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到影院看什么?斯嘉丽·约翰逊演的《攻壳机动队》?NO!
所长要给大家推荐两部华语片——两部都在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非常多提名的佳作!
头条先来看《一念无明》,它已经被不少影评人列为2016年最好的港产片!二条会仔细讲讲《点五步》,原版里的敏感镜头已经被轻微删减。
而金像奖周日(9日)就颁奖了!不看过这两个片子,都不能好好聊天了呢!
文 | 影视圈研究所记者 刘平安 实习生 何洁清
图 | 钟锐钧(资料图除外)
几个月前,年仅28岁的香港导演黄进凭借《一念无明》以黑马之姿斩获金马奖最佳新导演。
这匹“黑马”黑到什么程度?
虽然它有余文乐和曾志伟主演,却在得奖前极少人关注了解,
就连有份出演的“戏骨”金燕玲,都对拿奖表示跌破眼镜——这当中还包括她自己的最佳女配角。
“导演这么年轻,我都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功力。”金燕玲在接到老友曾志伟的电话邀请后,甚至连故事都没问,就答应出演。
她没想到一个扶持新导演“善举”,最终会带给她荣誉,“就像上天给的礼物”,金燕玲如是说。“何况我只拍了一天!”大家又一次跌破了眼镜。
可是,当知道《一念无明》的总拍摄期也不过 16 天、预算 200 万港币后,这“一天”又显得奢侈起来。
而除了资金短缺和拍摄期紧张的残酷现实,曾志伟、余文乐等“大咖”阵容和首次执导长片就选择了严肃的边缘人题材,这些选择也让导演黄进 360 度全面受压。
可如今,种种的艰难都成了影片的“附加分”。
在金马奖之后,即将到来的香港金像奖又给出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新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和男女配角在内的 8 项重磅提名。
趁着这强劲势头,影片也定档 4月7日——也就是今天,以全粤语版本和观众见面。
《一念无明》是一部关注香港底层小人物的电影。阿东(余文乐饰)因为父亲离家、弟弟移民,独自照顾饱受病痛折磨的母亲(金燕玲饰)。
但母亲暴躁负面的情绪和日常工作生活的巨大压力,又逐渐让阿东患上躁郁症。
在一次拉扯冲突中母亲意外死亡,阿东被送入“青山”治疗,并被贴上“精神病人”标签,而昔日抛家弃子的父亲(曾志伟饰)则被迫担起责任。
在逼仄狭小的板间房里,两人逐渐意识到父子间的隔阂也许并非最大难题,社会的逼迫和排挤才真正让他们无处容身。
在影片的前半段,通过不断的闪回,母子(过去)和父子(现在)两条故事线并行。尽管人物不同,但情境之中的无力和绝望感却从一而终。
母亲无休止地抱怨、甚至拳脚相加,面对大儿子的贴心照顾,她不仅从不感激甚至还悲恸哭诉: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来看望我——心心念念那个前程远大的出国小儿子。
阿东执意要亲自照顾母亲(而不是交给安老院),以至于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工作,拖垮了身体。
父亲则软弱无能、不善言辞,他像接过一块烫手山芋般,对待自己“青山”归来的儿子,他对医生的问答一问三不知,对和儿子的相处束手无策。
甚至他还和所有“其他人”无二,提防着、惧怕着阿东。
至于“孝子”阿东则集悲剧于一身,从昔日健全的“照顾者”,变成了往日母亲的角色——不健全的病人和麻烦的累赘。
影片把亲人间的“相爱相杀”刻画到极致——甚至可谓真实得”冷血“,高密度的互相伤害甚至不给观众顶点喘息的机会。
《一念无明》有大半的戏,就是依靠角色间的相互折磨和消耗来完成推进的。
而在后半段,努力回归社会的阿东,频频被社会伤害——因为“精神病”,他丧失了成为别人同事、朋友、男友和邻居的可能。
导演甚至安排了一场教会的戏,宽恕分享会瞬间走向“控诉批斗会”。
与其说影片是想反映宗教,倒不如说是以此反映“人性”本身——人总是高看爱,但却不自知地自私,不然也不会呼喊那句“你破坏了我的幸福”了。
精神病不是神经病,他们大部分也不是废人,但他们比废人更不与这个世界相容。
这样的题材,其实极容易煽情过度、用力过猛,一个不小心就惹人厌烦,成了说教卖惨。
但导演通过大量的长时间的固定镜头,平衡掉了这些Drama。不过,之所以这么运镜,还有一个原因......剧组太穷了。
“我们真的没有钱,也没有时间——只拍16天,所以做不到很多很复杂的镜头运动和调度。”
“镜头一动,就很容易看到作者的姿态和立场,如果不动的话,就是比较客观去观察的一个状态。”
那么,在全片大段大段的压抑和绝望里,真的没有希望吗?
小男孩余果就是唯一的光亮。这是一个未曾被社会完全“教育”的孩童,也是全片唯一没有用”标签“Judge人的角色,导演也借着他的口,念出了贯穿全片的《小王子》梗——此时也是200多分钟唯一出现过的笑点。
黄进在发布会上反复强调:“你一直回避伤口,它只会腐烂下去。我们要及早去直视它,正面它,可能我们还可以挽回、修复这些伤口。不要觉得自己做的无法改变任何事情,不如反过来,我们尝试做一点点,这样加起来可能就能完成一件事了。”
至于演员方面,在评价前,先告诉大家一个情况:这次的主演们全是零片酬出演,他们会以票房分成的方式,获得酬劳——文艺片的票房如何,大家都知道啦,大家真的就是冲着剧本来的。
我们先说曾志伟,毕竟这部片能拍成,离不开他强大的组局能力和社交手腕。
曾志伟饰演的父亲是全片唯一产生转变的角色,尽管口口声声都在说“我们这种人没文化、读的书少”,但前前后后表达的语气和心境却千差万别。
影片里他的几次爆发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大吼儿子“你现在要吃药的!”,还有末尾救助会的那段“扑街论”——他将会被成为下一个被拖垮的人(阿东是第一个)
你很难去真正地讨厌这样一个可悲角色,他其实不是坏人,但是他很软弱,就像我们每一个人。
曾志伟绝不仅是个抖包袱的段子手、脑袋发热的喜剧咖,他的演技也可以厚积薄发、细水长流。
余文乐此次一改张志明的“港男”形象,出演精神病患者,渴求突破的心情显而易见,而且据说这个角色,也是曾志伟用“极可能提名影帝噢”,成功把余文乐引诱上钩。
阿东是一个很压抑的角色,全片下来不仅没有出口、连真正的爆发都不多,因此在表演上需要依靠大量的面部微表情和肢体语言支撑,难度不小。
在和导演的专访中,黄进也透露阿乐做了很多的功课投入角色,另外肯定也有“投入自己的个人经历——你可以看得出来哪些是演员掏出来给你的,不是所有演员都愿意这样。”
总而言之,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是实至名归。如果金像奖想要鼓励后辈的话,所长甚至对他拿奖也不会感到意外。
影片还有两个抢眼的女配角。一个是金燕玲,她的表演一如既往的精准、老道。此次出演讨人厌的妈妈,金姐坦言一开始不太接受、甚至有点担心。
“她是一个很不讨好、非常不开心的人,她把人生当中所有不开心的事情都加诸在别人身上,把所有人都吓跑了。她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的人生,所以就逃避。”
近年来出演了各路妈妈角色的她,也还是成功演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妈妈。但是对于她这样的“戏骨”,再谈突破真的太难。
相反,阿东女友方皓玟则是巨大惊喜。因为一直以来,她更多是以歌手身份或群演中的一员示人,表现空间非常有限,而此次她和阿乐的那场教堂戏,演技大爆发到让人惊艳。
另外现场还有一些料。有人问导演接下来会不会到内地排片?
他的回答是暂时没有,但不抗拒,他自我调侃道:“我是一个很新的导演,前途茫茫,大家多多关照。”
他说接下来会以创作为先,哪里有故事就去哪里,“当然我们只是刚起步,我们不急的,会慢慢走。”
新导演、好故事,加上众演员精湛细腻的演技,势必会在这个周末引不少观众留下热泪。
对于这样一部港产新作,所长也希望其能在本周档期以及4月9日的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斩获佳绩!
编辑助理:曾焜恒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