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老话讲,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人喜欢在牌匾上下功夫,香港尤其讲究。
在绝大多数港片中,也喜欢找名人名家来为自己的电影片名题签,一来是为了讨一个气势如虹的好彩头,一来是希望通过笔下的形意展现不一样的电影特性。
在香港,有这么一位老人,名叫冯兆华,江湖人称华弋。
在演艺圈,有一个说法:演员不被王家卫,喊无数遍重拍的,那可能遇到了假王家卫。
但是华弋却能让高标准的王家卫一遍就过。
当年,华戈刚刚写下,“一代宗师”四个字,王家卫就立马大喊:“过!”
怪才周星驰大部分电影的题字也是来自于这位书法大家,从《逃学威龙》到《美人鱼》,这一写就是30多年。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有点夸张,不就是写几个字,有这么夸张?
华弋笔下的字,不仅只是几个笔画的组成,而是自有它的意趣,和蕴含的故事。
华弋写“倩女幽魂”,每一个字迹都绵延很长,象征着凄美爱念的缠绵和纠结之态,欲说还休。
华弋写“叶问”,就好像咏春拳一样干脆、利落,苍劲有力。
华弋写“志明与春娇”,又多了几分可爱和趣味,字体更像是小女儿一样柔软又轻松。
华弋写“魔警”,因为有多重身份,字迹中既有刚毅的一面,也暗藏狰狞未知的一面。
华弋写“古惑仔”,又多了几分江湖儿女之气,凌乱中自有一股正义之风。
还有最近,香港金像奖上大火的“一念无明”也是出自于华弋之手。
其实这位书法大家的书写之路并不顺坦。
华弋从小就热爱书法,但是因为家境并不好,只能用哥哥姐姐剩下的毛笔写字。
1979年,华弋移民到香港,因为别无所长,只能在电器行当工人。
当时香港举办了一个“香港青年学艺比赛”,工友见这小子有事没事就“写大字”,于是怂恿他去参加。
华弋即席挥毫,得到了优异奖,没有任何裙带关系,是当时很多人心中的无冕之王。
此后,华弋就开始全职“写作”,当时接得最多的是大厦外墙题字和货车车身广告,在香港俗称“白手招牌”。
华弋旧作之一
到了1989年,改变华弋一生的这一年。赏识千里马的伯乐出现了。
武打明星洪金宝在他的摊子前停下说:“我介绍你去影视公司,题写电影片名吧。”
这一写就30多年 ,王家卫、周星驰、王晶、刘伟强、杜琪峰都找他写。
从武打片到警匪片,从武侠片到爱情片,都来自于他的一笔一划。
现在,华弋已经白发苍苍,但他依然还在写,简简单单几个字,他用了一生去追求。
离世的杨洁导演写过一本《敢问路在何方》,里面有几句话: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拼搏的年代,是奋斗的年代,是奉献的年代。
现在的价值观也完全不同了——金钱至上,名利第一。
在如今人们的眼里,我们那个时代的人也许都是一些“傻帽”。
我无法忘记那个时代。」
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或许就是对那个年代老艺术家们最好的诠释。
正如华弋最近才分享的一句诗:”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