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的平台,炫酷的舞美,精美的制作,江苏卫视上周推出的音乐节目《金曲捞》,却只取得了0.693%(CSM52城)的收视率。
这是意料之中,却又有一丝不甘。
之前梅丸君曾指出,这个节目旨在打捞未被大众熟知专辑金曲,天生有它的大众化劣势。
劣势之一在于,歌曲本身不红,没有“基本盘”。市面上大多数音乐节目,都依赖大众歌曲和KTV歌曲,创造着网络热度和吸引潜在粉丝(路人)的可能。
劣势之二,当歌曲的专业性和大众性没有兼得,该怎么办?歌曲本身不红,却又在节目模式中赋予特别高的期待。如果歌手唱完,与观众和节目铺垫有很大的差异,并没有想象中惊艳,反而适得其反。
从节目创作初衷来讲,我并不希望这样一档有音乐情怀的节目就这么被边缘化。并且从《端午金曲捞》到《金曲捞》,我还是看到了节目在赛制上做了一些可看性的调整:
调整一:丰富游戏环节,从一次唤醒到两次唤醒
唤醒师对歌曲的演绎,需要超过300人投票通过即为成功,否则失败。新的赛制,为唤醒失败提供了第二次唤醒的机会,不过这一次需要拿到450票,难度陡增。
调整二:调入第三方音乐机构,用数据说话
节目中不仅一次地提到,过去被唤醒的金曲在第三方音乐平台的收听效果。
调整三:单期容量变小
一期节目中会唤醒四首歌,新版的《金曲捞》一期只有三首歌,节目单元节奏降低了很多。
但说实话,这些改变,都没有抓到《金曲捞》这个模式的痛点。
如果我们从既有的模式中,去剖析音乐节目可能走的三种路线会发现,除去“竞技”因素,《金曲捞》还剩下的选项有:“游戏”、“故事”、“明星”。
说到游戏,《金曲捞》已经有设置了很多可玩性的设定。
比如在人设上,就有原版模式中就有的“叨叨团”。
在环节上的游戏有,根据提示词“猜歌”,与使用变声器的原唱大咖对话,以及黄国伦不失俏皮的专业点评,为《金曲捞》增添了很多轻松色彩,虽然总是让我觉得有《蒙面唱将》猜评的既视感。
但在实际操作层面,《金曲捞》用了更多的时间去讲故事。我经常看着看着以为在看《艺术人生》。
为此,《金曲捞》把一期节目从4首歌减到3首了,就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故事和访问。这样,好不容易请来的明星大咖也有了更多的说话机会。
总的来说,《金曲捞》选择的策略是 “故事优先”,这的确是音乐节目中没人尝试过的类型空白。
讲故事本身没有问题,毕竟中国早期的娱乐节目就是以煽情和讲故事发家的。
我不否认一首好歌需要故事去诠释,但讲再多的故事,还是脱离不了人物关系,并且要有“新闻点”。比如未曾谈起过的情史、比如出道时的坎坷遭遇、比如和其他明星的交情等等。
一个成功的案例就是《十二道锋味》,节目里,谢霆锋不仅炒熟了菜,还炒热了他的圈中好友们。每一期的嘉宾阵容,都能和谢霆锋炒出不一样的娱乐圈话题。
电视观众不是不喜欢讲故事,只是忌讳讲陌生而平淡、重复而累赘的故事。因为平淡,所以不看。因为厌烦,所以会把《中国好声音》嘲笑成“中国好故事”。对《金曲捞》也是这样,当歌曲本来就是陌生的时候,一个陌生的故事,只会让节目更有距离感。
《金曲捞》要想在后续的收视效果上打一个翻身仗,可能还要调整很多点,让节目更“娱乐化”。
首先是必须要强化“游戏”环节,这是符合电视收看习惯的重要元素。
其次是对于模式性很强的节目来说,由于单元重复出现,因此在每一期要尽量增加歌曲的量。
对棚内综艺来说,好故事不需要好的剧本,相反,“人物关系”在这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唤醒师和明星之间的关系,最好在歌曲本身、生活事业上有一定的关联。
首期中出现张信哲在薛之谦参加选秀比赛的点评资料,就是一个正面例子。但是金志文和梁咏琪的搭配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何洁和谭咏麟的搭配,看点也说不出道不明。
退一步说,这层人物关系,不求掀起娱乐圈的轩然大波,至少也得泛起涟漪吧。这不仅是节目制作的需要,也是真正实现“通过明星效应来发掘遗珠作品”的路径。
所以当下,要让《金曲捞》在周末黄金档中不被边缘化,最重要、最紧要的一件事就是,赶紧凑合几对“有关系”的明星,让他们来捧红一首歌,要很赶紧的那种!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