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驴得水》在上映的时候引起过非常激烈的讨论。
虽然说经典往往都是伴随着争议诞生的,但很多人明显会犯逻辑错误,认为存在巨大争议的电影就会成为经典。很多人大概就是这样看待电影《驴得水》的。
一部电影就火了的任素汐
然而我可以肯定地说,它成不了经典。这部电影不至于如很多人说得那样烂到没法看,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它在某些方面足够让人失望至极。
尤其对于那些奔着开心麻花的名头而买票的观众,《驴得水》的风格显然不是他们所期望的那样。相比《夏洛特烦恼》火热的喜剧风格,《驴得水》是严肃的社会批判剧,与之相别甚远。但这也不能怪观众的期望,因为虽然开心麻花只是《驴得水》的出品方之一,但是所有的宣传都将他们作为首要的噱头。
电影海报打开心麻花的招牌
开心麻花在国内的喜剧地位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特别是《夏洛特烦恼》取得票房成功之后,很多观众都对开心麻花做喜剧电影的能力无比确信。
有人批评《夏洛特烦恼》是“段子电影”,这也并不是完全错的。然而不该忽视的一条是,纯靠段子无法支撑一部电影。
《一剪梅》在电影中的重复力量
《夏洛特烦恼》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能在剧情和情感主线持续推进的基础上,让观众每两三分钟就笑一次,有的时候还是爆笑。在这个“不黄不笑”的零节操年代,让人能在电影院里笑出来又很少沾及色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而《夏洛特烦恼》用一个“马冬梅”的段子,就能举重若轻地把电影院点燃。
马冬梅的段子
可能是电影《夏洛特烦恼》最出名的段子
这正是《驴得水》的短板之一,或者说它在喜剧方面的表现与观众的期望完全不同。
如果严格按照喜剧的要求来评判的话,《驴得水》的很多段子是不起作用的。
荤笑话
那些关于“硬起来”“下身不行”的挑逗性笑话过于频繁,也有点强奸观众笑点的耍流氓意味,在电影院里这样不停地重复相同性质的段子则显得十分流俗。
我并不是想把电影院描绘成多么高雅的地方,它是一个娱乐的公共场所,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属于市井文化的。但是就像诺兰曾经写的台词一样,即便你真是鸡鸣狗盗之徒,也不一定非要看起来就是鸡鸣狗盗。
又是荤笑话
以喜剧为标签的《驴得水》完全没有搅热现场的能力,我很为电影院里面的冷场感到尴尬。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它的另一个最大短板,那就是电影化的缺失。
这个问题是很多人批评它的焦点,现在回看这个故事的话就更能看出缺点。电影主要讲述在1942年,一所只有四个人和一头驴的山村小学如何与国民政府官员共同骗取教育基金的故事。
大部分为内景戏
而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点,什么是电影化。
电影之所以能被当做独立的一门艺术,它就有属于自己的规则,笼统概括地说,这些规则就是电影化。镜头的推拉摇移、蒙太奇、灯光布景,没有了这些,拍出来的东西就不像电影,就不够电影化。
《驴得水》局促的内景戏样式让整部电影分外单薄、贫瘠,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风格上的混乱和杂糅以及喜剧的模糊、黯淡,最终一部试图黑色幽默的电影变成了“灰色幽默”。
再次荤笑话
《驴得水》在电影化方面的巨大缺陷已经无法忽视,这也是中国的话剧在改编电影时的通病,相比之下,《十二公民》还可以。
电影的镜头里少有电影的感觉,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只是近距离的舞台剧录像。加上电影的剪辑手法十分单一,基本靠淡入淡出来连接剧情,这种特点也让追求电影化的观众无法接受。
固定镜头下的话剧录像
除此之外,《驴得水》的美术风格也有些杂糅。
在电影中,为了骗美国人罗斯先生的公益教育基金,国民政府的官员胁迫校长女儿举行了一场中西结合式的冒牌婚礼。中国的民族乐器吹着《婚礼进行曲》,新郎穿着燕尾服却披着大红花,有着冷幽默似的滑稽。
美术失真是电影的重大缺陷
这也就是《驴得水》所具有的整体美学特征。它的美术、服装、台词等等,都夹在了一个不与电影搭配的困境中。它属于电影和舞台剧因融合失败而形成的残次品,具有一定的山寨气息。
从这些方面来说,我们都可以说《驴得水》是一部烂片。
有的观众肯定会为它辩解:你根本没看懂,这部电影充满了对社会、对人性的讽刺以及对女权的诉求。
女权是电影的一大话题
我承认这些。
《驴得水》改编自同名话剧,它的剧本成熟度不用多讨论。即便一开始有缺陷,在演了几百场之后也早已修改完善,而且寓意深刻本来就是话剧的一大特点。可以说,内涵方面是非常明显的事情,基本读过大学的人都能看出一二,可惜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
我的重点是,先别扯内涵,扯内涵的话,话题跑到西伯利亚也不算远。
现在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是很多电影根本不像电影。苛刻一点来看,性质上,在电影院里看一部话剧录像般的电影和看一部真人秀般的电影相同。
先别扯内涵,把它整得像电影再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