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汤唯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消息悄悄霸了屏。
爷身边充斥着各种“女神又出来了”的兴奋嚎叫。
这勾起了爷对汤唯成名作的回忆(你们懂的)。
今天要跟婊婊们聊的这部电影,很厉害。
因为它的经典程度完全不亚于《色·戒》——
黑皮书
Zwartboek
豆瓣评分8.2,被戏称为欧洲版「色戒」。
但在爷看来,这部电影绝没有那么简单。
有位豆友总结的很好——
这部电影开头是《辛德勒的名单》。
中间是《色·戒》。
后半部分是《西西里美丽传说》。
最后是《名侦探柯南》。
它讲述了一个犹太女人在二战时面临的一个真实故事。
同样是揭露战争残酷血腥,它的视觉更细腻独特。
除了惨不忍睹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也有爱情、浪漫、温情、坚韧和曲折。
它带有浓厚的美国商业片特征。
情节明快,故事紧凑,枪战火爆。
有紧张的追逐,有莫测的人物命运纠葛,还有大量的美女裸露。
爷敢保证,两个小时内绝无冷场。
它同色戒一样,女主都是全片的亮点。
女主角扮演者克丽斯·凡·霍顿天生尤物。
金发碧眼,双眸妩媚,再加上宽衣解带后曼妙的身材,极具惹火。
汤唯饰演的王佳芝天然去雕饰。
浑身上下散发着清丽脱俗的学生气质,又带点女人的妩媚姿态。
他们同样描写着女人在本质上对爱情的投降。
它体现了一个女人内心的转变。
有两句评论让爷觉得一针见血:
<>看着汤唯从始至终暧昧的表情,就像她对王力宏表达第一次本可以给你时的遗憾一样,让人觉得滑稽。
实现了找准了卖点的定向包装——卖给外国人的是老上海风情,卖给大陆人的是张爱玲和床戏。
>而黑皮书里刻画的爱情,则要复杂的多。
她和人物跌宕的命运紧紧的捆绑在一起,瞬息万变。
女主的心理经历了逃亡、抵抗、牺牲、复仇、归于平静的一系列过程。
虽然她是一个小人物,但影片中的刻画非同一般。
从高贵漂亮的德军上尉的情人,到被追杀的落难囚徒。
从一心为家人报仇到为国家无悔牺牲。
她都能毫无惧色,顽强面对。
表面看起来,她爱上了“敌人”。
可爱情是人性的,没有国界、敌友之分。(对爱情的表现并没有脸谱化)
但她对组织非常忠诚,与爱人生死与共。
爱人也是一个反战者。
两部作品中都有很多对情色的描写。
色戒中王佳芝和易先生的船戏体现的是他们互相博弈的心里结果。
第一次梁朝伟占优,体现了他对王佳芝的碾压之势。
第二次棋逢对手,两人势均力敌。
第三次梁朝伟被枕头盖住眼睛,汤唯杀机已现。
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体现两人心理的转变。
而在黑名单中穿插了多处女主角尺度较大“脱”的镜头。
为了胜利,她冒死引诱德军上尉。
当她被误认为叛徒,被关进牢房,一帮所谓的解放者强迫她脱掉上衣。
前者是她心理的转变,后者体现的是对一个人的压迫和侮辱。
在爱人面前,她脱得自愿。
在敌人面前,她身不由己。
而在自己的同胞面前,她更是不屑低下高昂的头颅,去迎合他们的误解。
爷相信这正是导演想要诠释的各个船戏的不同含义。
两部影片在场景和人物设计上非常相似。
影片的色彩基调和音乐氛围都有共通之处。
同样是假扮夫妻的梗。
同样是加入地下组织,通过牺牲肉体来达到目的手段。
相比之下,色戒危险紧张惶恐的氛围更深,而黑皮书多了许多人情味。
而且黑皮书中还有很多讽刺现实和向历史致敬的成分。
二战德国军队对犹太人进行疯狂屠杀,
而且对他们的财富虎视眈眈。
这种毫无人性的掠取,是侵略最险恶的用心。
狂热的同胞差点把女主当做“奸细”,泼粪、凌辱。
讽刺了当时极为普遍的丑恶现象。
女主坐在自行车上撩裙致敬布拉格玫瑰。
1968年苏军入侵布拉格,
姑娘、小伙纷纷以短裙、亲吻折磨苏联军人的情欲。
女主跳楼逃生致敬莱翁内(《革命往事》1971),荒诞、精彩。
可以说影片如此精彩,一大部分是因为导演保罗·范霍文的个人经历。
他是享誉全球的荷兰大导演,
1938年生于阿姆斯特丹,童年时代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
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才能懂得他的可怕。
而那些生活在和平年代中的人,永远只是旁观者。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