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马达老师,到底该如何写影评啊”,这个时候我习惯性的反问,‘你觉得呢?’ 我的确不是在敷衍或者回避,因为我总是觉得这样问问题的同学缺乏主动思考的习惯。只想要现成的答案是学校教育带给我们的思维惰性,如果不及时改变,将经常被错误的东西带着走。
的确,思考是件复杂的事情,甚至我们会经常思维混乱。但同时你也会发现有些人的思维和表达异常的清晰,让你很容易接受他的观点,这到底是为什么?答案是,这些人都会用一些有效的分析方法去思考问题。 今天我就拿写影评这件事情给大家分析一下,你该朝哪个方向发力。
你会听到有人说:“考名校需要实力加运气” 这句话到底如何去理解?
如果你的实力达到了A,那么是实力高分,
如果你的能力达到B或者C,那么运气模式启动,
刚好是文学院的老师来做考官,(这种变量条件可能会出现)则利于C象限的考生
刚好是一个导演系的老师来做考官,他特别了解电影的本质(由于你影评中对电影的观点刚好引起了他的认同)所以处在B象限的你也很有机会。
但是,如果你的水平处在D象限,那么你与名校无缘了,你只能和同处于D象限的同学来竞争一些连你自己都看不上的本科学校了,而此时,你还得凭借一点运气,因为你得祈求来自B或者C象限的名校落选者少一点。
所以依照这种分析方法,其实可以很清楚的让你认识到,学影评你必须超两个方向去做提高,1,对电影理解的深度必须逐渐加深,2写作能力本身要不断提高。这样你就有了更细化的问题。 如何写影评的问题被成功分解成1和2两个更具体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同样可以被分解,
比如,更深度的理解电影这个问题,你必须了解电影的方方面面,简言之,你必须将自己当成导演,来想想电影导演是如果通过他的影片,来设计(影响)观众的反应的,这似乎是一个高级的心理学课题,但好消息是,我们并不需要学习到那么深入才能考上名校,我们只需要学好导演基础,让你从单纯的观众思维,转变成制作者(创作者)思维。有了这个前提,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当然 问题又可以被再次细化,就是:究竟什么是导演基础,其中包含什么内容。 如此一步一步的追问,你会发现,问题将会越来越具体,你虽然不知道这问题将把你带向何方,但是你知道你已经脱离了问那个影评到底该怎么写的白痴问题这个起点,你就已经进步了。
接下来我会一步一步引导大家来学, 让我们一起宅名校。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