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真,现在的港产喜剧片已经很少看了。
因为大部分好像除了刻意的哗众取宠,和翻拍经典,已经找不出好片了。
但是彭浩翔的片子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最开始认识他是因为《志明与春娇》。被吸粉后,翻了他以前的片子,被《买凶杀人》,不,是《买凶拍人》惊艳到了!
它是很精致的一部黑色幽默电影,人物形象夸张而立体,台词、镜头、色调等都是港片一贯的无厘头风格,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下——
《买凶拍人》
2001年,彭浩翔以约50万美元拍摄了个人首部剧情片《买凶拍人》,并凭借此片获得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提名、第7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
IMDb评分7.5,豆瓣评分8.3,好于93%的喜剧片和92%的犯罪片。
要知道,这可是彭第一次指导长片,而且很冒险的选择了比较小众的黑色幽默电影。当时此类电影只是在好莱坞有一定的认可度,在香港几乎没有。
但是影片上映后,却出乎意料的好评。
香港影评人石琪说:
<>“这是一部趣怪的港产新片,毫不大阵仗,拍法还有点像独立电影,而胜在自由散漫,抵死鬼马,拍出黑色幽默感。作为新导演,彭浩翔的首部电影却又特别趣味”
>你能料想到吗?
如此鬼才的导演,5岁时被怀疑患有轻度智障,还被送进了特殊小学。不过,在后来的智力测验中,彭浩翔被医生证实他的智商,高达135分!!!
电影《买凶拍人》讲述了一个职业杀手Bart以“杀人” “拍人”的新模式,和小导演阿全组成“杀手导演二人组”,开创了杀人行业新服务的荒诞故事。
1、神级的cult片手法,超级过瘾!
《买凶拍人》画面色调对比冲击明显,剧情节奏紧凑。它类似MTV的节奏和王家卫1994年的《重庆森林》有异曲同工之妙。
两者都用稍快的配乐和不断展开的剧情,将观众很快的带入电影,只是两者相比,彭属雄性,王则委婉诗性些。
彭的电影中从来不避讳色情和暴力的东西,人性的丑陋从来都是从这两处暴露的。所以片中有很多暴力美学的味道~
2、有关小人物的黑色喜剧
小人物的奋斗史,那必然是充斥的血和泪的啊。
从故事背景——香港九七金融风暴,就能看出导演的野心。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穷”和“窘迫”是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主题。
比如电影一开始,买凶杀人的老板看着有钱有势,结果没钱付杀人的尾款,还想让Bart杀了他来骗取赔偿金,足以为这部电影铺上了黑色的幽默基调。
就喜欢港片原汁原味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更后者,比如阿bart,穿着帅气风衣出场。感觉就是那种手起刀落、杀人如麻、冷酷无情的职业杀手↓↓↓
结果却像一个上班族一样,杀人赚钱,努力供楼。
遇到经济萧条,生意冷淡的时候,还会生活拮据。老婆买件3000块的貂皮大衣,他都会心疼的睡不着觉↓↓↓
在小人物身上,彭浩翔很用心地倾入了对他们的关怀。他就是要让人们看到,小人物身上那种对希望和梦想的执着和坚定。
最后阿全和阿Bart两人都再也不是买凶拍人二人组,阿Bart演起了杀手,阿全终于拍成了自己的独立电影。
彭同学或多或少地在人物设置上映射到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感受。这些经历和感受仿佛是在告诉人们:
生活就是一出黑色喜剧。
你笑笑,坚持过了,它就也笑了。
3、电影本身就像导演的人物自传
影片里的另一位主角阿全,其实有很多地方也体现了导演曾经的生活。
阿全在电影里是纽约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可回到了香港五年也只当了个色情电影的副导↓↓↓
当镜头进入他杂乱不堪的房间时,我们同样也看到了彭导曾经的生活环境:
整天就是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和自己的偶像自言自语,闲暇时看一眼挂满墙壁的心上人。
金融风暴之后的香港,百业凋敝,电影行业也没能幸免。许多电影人没工可做,纷纷改行,处境艰辛的阿全就是香港电影人的缩影。
片中有个细节,给不了电影尾款的监制,居然给了阿全一包毒品,还说,这可比尾款贵多了,卖了就有钱了。
所以我们该庆幸,毒品拯救了香港电影吗?
有意思的是,许多电影人都在《买凶杀人》中担当客串,演得最多的就是被杀的目标。这也许是他们向社会抗议的一种方式吧。
比如:方平,资深监制人,参与演出了《窃听风云》《无间道2》,杜琪峰的《真心英雄》,李连杰的《龙在天涯》......
4、彭导对情色的蜜汁执着
众所周知,彭浩翔对av情有独钟,后来请了真正的av女优天宫真奈美来主演他的另一部佳作《av》。
片中的美智子就是一个AV女郎,她的AV女郎道路也是充满了曲折。入行以来,久久不能上位,被安排做AV拍摄之前的“性”辅导员,没有机会入镜,还常常在片场被男演员,制片人等各种人占便宜。
所以片中包括了很多性暗示,性调侃的东西。
连客串都有艳星的出现,比如Bart的岳父岳母,熟悉港片的影迷一定认出Bart的岳母是老牌艳星邵音音。
在里面因为打麻将数钱逼着Bart去杀人;而Bart的岳父在内地包二奶,偷偷摸摸让他把自己老婆给杀掉......真是超级“三观不正”的黑色喜剧。
从《买凶拍人》的一鸣惊人开始,彭浩翔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作品风格,并无可争议地在华语影坛占据了一席之地。
虽然香港电影目前的不景气不可能靠一两个彭同学就能改变现状,但是起码他的作品能让人知道,做电影一定要既用脑又用心,资源是有的,就看你怎么去想怎么去用。
同样是一年一部,彭浩翔的《大丈夫》、《公主复仇记》、《AV》、《伊莎贝拉》《志明与春娇》《人间小团圆》每一部都可圈可点。
相比之下,某些为了票房制造烂片进而再恶化市场口味的电影人就该汗颜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