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骁
埃利奥特·格鲁夫是位加拿大人,住在英国伦敦,1992年由他创办的瑞丹斯电影节,如今已是欧洲最具盛名的电影节之一,同时也是具有向奥斯卡提名资格的电影节。119个国家的8000多部电影参选,这是令格鲁夫感到骄傲的数字。但令他感到最得意的并非这些,而是瑞丹斯电影节利用自身资源来帮助对电影感兴趣的人,所以瑞丹斯电影节的主题是:发现与被发现,这也是它与其他电影节的最大不同。
格鲁夫来到中国,希望让影视孵化器在中国落地。影视孵化器是什么?格鲁夫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孵化器会放很多蛋,一些蛋会孵化出美丽的小鸟,也有一些会孵化出丑小鸭,但从孵化器中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想法。”影视孵化器也可以看作是瑞丹斯电影节的培训项目,是要将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想法、不同的风格的学生们放到一起,形成头脑风暴。过程当中没有教室,没有课堂,让大家共同实践,去发掘新故事和新影片。格鲁夫认为,这是与学院派最大的不同。
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参加过瑞丹斯电影节的培训课程,那时他花了9个月的时间用了8000美元的成本拍了一部短片,后来又翻拍成电影,成为瑞丹斯电影节开幕首映影片,这部电影就是享誉全球的《记忆碎片》。在瑞丹斯电影节上被发现之后,诺兰开始走上了成功之路,如《致命魔术》《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蝙蝠侠》系列等影片已家喻户晓。提起诺兰,格鲁夫的脸上写满了喜悦和自豪。“如果大家想拍电影我会告诉你怎么做,也会提供相应的帮助,拍摄成功还可以帮助你在国际电影节上进行展映,希望这个过程中你会被发现。”这就是格鲁夫说的发现与被发现的意义。
2016年的瑞丹斯电影节迎来了中国单元,格鲁夫表示,希望介绍中国的人才以及中国好的电影创意到欧洲,“我们可以从中国学习很多,毕竟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有着非常丰富的电影文化。我们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有影院文化特色也可以展示给欧洲和西方观众,让大家了解到中国电影的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格鲁夫同时也希望中国电影人能够了解欧洲的经验。如何实现这一想法?格鲁夫回答说:“希望可以用中文作为语言的载体进行培训,可以向大家分享我们在电影教育、电影制片方面的经验。很多活动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其他技术手段来实现。”
不同国家之间有文化差异,瑞丹斯电影节的培训模式是否在每个国家都适合?格鲁夫认为,培训的目的是发现新人和让好看的电影被发现,他说:“触到心灵的故事是好故事,比如莎士比亚写的故事,全世界都能接受,这就是好的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