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让观众等待许久的大话西游终于在电影院再次和大家见面了,
虽然只是多了11分钟的删减片段,
但人气依旧。
而有一种电影,是那种我们再也无法在电影院中看到的电影。
它们因为有着大尺度的镜头或是敏感的话题,
而被列入“影院禁片”的名单。
社长最想说的就是瑞典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作品。
比如他的闷骚大片《第七封印》,或许观众只能把《圣经》完完整整的看一遍,才能理解他想表达的东西。
还有一部叫作《假面》的18禁作品,同样是经典中的经典。
今天社长就和大家说说这部让众多人惊叹的黑白电影:
▼
《假面》
这是一部非常纯正的意识流电影,
讲的是一个从不说话的倾听者和一个喋喋不休的倾诉者的故事。
伯格曼作为意识流电影的先驱,对于刚开始接触他的作品的人来说,或许会有点儿适应困难,
既诡异,又感觉神神叨叨。
社长也是接触了很久,才对其有那么些见解。
抛开那些深层次的寓意,在社长看来,《假面》就是一件光与影的艺术作品。
伯格曼将影片的每个画面几乎都定格成了一件上佳的摄影作品。
动物尸体、勃起的阳具、被杀绵羊的眼球、内脏、自焚的僧侣、被钉穿的手掌、枯萎的森林、老妇的脸、雨中的池塘,海边的岩石……
这种暴力美学的画面,冰冷又奇丽。
还有许多与剧情无关的大量蒙太奇镜头在画面中快速的闪过,
神奇的在意识上与主题达成了统一。
这些都触动着影片的主线——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在相处中慢慢融为一体,以至难分彼此。
▼
电影的两位主角都是女人,
一个长发,一个短发,有着同样让男人喜欢的姣好面容。
长发的叫伊丽莎白,她是一名小有名气的舞台剧演员,
在一次表演中因为忘记了台词,沉默了整整一分钟后,一个字也没说。
因为连续几个月的沉默,她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而短发的女人就是被派去负责照顾这个沉默女人的护士,叫阿尔玛。
阿尔玛非常细心的照顾着伊丽莎白,而伊丽莎白还是不说一句话。
这让她非常头疼。
医生就建议他俩去偏僻的海滩边住一段日子。
在度假过程中,
阿尔玛乐观、积极、充满活力与生气,
伊丽莎白则依然缄默、沉着、喜怒不形于色,
最多只是偶尔淡淡一笑表示回应。
但她的生活过得并不颓废,
经常会和阿尔玛一起去海滩晒太阳,在院子里喝茶、看书。
阿尔玛说,生活中没什么人愿意听她倾诉,于是伊丽莎白便成为了她最好的聆听者。
刚开始,阿尔玛总是欣喜雀跃的跟伊丽莎白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一切,
慢慢地,她与伊丽莎白之间建立起一种微妙的信任关系,
并渐渐敞开了多年不曾开启的心扉,向伊丽莎白忏悔式的回顾了一段放纵任性的青春往事,
揭开了开朗无邪面容之下深藏的脆弱与痛苦。
而这件放纵的往事,听起来就像一段小黄文:
阿尔玛和闺蜜在海滩边裸着全身做日光浴,互相为对方涂着防晒霜。
两个男子从身边经过,闺蜜傻笑着勾引其中一名男子骑在自己身上,
两人发生了一系列不可描述的事情。
阿尔玛非常惊讶和害羞,严肃又大声的表示:能不能加我一个。
男子便起身和阿尔玛做了一系列不可描述的事情,
他的小蝌蚪肆无忌惮的进入了阿尔玛的身体。
紧接着三人便勾引另外一个比较腼腆的男子一起进入群体鼓掌活动,
就这样,阿尔玛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下午。
然而,当时的她,是有深爱的男朋友的,
事后,阿尔玛怀孕了,男朋友便带她去医院打掉了孩子。
阿尔玛讲着讲着就流出了眼泪,向伊丽莎白痛哭,
不知是否因为酒劲,阿尔玛似乎听到了伊丽莎白轻轻地对她说了一句:
<>“去睡吧,否则,会在桌上睡着的。”
>在她躺到床上快要睡着之际,似乎还看到伊丽莎白走进她的房间,关切的望着她。
两个人的脸孔还互相依偎在了一起。
可第二天一早,伊丽莎白轻轻摇头表示这一切都是阿尔玛酒后的幻觉。
两人越来越亲密,氛围越来越甜蜜。
直到一封伊丽莎白写给自己医生的一封信被阿尔玛偷看之后,
她们的关系开始破裂。
信里伊丽莎白写了自己非常喜欢研究阿尔玛,以至于阿尔玛所有的糗事都被她写在了信里。
包括沙滩群体啪啪和堕胎的事。
而这些事只是阿尔玛在信任的伊丽莎白面前,释放压力才说出来的。
阿尔玛非常生气,对伊丽莎白的态度迅速转变,
伊丽莎白知道阿尔玛偷看了自己写的信之后也非常生气。
两个人在一次阿尔玛的单方面争吵中扭打了起来,
伊丽莎白扇了阿尔玛两个巴掌,
阿尔玛便拿起烧得滚烫的热水想要浇到伊丽莎白身上。
这时候,伊丽莎白终于说出了一句话:
“不!!!”
然后又闭了嘴。
其实从阿尔玛向伊丽莎白倾诉自己的往事后,她就想逼伊丽莎白和自己说话,
让伊丽莎白和她聊天,说自己的事,以来“回报”自己的情感付出,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
也是因为这次争吵,两人似乎对彼此打开了最真实的自我,
带着“面具”生活的伊丽莎白还是不愿意说话,
而阿尔玛则成为了伊丽莎白的心,
在伊丽莎白的丈夫面前,阿尔玛代替她为她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包括替她和她丈夫上船……
自己一直不想去面对的小儿子也由阿尔玛负责去抚养,
两人从此互相依赖,变得密不可分。
▼
这其实就是一场”外我“与”真我“的蜜月期。
在一个阳光灿烂、水清沙幼的海滩边,只有阿尔玛和伊丽莎白两个人,
一切的事物都是祥和宁静的。
在如此放松的环境之下,人所苦心经营的伪装慢慢变得沉重而无用。
阿尔玛对伊丽莎白诉说的同时,
其实也在对自己诉说——在治疗伊丽莎白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疗伤。
她的伪装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卸下的,
同时一步步走近自己的灵魂。
这部电影的受欢迎程度显然没有《第七封印》那么高,
隐晦的主题,晦涩的画面,自我拷问式的对白,
使得它完全不适合给未成年人观看,
甚至还会使部分成年人感到反感,
所以,它不可能被搬上大银幕,它注定只属于少数人。
但是它必然是一部好电影。
▼
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袒露了自身的秘密以后,
会对对方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并且对二者的关系有更高的期待。
如果另外一个人无法以同等甚或更大的秘密回报,两人的关系便似乎失去平衡,
所以阿尔玛才会威逼伊丽莎白开口说话。
这源自“外我”面对“真我”时的懦弱与恐惧,
它开始面临一种痛苦的抉择:逃避还是接受。
逃避或者放弃会使“外我”获得暂时的、虚假的解脱,
但“真我”会随之萎缩。
接受则代表了迎接“真我”的挑战,随时准备面对丑陋的折磨。
人们就是在这逃避与接受的苦苦挣扎中完成自我的探索,
就像最后阿尔玛在强逼伊丽莎白面对现实、面对自我时,
通过与她的痛苦融为一体,完成了自己的救赎。
伯格曼的电影总有这样一种魔力,能够迫使观众反省自己、反思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