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起初,在我的印象里,一位80后,曾经被说“垮掉的一代”的那个80后,写过几篇文章,读过几本书,便自诩天下第一,眼高于顶。且以激烈犀利评风评价当代现状,使人们津津乐道。批评他的多,赞扬他的更多。
对于这个大我不了几岁的年轻人,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他的文章并不是知识分子里面评判性最强的,但在此之前,又有何人敢如此露骨,对名族,对爱国主义,对教育,对当代种种现状做出代表性的批判?
韩寒的标签很多,当然不止作家这一个头衔,知名博主,国名岳父,国内顶级赛车手,导演。
不得不说,他在每一个阶段都是可以如此的脱颖而出,让我们这些和他同时代的年轻人崇拜,却也羞愧。我一直在思考,为何他就能如此出众?后来,我明白了原因。
他的厉害之处在于,永远在对的时间骂对的人,做对的事。
99年,教育改革,彼时社会上最热的话题是减负,是教育产业化,是应试教育。韩寒出声了
03年,加入世贸两周年,非典,社会开始变得焦躁,网络文化开始发端,韩寒出书了
14年,电影业谩骂声一片,电影事业开始走下坡路,韩寒导电影了
06年,博客开始兴起。韩寒成名路上最大的转折也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他的博客,虽然充满戾气,但他骂的,永远是没有争议,他让支持者们体验到了在光环下碾压他人的快乐
现如今,键盘侠横空出世,任何事情他们都可谩骂,又可不露脸,言词之犀利比那些当代文豪也弱不了多少。所以,现在韩寒不骂了,他已经不需要骂了,也不敢骂了。这个社会不需要他来代表民众批判了,他也就沉默了,低调了。识时务者为俊杰
有人这样评价韩寒:一流的赛车手。二流的作家。三流的思想者。水平不明的导演、主编和App制作
人
但是他的处女作《后会无期》仍是14年度夏季最受关注的文艺电影,票房6.3亿刷新了国产文艺片票房纪录,今年的《乘风破浪》也着实让人耳目一新,暂获票房口碑无数,就凭这一个方面,放眼当下,和韩寒年级相仿却能有他这番成就的又有几个?
设想这么一个场景,四五十年后,一个小孩问他爷爷韩寒是谁,老人一脸不屑:一个开车的,写书的家伙,后来拍了电影,能力极其平庸,不过是运气好。被世人所熟知
小孩不解:“那为什么这个新闻上说韩寒成就不小,在您那个时代影响力那么大
老人继续不屑:“我说了,那不过是他运气好。”
小孩又问:“那您当年在做什么?”
老人拿起手机,点开今日头条评论。答案一目了然:“你爷爷我在鄙视他,喷的可厉害了。
早期迷恋韩寒时,我特地买了几本他的实体书。我这个不爱读小说的人,整个初中时期就读了完整的两本小说,一本是《他的国》,一本是《三重门》。其中,《三重门》在很长时间里影响了我的文风,毕竟这种炫耀知识面的写作手法,对于从小熟读《169个名人故事》的人而言,难免会挑动起年少轻狂的心
对于韩寒的私生活与代笔事件,我就不多做描述了,但不知各位对此有什么看法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