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导演王晶。
聊王晶之前,曾先森先说说最近的一部电影吧,《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没错又上院线了。
之前周星驰的《功夫》,也曾翻成3D上过一次院线。
还记得王家卫吗?5年前,他搞了一部《东邪西毒修复版》,最终影片抢得票房5000万元。当年的电影主创一再声称修复版的老电影公映,是为了纪念而不是票房,而它们的票房也的确惨不忍睹。
很多经典电影搞修复版,不过是为了用情怀捞钱,这句话虽然很难听,但如果把电影看成商品的话,作为商品榨干最后一丝剩余价值,也算无可厚非吧。说到这里,就很容易让曾先森想到一个人出来了,王晶。王晶,怎么不搞一部修复版的经典电影啊?
既然是要拿他和周星驰王家卫一起比较,我们就先聊聊王晶的前尘往事吧。
王晶,金牛男,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其父是香港著名导演王天林。他是根正苗红的艺术世家,22岁他写出了人生的第一个剧本《鬼马狂潮》(注意!王晶导演是编剧出身,这比现在很多半路出家的所谓导演,至少有基本功吧)。
在大学期间他已于无线电视任电视编剧,为《欢乐今宵》撰稿。
香港这个长寿的综艺节目,由已故的沈殿霞长期主持。
从影以来,出自他手中的电影作品多达160多部。这在香港,也算是数量之王。
但是这个数量从另一角度上看,也许能判断王晶手里一定也少不了烂片。王晶电影的那种烂,就是他自己标准定得低使然。他从来不是艺术家,但他也从来不会让老板赔钱。
这也难怪内地影帝黄晓明,也能在他的“屁屎尿”里如此猥琐
王晶是商业人,他的电影是商品,他电影的价值似乎更多的等同于票房数字。他太知道什么电影是哪个时期观众需要的了。而当他的商品被利用完最后一点使用价值的时候,谁还会想榨干它们的剩余呢?
曾经的恋人邱淑贞也曾在他电影里卖弄情色噱头
插一则往事是这样的:
“我和王家卫是很好的朋友,虽然我们做电影的风格和理念不同,但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矛盾。他更追求电影本身在当今观念里的艺术成就,而我更追求的是好看,是赚钱,我认为拍电影一定要赚钱,否则就干脆不拍。我曾经改编过很多王家卫的电影,那是因为我改编之后周围的人都笑得不行,索性就干脆把它拿到市场上,这样可以赚到很多钱。我一点都不介意别人说我是‘烂片导演’,中国宋代政权起初不也不认可苏东坡吗?那是因为有王安石在。”这是王晶多年前,在内地接受访问时说过的话。
———不是要聊三级片的分割线——————
曾先森不是为了黑王晶而写这篇文章的,王晶的出现是为了告诉我们,我们要允许市场上的电影有不同的类型。三级片我们不聊的话,王晶的电影曾先森最喜欢的有三部。让他拿到金像奖最佳编剧的《黑白森林》,周润发吴镇宇的《大上海》,当然还有经典的《赌神》。
前两者发生在最近10年间,《黑白森林》让他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金像奖最佳编剧。
又是吴镇宇,王晶太知道怎么用吴镇宇了?
王晶是个现学现卖的天才,当他的三级世界被舶来品岛国成人电影慢慢吞噬的时候,他就把黑帮和当年的卧底流行元素完整嫁接,演员就用一直有合作的刘吴两人。剧本写得够扎实,拍得并不差,这部电影今天的打分是
《大上海》则讲出荡气回肠的情谊江湖,王晶让他的观众明白了一件事,我认真起来也是专业的。
三级、搞笑和明星堆砌只为了取悦老板,主旋律我都能拍成这样。这部电影的好,是它的节奏,更是它有情怀。网友们甚至不吝赞美之词如此评价
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王晶电影
不过,曾先森觉得略显得遗憾的事情是,王晶的这些表现并不差的电影,几乎都是在2000年之后拍的。可能唯一只能存在一部需要修复,并可以上院线的是《赌神》。
发哥高大潇洒的高进,将霸气和搞怪结合,展示了喜剧和正气的结合。
刘德华帅气,又有意气,比起多年后王晶自己的《澳门风云》不知好多少倍!
王晶电影的好出现在一个时代需要解压,市场需要明星的时代。王晶的很多电影,或许代表的是那个高速运转的时代下的排泄物品,你可以不喜欢它,但你不能没有了它。
多年后,他的赌片里的发哥和华仔竟用这样的手段来搞笑,让人唏嘘。
他连最拿手的赌片,都能拍出这部烂出天际的《澳门风云3》,他的作品也就应该没有修复不修复之说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