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韩寒与方舟子论战最终以韩寒一句“孤方请自赏”作为退出宣言而结束。
面对众多强有力证据,韩寒在无法解释清楚的情况下,对方舟子提出了诉讼,后又撤回诉讼。
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明明代笔的证据确凿,在韩寒不再回应质疑后,事件很快降温了,韩寒居然没有受到抵制,依然受热捧,不能不说其幕后团队的力量真是很强大。
现在韩寒很少写书了,或许是怕再让人代笔或露出更多的马脚吧,于是转行拍电影。
可是笔者还是对他之前的文章和书感兴趣,感觉通过种种证据来推理他是否代笔实在是像极了一个侦探破案的过程。于是笔者又找出了之前的种种证据,整理如下:
韩寒的父亲韩仁均具有作家背景(虽然可能不太出名),发表文章时曾多次用过笔名“韩寒”;
韩寒的语文老师和同学证实,韩寒高中时的语文成绩尤其是作文并不好;
为回应质疑自证清白,韩寒出版了自己的小说《三重门》的手稿《光明与磊落》,可是该手稿几乎是一次成型的,整个手稿非常干净,连基本的修改都很少,看上去就像是誊抄的。然而里边却充斥着大量的错别字,这些错别字不像是因为笔误造成的,而倒像是进行机械性抄写时没有读懂原文瞎抄一气所造成的,这个估计所有在上学时抄过作业的人都明白。例如,所谓手稿中,“无才之辈”写成了“天才之靠”,“功亏一篑”写成了“功号一贯”,“组稿”写成了“姐稿”,“抑扬顿挫”写成了“柳扬顿挫”,等等。像这样的错误如果单纯用笔误作为理由是解释不通的,因为我们知道,笔误的错别字与原正确的字是有一定关联的,或者是读音相近,或者是字意相近,这样才容易导致混淆而写错,而非风马牛不相及。可是韩寒的手稿中的错别字,跟原本正确的字毫无关联,根本就是没有经过大脑思考而只是手动抄写的产物。
韩寒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但凡问到有关自己作品的事情,一问三不知,千方百计回避,表示自己写的东西自己都忘了;不过问到赛车和女人之类的事情,他就开始滔滔不绝。
从以上证据可以推测出,韩寒很可能是一个包装出来的所谓文学天才,其父亲韩仁均为其代笔,写出的文章和书以韩寒的名义出版,伪造出一个神童的形象骗人。不过这一点手段也是很高明的,就好比是一个大人写的文章我们或许觉得一般,可是要是说这篇文章是一个孩子写的,那我们就会啧啧称奇了,会说你看这孩子居然会写这么多字啊,居然懂这么多道理啊云云。现在韩寒背后有一个团队为其代笔和包装,那他身上的光环就越来越耀眼了。真的希望那些所谓粉丝能够擦亮眼睛,多思考一下,不要被蒙蔽。
另外,有一个专门发布证明韩寒代笔证据的网站,有兴趣的可以登录看一下,www.daohan.org.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