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我们敬爱的资深电影人与教授周传基先生,于北京时间今日凌晨1:21分在美国芝加哥驾鹤仙去,享年92岁。周传基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标志性人物,是张艺谋和陈凯歌的老师。周老师女儿说:“他走的很安详,无痛苦,是在睡梦中走的。”
周传基先生于1925年3月1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是中国资深电影人、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理事、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家学会会员。1950年,周传基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系,获英国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周传基为美国旧金山大学讲授电影公共课,被誉为中国电影界的泰斗。周传基曾获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届“金烛奖”,先后为无锡国际旅游电影节、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他的代表作品有学术著作《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电影时空结构中的声音》等。
除了眼界的开阔和专业的学术成就外,周传基的一生,还是敢于说真话的一生。他曾评价学生张艺谋“可能不适合当导演,做摄影师或许更合适”,评价陈凯歌“《霸王别姬》后,不看他的任何影片”。作为电影学院的老师,关于教育方式,他这样评价:“我不相信我们现在的培养方式能培养出人才来,没把他们毁掉就是万幸”。
他是这个行业令人激赏与尊重的老师,是一个执着于电影根本的学者,是许许多多电影学子的引路人,是功底深厚无畏无惧慷慨激昂的电影人,是中国电影教育事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读解一部影片的几个方法
周老先生的提示,写影片分析时可以参考:
第一遍,先看光,每个镜头中光是怎么用的,下一个镜头的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投影的变化,有没有黑天白天的变化,有没有阴天、下雨;
第二,空间有没有大小的变化,大房间,小房间,有没有室内室外的变化;
第三,听声音,是同期还是后期,每个镜头中有有没有表现出的音空间来,它是什么样的,下个镜头的声音空间感有什么变化;
第四,背景是什么,与前景的关系,它怎样变的(这是透视关系);
第五遍,有没有运动,是画面内的被摄体在运动,还是摄影机在运动,是水平运动(左右横移)多还是纵深运动多。
第六遍,有没有用变焦,它是准确地表现了两个人物关系,还是造成了错误的关系。变焦用得多不多;摇镜头有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义;
第七遍,运动的动与静的关系,是前景有运动,背景没有;或是背景有运动,前景没有;或是前后景都有,或前后景都没有;
第八遍,剪辑点在哪里,起幅的画面是怎么样的,落幅的画面是怎样的,如果是一个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体造型好不好,好与不好,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是用切换多,还是用叠化多。
第九遍,在一个镜头中人物的调度是怎样的,有没有第四面墙的舞台处理(即所有镜头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摄影机,就象幼儿园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员的单独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墙?
第十,音乐用在哪里;有没有主题歌,有作用吗?音乐与人物动作(或称表演)关系,音乐与摄影机运动的关系,音乐与色彩变化的关系,音乐与对话的情绪及节奏的关系,音乐与自然音响(即噪声)的关系等等
第十一遍,如果是故事片,情节的转折点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是用嘴皮子说出来的,还是无声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话,你能用无声把这一段落表现出来吗?
第十二,画面上人物关系的变化,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A在整个镜头里始终站在B右边,就没有走到B的左边去过,等等;
第十三遍,画外空间是怎么用的,是作为画面内的空间的延伸,还是另外一个非叙事的空间;
第十四,对话写得是否生活化,还是舞台腔,好念吗?
第十五,每个镜头中人物都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有没有色彩的调度,即作为流动色彩来使用;
第十六,道具的时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确吗?
第十七,时间上是否用闪回,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合理吗?
第十八,用长镜头吗?最长的镜头有多长,你感觉是长,还是没有实际那么长,这个长镜头内的人物关系是怎样的。全在画面,或者是一个在画内,一个在画外(正反拍不算内)。
第十九,人声,是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这样的搭配吗?
第二十遍,特写是作为情节中的视觉重音来用的吗?
第二十一遍,全片的声画结合如何,有精彩的地方吗?
周老师,走好!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