣的故事,还留下了诸多疑点供大家讨论;而高级一点的就是《穆赫兰道》和《死亡幻觉》这种,那是压根看不懂。

我今天要讲的这部,个人觉得简直可以和《穆赫兰道》有一拼。

《巴顿芬克》

豆瓣8.1分 好于89%的悬疑片,还拿了当年的戛纳金棕榈。

对好莱坞进行自我解剖的电影向来有趣,比如《爱乐之城》,《巴顿芬克》讲述的同样是电影人自己的故事,主角是一位来自自纽约的编剧,他带着一副圆圆的黑框眼镜,不苟言笑又神经质,标准的怪咖人设。

因为他的剧本在百老汇获得了成功,巴顿迎来了事业的新台阶——他得到了去好莱坞写电影的机会。

但巴顿对此却并不大高兴,人家对赚钱毫无兴趣,只想创造艺术。

我身为艺术家,你却和我谈物质,你这不是在侮辱我吗?呸呸呸,该死的金钱,走开,走开。

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巴顿芬克的演员大家都认识,《变形金刚》里那个贱兮兮的退休特工。

总之,虽然嘴上说着不要,但拗不过老板的巴顿还是来到了好莱坞,白天和老板谈心,晚上回到旅馆用打字机写剧本,过着枯燥重复又寂寞的生活。一张墙上的美女照片都能点燃心中欲火。

不过即便像巴顿这般孤僻的人,也是交到了几个朋友的。

一个是剧作家比尔和他的秘书奥黛丽,比尔是当代最好的小说作者,奥黛丽则漂亮又善解人意,巴顿对二人颇有好感。

一个是住在旅馆隔壁的查理,为人古道热肠,巴顿却不太喜欢他,不仅是因为他粗鲁邋遢,更重要的是他的平凡。和一个保险推销员又怎么畅聊艺术呢?

叙事也这样一分为二,一边是巴顿白天在电影公司各种繁杂的应酬,一边是回到旅馆后,痛苦的自我创作过程。

电影的前三分之一较为平淡,有意思的是,虽然没出现什么惊人的情节,却让观众始终笼罩在一种压抑又诡谲的气氛中。

问题出在巴顿居住的地方,这座旅馆实在太不对劲了!

偌大的地儿,却经常见不到半个人影。每个房间门前都摆着双皮鞋,却从没见人出来过。

不断重复的装修图案,昏暗的灯光,莫名传来的声响,都会加重人心理上的不安。导演也在通过细节暗示,电影绝不只是看上去那样简单。

毕竟这可是科恩兄弟的片子,而科恩兄弟最擅长的,便是阴谋与犯罪,和平静下暗流涌动的危险。

老无所依的杀手是多少人的观影阴影

《巴顿芬克》自然也不会缺少这样戏剧化的场景,因为始终写不出剧本,巴顿叫来奥黛丽来宾馆讨论,剧本对着对着,就对到了床上……

看到这,大部分观众肯定觉得这就是女主角了,两人之间肯定要开展些爱情戏什么的。

然而下一分钟就变成了这样……

小盾看的时候是懵逼的,因为前面完全没有任何会死人的迹象啊!

巴顿也懵了,怎么一晚过后炮友就被杀了,又不敢报警,只好找好心邻居查理帮忙收尸。

好不容易解决了尸体,巴顿稍微松了口气,两个侦探找到了他,但他们却是为查理而来,原来他的真名叫蒙特,是个变态杀人魔,喜欢把人杀掉再把头砍下来。并且从报纸上得知,比尔也已经遇害。

所以说,不要太相信莫名对你好的陌生人,要么对你有企图,要么对别人有企图。

看到这里,如果你对这部电影感兴趣,那就先看了电影再看下面的。

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欢迎继续往下,看看我们想法是否一样~

超级剧透分割线


巴顿:WTF,老子只是想写个剧本啊!

于是电影就这么画风突变的,从一个描述好莱坞剧本写作的剧情片,变成了凶杀犯罪片。

看到这你或许觉得,这不就是一个普通的悬疑电影故事吗?有什么特别的?

可如果我告诉你,刚才的剧情,50%都是假的呢?

先……先别急着打我!我的意思是说,50%的剧情都不是真实的,是发生在男主脑子里的幻想!

巴顿完成剧本后,在一个舞会上又唱又跳,称自己是造物主,此时已经很明显可以看出来,他不正常了。

后来,电影又出现了一个极度不现实的场景,整座旅馆被莫名的熊熊大火包围,查理出现在火的尽头,举着猎枪一边跑一边反复高喊“让你们看看我的内心世界!”

置片中来看,这句台词没头没脑,完全搞不懂什么意思,但置于戏外就很好理解了,这根本不是对任何角色说的,而是对观众说的。

旅馆便是巴顿芬克的内心世界!查理便是巴顿芬克自己,他的另一面!事实上仔细回想便会发现,查理从来没有与巴顿以外的人沟通。

直到这时观众才明白,原来这既不是作家传记片也不是悬疑片,而是一部精分片!

那么旅馆究竟代表了什么,答案是“巴顿在创作过程中痛苦又难以抉择的心境”。

巴顿是一个追求艺术的剧作家,而电影公司要求他写一部模式化的流水线商业电影,这和巴顿的理想向抵触,于是催生了“旅馆”的存在。

在旅馆,巴顿的各种想法具象成人并与他交谈,查理代表了巴顿的坚持,奥黛丽代表的则是妥协,她鼓励的是一种对商业化电影化乃至整个社会的曲从。

巴顿倒在奥黛丽的温柔乡里,实际上便是对他人的投降,而查理杀掉奥黛丽,暗示着他又重新回归了自我。旅馆的每个事件,都代表着巴顿内心的一次变化。

而最后巴顿终于写出了剧本,他的内心不再抗争着,旅馆也不复存在,在茫茫大火中化为灰烬。

电影始终以旅馆内外交叉叙事的方式进行着,以至于我们会下意识觉得旅馆世界也是真实发生的。直到现实和虚幻开始交织,并在最后才恍然大悟,又重新拉回开头观察另一层意味。

这便是《巴顿芬克》厉害的地方。两条故事线,你合在一起说得通,拿掉一条也说得通。

以一部类型片的包装来诉说自己作为编剧的创作瓶颈,将一个抽象的“心境”具象为一个有情节的故事,这样高明的剧本,除了科恩没几个人能写出来。

在《巴顿芬克》中处处可见对好莱坞电影业的讽刺,在酒桌上,那些高谈阔论其实屁都不懂的名流夫人和片场老板,他们口口声声尊重艺术,最后却翻脸说这些剧本没法赚钱。

这也让我不由得联想到我国的电影市场,论及对编剧的桎梏,我国的电影市场难道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吗?编剧们除了要操心写出来的东西能不能赚钱,审查这一道坎,他们迈了多少年都迈不过去啊。国产电影的质量不见进步,反而在倒退。

每年都在画饼,说要票房增长多少多少,然而2016年相比2015年就没怎么涨,今年的票房就更是原形毕露彻底扑街。所以为了冲票房,上面也是狠心放了一堆好莱坞片进来,观众的选择一目了然,好莱坞烂片能卖10个亿,国产片彻底nobody cares。优胜劣汰,给国产片再多的保护月,保护档也没什么卵用。

倘若真的要保票房,那可能日后会有更多的引进片涌入市场,所以不要等国产电影死绝的时候才醒悟吧。

谋女郎倪妮哭戏也得靠眼药水被批演技差?网友:多学学周冬雨

上一篇

谋女郎倪妮哭戏也得靠眼药水被批演技差?网友:多学学周冬雨 谋女郎倪妮哭戏也得靠眼药水被批演技差?网友:多学学周冬雨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下一篇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