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不仅创造了经济上的奇迹,而且创造了电影上的奇迹。在这个人口不足700个的城市,每年最多可产电影300多部,平均每天就有一部香港电影问世。
因此,称香港为东方好莱坞,不是空穴来风。
香港电影中,不乏让人百看不厌,即使过了多年,碟片上已经有了灰尘,这些电影依然能让我们热血沸腾,勾起我们对年轻时的回忆。
当然,香港电影中更多的,是一些粗制滥造,毫无品质可言的烂片。这样的电影,我们完全是冲着名字才看的,看的时候实在没有耐心,不得不以快进发泄心中对质量的不满。
以前总是听说香港电影的拍摄速度快,有时甚至边拍边写剧本,更出格的甚至连剧本都没有,靠着拍时导演和演员边想边拍。这样的香港电影,当人们不再对其有新鲜感时,怎么可能不没落。
一部香港电影,从筹拍到上映,最快需要几天时间?
可能你想不到,仅需要7天。这话是著名导演王晶的父亲、著名导演王天林说的。在香港,这种现象叫七日鲜。
王天林在接受采访时回忆:
从星期四那天算起,制片马上找演员,找现成的剧本或通俗小说,找一个鬼才导演,找一班手脚快的工作人员,一天时间就可以办妥。
大家在一起谈一谈,由导演说出一个大概的拍摄方式,星期六这部电影就可以开拍,一边拍一边写对白。有时候拿了一本小说就可以拍了,同时还要冲印和剪接。
拍到星期一,拍摄部分全部完成,星期二做一天善后工作,连夜印拷贝,星期三正好是七天。一个拷贝拿去审查,其他的送到电影院准备放映。
七天完成一部电影,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整个环节丝丝入扣,设置紧密,没有浪费一点时间,你不得不佩服香港电影工业化的成熟。
然而,这种粗滥烂造的电影,可能一时占据市场先机,赢得一些票房,一旦受到外来电影冲击,对香港电影的破坏是致命的。
进入90年代后期,香港电影开始走下坡路,一年的电影产量最低时只有不到20部,即使在港片开始复苏的2016年,产量不过58部。
当年那些靠电影吃饭的人,有多少已经失业?港星为何集体北上淘金,原因大家心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