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很“央视”、节奏有点慢、不做娱乐做文化,很是与众不同。正是它的不同,让很多观众甘当节目“自来水”。
来源:凯风上海作者:扬仔
说到这些综艺节目备受赞誉的原因,不妨来了解一下当前综艺节目的现状。中国内地的综艺节目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和《综艺大观》是很多中国人启蒙综艺节目。 到了2010年之后,综艺节目的繁荣已非寻常可比。明星真人秀、相亲节目、亲子秀、脱口秀等等形式层出不穷。
“百花齐放”的综艺时代
《非诚勿扰》带火了相亲节目,各大卫视的综艺节目就被相亲找对象的男男女女承包了。《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的引起了歌唱类综艺节目的崛起,歌手们换着法子站上舞台唱歌;真人秀热,明星都在荧屏里奔跑;带着孩子上综艺节目更是寻常事。而这么多综艺节目在近两年呈现的这种“井喷”状态,不外乎流量二字。当然,这些综艺节目的收视率都相当喜人。根据统计,2015年共有215档综艺节目面世,以平均季播长度13集来算,观众需要每天看7集,一年内才能看完这些节目。而假设每一集节目播出时长90分钟,每天看完7集要花掉约11个小时。
数量多就等于质量好吗?
眼球经济时代,为了吸引用户的眼球获取流量,综艺节目也堪称是“不折手段”。随着综艺节目越来越火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明星扎堆。随着现象级综艺节目的缺失,同质化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比如《爸爸去哪儿》vs《爸爸回来了》,《花样姐姐》vs《花儿与少年》等等。一时间,每个卫视都有当红或是早已过气的明星出现,无法避免。嘉宾成员同样出现同质化。我们才在《中国好歌曲2》看到羽·泉兄弟争抢选手挑作品,转而又在《旋风车手》看见这哥俩儿抢人去赛车,从演播室出来,接着跟着谢霆锋上山下河劈柴搬砖,只为烹饪出《十二道锋味2》,但还有人记得羽·泉的歌手身份吗?他们可是《我是歌手》第一季“歌王”。
话题俗,撕才能解决问题。当各大卫视都有好几档不同类型的明星综艺节目播出,要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吸引用户的眼球,真的需要有独家的内容才能做到。这种“独家”到了综艺节目这里就变成了明星之间的“互撕”。跑男”兄弟团全员撕名牌终究令郑恺与鹿晗撕出友谊“罅隙”。许晴、郑爽、宁静都是直来直去的性格,旅途中分分钟显露“真性情”。而这些大明星“互撕”的话题可以分分钟登上各大网页的头条。
除此之外,制作周期短,原创匮乏等因素,也导致当前综艺节目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所以看似有新的新综艺节目不断推出来,但实质上这些快餐式的综艺节目很难获取观众内心的认同。那能让我们内心认同的综艺节目应该长啥样呢?
在各种喧嚣的综艺娱乐节目中,大家都忙着相亲,忙着秀娃,忙着炒作……整个综艺节目市场乌烟瘴气的情况下,忙碌的电视制作人们似乎还没有看清楚观众到底需要一场什么样的综艺节目。
不想看你们“互撕”了
节目与节目“撕”,明星与明星“撕”,每一场综艺节目播出前后都免不了有一场大型炒作话题帮助宣传造势。综艺节目仿佛已经成为明星炒作、刷屏露脸、拉拢人心的主战场。而往往忽视了要注重节目本身的文化内涵。大家更在意为什么崔健“手撕”许志安,李宇春弄哭了舒淇;一时间没人关注关注歌手的演唱功底,演员的演技,仿佛真人秀才是他们的主业。
当然,一场综艺节目的出场费远远高于他们出演一部电视剧或是电影所获得的报酬。玩一玩,闹一闹就能拿高薪,比起需要演技的拍戏来说容易的多。但是看了大量的综艺节你会发现,露脸的总是那几个明星。能让全家老少聚集在电视机前看的综艺节目几乎越来越少。
娱乐本没错。但不管是大量启用明星参与制作综艺节目,还是用明星“互撕”招眼球,用炒作退赛“吸粉丝”作为宣传手段,显然这些都已经让观众厌烦了。毕竟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一大堆烦心事,谁愿意还在短暂的放松时刻看你们“互撕”呢?
要娱乐,也要走心!
时下,许多电视综艺节目“唯收视率论成败”,盲目的竞争已导致作品创新意识的不足和匮乏,克隆、跟风等现象蔚然成风,节目内容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和学理化的反思。如果一档综艺节目能在制造欢乐的同时能够优质走心就显得尤为可贵了。但现在的综艺节目走心了吗?
在2016年播出的四百多部综艺节目中,大部分都是明星真人秀。但是要想在海量的综艺节目中选出一个走心的代表来,很难。在商业化的时代,这些综艺节目只会在“吸睛”上做功夫,怎么爆款怎么来,谁还会注重内涵呢?
不仅是节目内容制作上不走心心,参与的嘉宾的文化素质也成了吐槽点,甚至有明星不清楚抗日战争的时间。各种以“污”出位的综艺节目更不在少数,要知道屏幕对面的观众里可能有大量追星、爱综艺的青少年。如果我们只能从综艺节目中只能感受到这样的价值传递,实在是太尴尬了。
如今“文化快餐”成为主流趋势,综艺节目要想实现创新,还需要内涵。不应当只是停留在由娱乐引发的感官刺激层面,而要有内涵、有品质、有良知、有情趣,健康地去反映观众在生活、思想、情感、愿望等方面的文化现象。这样的综艺节目才能得人心。
可以慢一点吗?等等灵魂
要说2010年以前的综艺节目像《幸运52》《开心词场》仅仅是满足大众的娱乐文化需求,那近几年的综艺节目更多的是将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搬到综艺节目中。所以在80后婚恋、家庭问题初现端倪的时候出现了《非诚勿扰》和《爸爸去哪儿》一系列节目。
但近年综艺类节目井喷,直播平台升温,在综艺节目视频网站和电视台为提高收视率,推出一部又一部“快餐”式综艺节目,大家忙着奔跑,相亲,带娃,作秀。各类娱乐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综艺节目似乎在追这现实生活跑了。
在这种快餐时代,能够慢下来的节目会更出众。所以像日本的《小森林》虽不是综艺节目,却拥有一大批死忠粉。《中国诗词大会》虽没有明星,靠中国传统文化诗词也能抚慰人心。
我们痴迷于表面的繁荣,却疏于内心的荒芜。走的太快,没能让自己的灵魂跟上脚步。所以慢节奏的综艺节目受追捧不足为奇。
其实了解了当前综艺节目的现状,不难分析出为何这几档综艺节目那么火……
被唤醒的内心需求
市面上的综艺节目很多,观众想看什么样的综艺节目恰恰是目前很多制作公司没有足够的耐心去了解和研究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诗词大会》能够超越其他综艺节目引发热烈关注,是因为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份诗词情怀;《朗读者》是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来朗诵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推动人心相互靠近;
目前这几档“清流”综艺节目脱离以往的套路,即使是没有明星站台,没有话题炒作,也收获了不俗的收视率,得到了观众的口碑。
从这几档节目的共性中不难看出,当下,观众对于高品质的文化节目,已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观众内心的文化精神需求已经被唤醒。未来想要在这个基础上制作更优秀的综艺节目,还需要制作人们花更多的心思去探索观众内心真正需求的是什么?
比娱乐更重要的是内涵
“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其着眼的正是大量寻求感观刺激而营养匮乏的节目。虽然创作综艺节目作品需要考虑经济效益,但盲目跟风、迎合低俗审美情趣的作品,短期来看或许能够吸引眼球,但放眼长远总会令人乏味。
《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这几档在各种喧嚣的综艺娱乐节目中,就像是一股清流,不消费明星、不制造话题,而是主打文化底蕴,完全靠内涵取胜,吸引到一批又一批的观众。
正如《见字如面》总策划所言,“一个精神上特别丰富的人,生产的产品才具有基本的精神价值。”创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拿出文化担当、坚持文化追求,作品才会有筋骨、有温度、有力量。
生活不只是眼前和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
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无论是为了理想还是为了生活乃至生存,我们无时无刻不被焦虑所包围:房子怎么又涨价了?同事已经升职了我还在原地?……在一次又一次的内心独白中我们忘记了生活的韵味需要偶尔停下来细细品味,似乎自己走得太快,把自己的灵魂落下了。
但突然打开电视,发现一句句遥远的诗词竟然带来了我们久违的宁静。一封封触动人心的书信、一段段不因岁月流逝而失去光泽的文学作品可以跨越时间的长河、空间的隔阻,与今时今地的我们心灵相通。
我们为什么迷恋?不就是因为古典文化中那流淌着的诗意,传递的情感,在日常的焦虑中,突然又重新燃起了我们对幸福的向往吗?
期待更多原创有内涵综艺节目
观众看到的综艺节目并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看什么实质是由节目制作人决定。当前市场上各类炒作、翻拍、无内涵的综艺节目可能并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只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当《中国诗词大会》将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作为综艺节目的要素,《见字如面》告别粗制滥造的快餐文化,展现出对精神生活追求的综艺节目出现,会让很多人眼前一亮。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观众文化品位并不低,追求快餐文化纯粹是无好节目所致,应大力提升的是节目而不是观众,中国观众急需优质的电视节目。
“清流”要长流,电视节目形式要更亲民
《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节目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爆发离不开互联网强大的人际传播效应。节目“爆火”的基础也在于有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强势平台力推。当要想这股综艺“清流”长流,我们的节目制作人还需要更加努力,在当前创作的基础上增加更加亲民的形式,既满足了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又能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寓教于乐。不要让眼前的几个综艺节目成为“昙花一现”。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