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大热日剧《四重奏》结束了最终回。
它的讨论热度并没有随着它的结局有所削减,反而越发水涨船高。
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1。
无疑,演员走心的演技、直击心灵的台词、逻辑缜密的剧本、甚至BGM等诸多不可或缺的因素成就了这一佳绩。
但今天,小万想和大家聊的是这部剧的编剧——坂元裕二。
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能否成为经典之作,离不开编剧的功底。坂元裕二就是一个“功力深厚”的灵魂编剧:
他可以赋予自己的作品一个独特而鲜活的灵魂,浇筑起一个又一个神台。
小万相信,对于大多数日剧迷而言,坂元裕二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15年大热的《问题餐厅》、13年横扫各大日剧赏的《最完美的离婚》以及90年代轰动国内的教父级大作《东京爱情故事》……
这些经典全部出自坂元裕二之手。
这些日剧还有一个共性:
在看似日常微不足道的故事里暗藏玄机,出其不意地予观众心底最柔软处以一击重锤。
层出不穷的金句,投射生活的剧情,饱满而真实的角色,细致且温暖的布景。
你以为这是治愈系,但这分明是疼痛下的温情。
于是你对着屏幕一边大骂脏话一边挥泪一边笑,又一边拿出小本子记台词欲罢不能,恨不得将每一帧都截屏保存。
这正是坂元裕二创作的独特魅力所在。
不可琢磨的细节控
坂元裕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细节控。
一束花,一双袜子,一盘食物,这些看似平常的物件都能成为他所埋下的伏线。
其中,花束是他最拿手的秘密武器之一。
在《最完美的离婚》里,妻子卷真纪在与丈夫共进“最后的晚餐前”认真地将一束花摆在了餐桌上。
这是之前就曾在夫妇卧室中出现过的豌豆花,这种花的花语,意味着“离别”和“温柔的回忆”。
同样,《四重奏》里有着暗恋对象的小雀,总是在给一盆仙人球浇水。
仙人球的花语是“隐秘的热情”“不会枯萎的爱”。
如果说花束只是解牛小刀,那么食物,则是他的大招!
在看坂元裕二的作品时,小万总有种这是一个美食节目编剧的错觉。
一份份精美的食物外加大特写,对于吃货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幸福的享受。
然而,你真的以为这只是一个吃货的美食番吗?
大错特错!这其实是一个哲学家的食物哲学。
《四重奏》里,有着这样一个关于炸鸡与柠檬汁的讨论。
这个小场景是温温吞吞开场的《四重奏》里的第一记重锤。
坂元裕二花了颇多笔墨来写四个人遇到这样一件小事之后的不同反应:
不以为然、尴尬、执着、傲娇......
最后高桥一生饰演的中提琴手家森,总结说这不全然是口味的问题,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有一个尊重别人的态度。
人是群居动物,各有所好,但比起自我满足,更重要的是要尊重他人。
还有一个著名的甜甜圈理论:
“甜甜圈中间有个洞,就有如音乐家的人格缺陷,有个洞才是好吃的甜甜圈。”
人类就像是甜甜圈,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缺陷,就像是甜甜圈的那个“洞”。
但若是没有这个“洞”来串联,人们之间的关系该怎么维系?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食物、盆栽,在坂元裕二的剧中起着不可获缺的作用。
他总能通过各种各样的细节,抽丝剥茧地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东京爱情故事》
金句王的人生启示录
坂元裕二素有“语言魔法师”的美誉。
从《东京爱情故事》到《最完美的离婚》再到《尽管如此也要活下去》、《追忆潸然》,无不凸显了他的台词功力。
《母亲》
那些普通的对话中,每一句都泄露了关于角色的情绪和心情,然后循序渐进层层叠加,直到爆发。
于是,观众就成功收录了一本人生启示录:
有关于生活态度↓
也有关于梦想和工作↓
另外,关于爱情与婚姻的金句就更多了!
毕竟这个问题可是人们参悟不透的永恒话题之一。
《东京爱情故事》里敢爱敢恨的莉香
《最完美的离婚》告诉你婚姻是深思熟虑后的慎重抉择,两个人的生活,才叫生活。
真实而深入浅出地剖析每一个平凡渺小个体的生活,就是坂元裕二的魅力所在。
大师心中的心灵捕手
今年正在进行的北京电影节上,焦点人物单元提前开售套票。
其中仅用46秒售罄的是枝裕和系列格外抢眼。
《步履不停》《海街日记》《比海更深》
《奇迹》《如父如子》《无人知晓》
这位大师镜头里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牵绊和生活中点滴的美好。
手法细腻,内心温柔。
家庭的矛盾对于是枝裕和而言意味着“一种美好的存在”。
是枝裕和
就是这样一位日本影坛公认的大师,却意外的对一个电视剧编剧抱以尊敬之情。
从影视行业的鄙视链来看,这非常不科学。
而这位编剧,正是坂元裕二。
坂元裕二与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早前说过:“坂元裕二是我尊敬的当代编剧之一。自己生存着的这一刻,正在被什么事情所牵连着,这一点和我非常相似。”
他还自曝自己经常追剧,而每次看到坂元创作的剧本,总是以一种惊人的命中率击中他的泪腺。
是枝裕和对坂元裕二的尊敬,是从《尽管如此,也要活下去》这部剧开始的。
从这部剧起,坂元裕二会经常把社会重点问题和时代重大事件融入剧本里。
比如:《最完美的离婚》中的东日本大地震、《问题餐厅》中关于日本职场中女性歧视的探讨、《追忆潸然》中的日本经济不景气……
在坂元裕二的剧本里,背景色从不是一片纯白,总有一段现实还原。
这让拍纪录片出身的是枝裕和十分钦佩,也让观众们更加有共鸣。
如今的坂元裕二已经不再争当流量担当,而是在耐心讲述一个又一个关于生命个体的故事。
那些剧中的个体,就如同千千万万个你我。
你被打动,因为在他们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彷徨不安、踌躇无措,看见了自己对“生”的向往。
他们就是尘世中平凡的你我。
正如坂元裕二所言:
“我想要刻画的,正是想要和拼命生活的人并肩而拼命努力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