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影

父亲早逝,21岁当演员,红极一时,决不为孩子走后门,因癌去世

父亲早逝,21岁当演员,红极一时,决不为孩子走后门,因癌去世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他是舞台和银幕上红极一时的“硬派小生”,不论是喜剧,还是悲剧,扮演小偷、汉奸、特务还是红军将领他都能信手拈来,他的名声很大,是靠他“演”出来的,而不是“捧”出来的。那时虽然很红,他却为人低调,不为自己的孩子走后门,他就是表演艺术家张伐。

张伐1919年出生于哈尔滨,在他7岁的时候,父亲因为参加革命牺牲。1936年,为了生计,和相依为命的母亲来到上海。21岁偶然的机会考上了上海剧艺社,开始了演员生涯。

一开始张伐扮演的尽是龙套角色,还包揽一些后台的杂活。经过舞台几十出戏的磨练,在加上本人的虚心好学,张伐终于成名了!他的舞台成名作是《大马戏团 》《秋海棠》《文天祥》和《夜店》。

抗战胜利后,大批话剧演员登上银幕,张伐即是其中的佼佼者,一跃成为银坛“硬派小生”。他在战后短短的三年内,一共主演了十多部影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母与子》《太太万岁 》和《夜店》,这三部影片都是文华影片公司出品,也可以说是张伐的电影杰作。

此后张伐的工作就以银幕为主了。在《翠岗红旗》中,他在银幕上塑造一个贫苦农民出身的、在战火中锤炼成一位高级指挥员的老红军形象。

在《金沙江畔》中 ,他饰演了一个少数民族的头人。为演好这个角色,他整天和藏民生活在一起,学习藏语和他们的生活习俗,多次拜访土司,了解上层生活。他扮演的桑格土司说的藏语是他自己配的音。

他在《红日》里演沈军长,演出了在敌强我弱的困难条件下,为了打好这一仗而食不知味、寝不安枕的那种苦苦思索和万般谨慎的精神状态。审讯张甫那场戏,他那铿锵的嗓音,义正词严的申斥,字字掷地作金石声,用凛然正气压倒了邪气,表现出我军指挥员的气魄,使满座为之动容。

进入“上影”后,他从《农家乐》开始,至1978年拍摄《蓝光闪过之后》为止,这28年间,他共参加了I8部电影拍摄,从《黄浦江故事》中的常桂山到《龙须沟》的丁四;从《斩断魔爪》中的公安干部到《妻子》中的志愿军千部;从《闽江橘子红了》中的老农民到《不老松》中的退休老工人;从《金沙江畔》的桑格土司到《征途》中的老支书……这些银幕人物都在表明他从影后仍以“扮演纷纭的生命”为己任。

进入“上影”后,他从《农家乐》开始,至1978年拍摄《蓝光闪过之后》为止,这28年间,他共参加了I8部电影拍摄,从《黄浦江故事》中的常桂山到《龙须沟》的丁四;从《斩断魔爪》中的公安干部到《妻子》中的志愿军千部;从《闽江橘子红了》中的老农民到《不老松》中的退休老工人;从《金沙江畔》的桑格土司到《征途》中的老支书……这些银幕人物都在表明他从影后仍以“扮演纷纭的生命”为己任。

1981年时候,张伐一家共一大一小两间房,拥挤不堪。可他安之若素,从不发牢骚。以后搬到上海永福路,条件好多了 ,他头戴罗宋帽身穿中式棉衣棉裤会友,俨然是上海弄堂里的一个老头子,哪里还有一点大演员的样子,不禁让人感慨系之。

2001年张伐因患食道癌扩散为肺癌逝世,享年82周岁。病危期间,上影厂领导说:张伐是对上影厂很有贡献的艺术家,生前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从不向厂里提什么要求,人品艺品俱佳,厂里一定要为他开个隆重的追悼会。几天后,厂里来问张伐的病情,得知已逝世,并遵照他的遗嘱已经火化,追悼会没有开成。铁骨铮铮、理僧分明的张伐不想惊动任何人,静悄悄的走了!

郑爽罗晋组cp,唐家三少《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开拍

上一篇

郑爽罗晋组cp,唐家三少《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开拍 郑爽罗晋组cp,唐家三少《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开拍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下一篇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