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明星

为什么《西游记》的奇迹,只在“从前慢”的时代?

为什么《西游记》的奇迹,只在“从前慢”的时代?

86版《西游记》导演杨洁病逝,引发一场全民缅怀。在这部电视剧面前,代沟消失了,无论是几零后,都可以说上几句,这真是一个奇迹。想想那个“从前慢”的时代,几十年,只能够看这么几部电视剧。

86版《西游记》的拍摄更是慢,6年,拍了25集。想想现在弹指一挥间的功夫,拿一个抠图软件,某些剧组就可以让中小学生们一个暑假不用换台。

这期间的拍摄过程更是传说。剧组坐着绿皮火车,走了26个省、市、自治区找拍摄地;作为一部玄幻巨作,上天入地打怪兽,却只有一台摄像机,杨洁和日本同行介绍时,把人家给吓一跳;专业吊威亚也没有,找了军用的航空跳伞的钢丝,拍摄过程中断过无数次,演员摔得死去活来;剧组经费极其有限,每顿饭只有5毛钱的配额,导演自己掏钱给工作人员吃饭,最后甚至找到了铁道部十一工程局投了三百万资金,由此也出现了铁道部十一工程局映在片头这样玄幻的一幕,但随着景区涨价,打算拍30集,最后只拍了25集……

随着杨洁导演的去世,这些辛酸过往又被翻了出来,网民看得一把鼻涕一把泪,顺带还批一把当下影视圈:你看人家苦的,再看你们快活的,都拍出了些什么玩意儿?!

不得不说,《西游记》《红楼梦》(旧版 新版)《我爱我家》这些诞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今天被奉为经典的作品,总是能引发集体怀旧情绪。不少人灵魂深处有一种“桃花源情结”:看看那个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铜臭熏人的时代,拍出了那么多经典,是多么美好,再看一眼现在,哎。

把“从前慢”的年代拎出来,会发现那个时代的影视剧制作,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比如演员不计回报的付出,不计算工本与电视台时段的反复打磨。单说那个山寨威亚,今天明星的保险就是天文数字,有人敢这么拍么?一句台词都精雕细琢,在投资着急回本、还要精确计算电视台档期安排的今天,还有可能么?

更直白点说,那个时代的电视剧制作规矩,是有点“反市场”的。

想想在市场经济到来之前,咱们还真是有不少经典的。别说电视剧了,就是动画片也成果惊人,1961年拍的《大闹天宫》,历时8年,国际获奖无数,据说《铁臂阿童木》的作者手冢治虫也是看了这部片也才决定弃医从画的。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为了追捧文艺高峰,我们又要回去那个几亿人民一部戏的前市场经济时代?大家不妨表个态。

那个时代多么辉煌,与今天影视业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比较,或许也说明我们玩非市场化规则是多么纯熟,而一旦进入市场规则,开始搞产业发展了,又玩得多么狼狈。

1999年原班人马还拍了《西游记续集》,经费也够了,告别五毛特效了,市场规则也基本确立起来了,却拍出了个啥,还有几人记得?而且,最近十年大陆对四大名著、金庸小说的改编,无论电视剧还是电影,几乎全军覆没,这几批的导演编剧创作团队,到底行不行?

从整体看,这个市场规则,咱们还真的不太行。想想《西游记》翻来覆去地刷上一百遍,《大闹天宫》的绝唱,再想想星球大战、漫威英雄、迪士尼系列、铁臂阿童木等几十年如一日的日进斗金,就知道咱们在这套规则里还差得有多远。

我们把所有美好的记忆都留在了“从前慢”的时代,把无上的赞美都给了《西游记》们,其实也给了今天一个尴尬。更令人尴尬的是,那个时代回不去了,就算回去了,也未必管用了。毕竟,今天如果用6年25集的创作速率,且不说作品是否还一定合今天的胃口,就是这种不计时间成本的制作周期,人家漫威英雄前传后传二人转都出来了,猪八戒一曲黄色小调还没唱完,怎么去跟人比?

我们曾经那么多大IP,包括《西游记》《红楼梦》,甚至《黑猫警长》《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如今是翻拍一次毁一次。我们在“从前慢”的时代,软磨硬泡熬出来的精品,到了今天,一旦进入产业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却把全国人民的童年都糟蹋光了。

《西游记》那样的经典,也只能出现在娱乐尚在蛮荒阶段的时代,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在今天,不搞情怀、不炒绯闻,就正常的说两句话,讲个故事,顺便赚点钱,都跟让自家孩子考90分一样困难。这未必是那个时代有多好,而是现在这个产业化发展的新规则,咱们玩得太差了。

陈乔恩发声明否认与W小鲜肉绯闻 已对卓伟取证

上一篇

陈乔恩发声明否认与W小鲜肉绯闻 已对卓伟取证 陈乔恩发声明否认与W小鲜肉绯闻 已对卓伟取证
文章主动对卓伟说:你开个价,我绝不还价,但照片还是曝光了

下一篇

文章主动对卓伟说:你开个价,我绝不还价,但照片还是曝光了 文章主动对卓伟说:你开个价,我绝不还价,但照片还是曝光了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