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苔娱乐原创 海苔娱乐
本文首发于海苔娱乐(haitaiyule)
文/牛油果
“小鲜肉”这个词一定是女权主义者发明的。它简直成了近两年大热剧的男主必备标签。众多年轻貌美的男性在更大范围的观众群中,成了面目模糊的存在,一言以贯之,唇红齿白,小鲜肉。这让男观众开始不服气,尼玛,肉是吃的好不好,怎么能这么物化我们年轻的男性同胞。说的很对,于是女性们开始反省,给年轻男性起名“小鲜肉”是不对,不美观的行为,还应该补上,叫年纪大的男性为老腊肉。
尽管男同胞们听着不爽,但据说女观众们就是喜欢他们看不惯这个词又干不掉的样子,谁让我国影视剧目前的消费主力就是大量的年轻女观众呢。何况,除了调侃,这更是一种代偿心理在起作用,女性被物化的时间还不够长吗。
但终于,在漫长的小鲜肉霸屏时代里,女观众自己也开始受不了了。“全程颜值在线,但演技不在线呀!”“脸像是针打多了,下垂了呢。毕竟也是四十多的人了,哎。”——类似这种弹幕开始变多。下游影响上游,今年各大影视公司的目标也从热衷制作“舔屏剧”转为竞相争当“行业的一股清流”。近日甚至看到某公司宣称旗下一影视剧有“权力的游戏”之制作水准,what?难道他以为别人不知道,去年他们拍的还是“霸道总裁爱上我”吗?今年就玩起权力的游戏了,简直比自媒体行业“今天100个粉,下个月30万”还要敢放卫星啊。
是不是行业清流,要看观众打分。但市场需求由小鲜肉向“老腊肉”转变的模式,似乎已经开启了。
最近几部热门国产剧,好像都没有小鲜肉们的身影(没错,他们的名字我一个都不敢说)。
《鸡毛飞上天》讲了个穷小子创业的故事
最火的,好像就是张译了。年代剧《鸡毛飞上天》就登上了海苔娱乐“今天看什么”第一期内容。这主要讲张译扮演的平民百姓,是如何“进四出六”地成为了一个企业家的故事。这次,张译也终于在热播剧里当上绝对男主角了。现在他也基本处于爆红前夕了。在经历了一系列军事、爱情、豆瓣8分电影的洗礼后,他已攒到够多的人气了。甚至有人专门去他演过的家长里短型电视剧留言,这么婆妈的剧真心看不下去,还好有张译,多看了两集。
他在电影《追凶者也》里的表演无疑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比起刘烨血脉喷张的表演形式,张译显得更自然些,是的,电影后半截变成了《疯狂的石头》,但不妨碍张译后来一连串的精彩喜剧表演。最后又升华为感动。
张译接戏也很有意思,自28岁左右首次出演了《士兵突击》进入演艺圈后,就几乎是照着这个式样,接了一系列的军事戏……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兵团岁月》、《枪声背后》等。拍够了士兵戏后张译很可能开始思索,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再演下去就会变成张铁林老师了,走哪都被人叫皇上,到老了就只能去参加什么《吐槽大会》了,之后张译便踏上了演婚姻爱情剧的漫长征途,可谓是一举闯入了大妈大嫂们的日常生活。第一部戏是《新上门女婿》,之后有了《北京爱情故事》,和海清一起演的《抹布女也有春天》,和孙俪一起演的《辣妈正传》,和蔡明、陈乔恩演《嫁个老公过日子》等等。可谓积累了丰富的,和大牌女演员飙对手戏的经验。
至此,张译可谓是男女市场通吃了。好吧,通俗剧市场吃完了,他又跑去了电影屏幕。成为《追凶者也》里最大惊喜,演文艺片《黄金时代》和《山河故人》,收获一些文艺青年粉丝。
他甚至还将触角伸向了儿童剧市场,演过《愤怒的小孩》,以及老年人市场,演过关爱老年人题材的电影《老人愿》。
是不是突然觉得张译在下好大一盘棋。
如果你不信只要有个好机遇,比如一个更对味的作品,他接下来就会“爆红”,像唱《成都》的赵雷一样的话,我们可以为此赌个十块八块的。
最近还有一部将广告贴满各个公交车站,豆瓣评分还不错的电视剧就是反腐题材的《人民的名义》了。看看陆毅的对手戏演员,侯勇,张丰毅,吴刚(王全安电影《白鹿原》里演鹿子霖的),许亚军等。妥妥的硬汉戏。至于男演员为什么找陆毅,据说是因为,节目组还是很希望90后来了解下国家的反腐大业的。第一集陆毅和侯勇飙戏环节,弹幕开始表达一个声音:侯勇老戏骨,演的真看不出来是不是贪官。
再回头回顾一下小鲜肉们演的戏,常常是一出场就自带大串字符在身后:什么放荡不羁,但为了女主会收回浪子心,最后变痴汉;或内心闷骚不已,但毫无征兆地默默对女主奉献一切,并把她当行为无自主意识人士来照顾。
最近被频频曝光的徐静蕾小姐新片《绑架者》也有个硬汉男主演(不过他似乎是被徐小姐承包了,不怎么演别人的戏了?)。
当然,很多人对硬汉会有更高的标准,比如,像施瓦辛格那样有一堆肌肉,又或者是专演黑帮戏。但其实,对现在的观众来说,只要把各种好剧里男演员“小鲜肉”的比例稍微调低一点,把会演戏的演员多找一些来,大家对影视行业的满意度就会增加一点点。
国内中青年硬汉男演员,我们似乎还可以说出一摞:张涵予、李幼斌、孙红雷、廖凡、段奕宏、刘烨,如果筛选不那么严格也还可以加上,张嘉译、靳东、朱亚文等。算算也是不少了。之前看到新闻中说,很多演技派演员目前最大的困惑就是,没有好本子、好戏让他们演。这真是让人沮丧。
真正好的演员,大家记住的全是角色。提孙红雷,脑中最先浮现的还是《像雾、雨、风》里那个执拗的司机,固执地爱着并不爱自己的小姐,而这戏的剧情,就是没有要周迅小姐给他来一下暧昧啊,人会喜欢上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不就是生活的真实状况吗?为什么总是要让一个玛丽苏小姐纠缠在七八朵“小鲜肉”之间?
提段奕宏,还是《烈日灼心》里和邓超飙的那些戏,真是谁也没想到,故事发展到后来,居然是两个硬汉的激情戏。现在去搜这部电影的信息,出来的标题还是:邓超裸上身大尺度激情戏,段奕宏已看呆。——这标题让人叹服。
硬汉派演员 段奕宏
还有廖凡,《师父》和《白日焰火》里的神奇男子,真是全身一股青春荷尔蒙的味道。他接片也不多,差不多平均两三年才有一部片子。演了的也基本都是好片。
靳东,这可能也是下一个会爆发的演员。因为我们听到,群众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了。
至于刘烨嘛,因为其早年树立起来的忧郁汉子形象已完全被“在妻子的照顾下越来越幼稚的丈夫”形象所替代,所以他接下来会出演什么角色,还比较难说。毕竟,他在上一部作品《爸爸去哪儿》中捧红的两位主演已经在人气和粉丝期待值上完爆了他。真是让人掩屏叹息。
不过说到底呢,以不同特点为主导的男性角色,在不同时候也是“风水轮流转”。唐国强老师之前不也是“奶油小生”吗,后来还不是成了“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的诸葛亮。“奶油小生”也算是种物化吧?不过当时对男性的物化程度还没有现在严重,以前再多奶油,好歹也是“小生”,现在直接就“鲜肉”了。
奶油吃多了会腻,观众对“老腊肉”的需求也是抑制不住的,只要谁机智地洞悉了这一切谁就会站在下一个风口——但听说现在言必称风口已经成了一种很严重的中四病,那么就请允许我把这份洞察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只代表广大吃多了奶油、看腻了鲜肉的女同胞们呼喊一句:该换菜了,请上“老腊肉”!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