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他所拍的电影《僵尸先生》开启了电影新时代。
刘观伟,1949年12月2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香港著名导演,执导过《僵尸先生》《僵尸家族》《鬼咬鬼》等影片。2017年2月26日,刘观伟携手钱小豪带新作《天师归来》与观众见面。
1, 自小混片场,香港最年轻的摄影
他从小就在邵氏片场混,因为其父是电影美工。那时邵氏还是父子公司,还没建清水湾那个大片厂,而是租了钻石山的大观片厂拍戏。
刘观伟第一部做摄影的电影,是去台湾拍的《寻母十七年》,主演是恬妮。之前做摄影助理,拍过邓丽君的《再见十七岁》。当时应该是1973或74年,我才二十出头,是电影圈最年轻的摄影师啦。
台湾电影不景气,技术方面也落后香港,刘返港发展,又从摄影助理做起。后来在师兄华山(后来也做了导演)的介绍下,在《石破天惊》中重新担正摄影。
2.创作《僵尸先生》 经历一波三折--与僵尸斗智斗勇
拍《提防小手》时,刘又想做导演,就私底下弄一个关于僵尸的剧本,筹划了一年,请了黄炳耀、司徒卓汉和黄鹰一起来搞剧本。因为其伯伯是茅山师傅,小时候听了很多关于茅山法术的故事。据说茅山师傅不是绝前就是绝后,绝后就是没有后代,绝前就是死的时候很痛苦,生前捉的镇的鬼会来找他。其伯临终就很惨。还有,当时其大哥拍的《鬼打鬼》、《人吓人》都很卖座,刘就想拍一个不一样的鬼片,于是就想到僵尸。
《僵尸先生》的成本是450万,也就是个中等制作,断断续续拍了120天才完成。期间不断追加投资,最后整整花了850万。
老板(何冠昌)和大哥(洪金宝)预测这部影片至多也就能卖600万,要亏200万!刘观伟听完很失意,以为自己的导演生涯就此终结,盘算干回老本行做摄影。
但是后来看来这条路没走错。《僵尸先生》不久在香港上映,票房超过2000万。很多人都跟风,据说陈会毅拍了一部《僵尸翻生》很卖钱。
在1985之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拍了很多僵尸题材的电影。
“我的僵尸片里一定带有喜剧的东西”
香港电影十分注重午夜场,80年代中期主要有三家公司竞争:邵氏、嘉禾和新艺城。每家公司都希望自己的片子能在午夜场占据口碑导向,经常也会去看竞争对手的片子,然后回去马上开会讨论,当晚就会对片子做出调整,剪掉一些观众不喜欢的镜头。
《僵尸先生》成功之后,没多久便引来大量跟风之作。嘉禾公司老板有点着急了,便要求刘观伟十天之后拍一部戏。当时连故事都没有,只说拍一部温馨点的家庭戏。当时刘观伟看完斯皮尔伯格的《ET》之后受到启发。
便拍了一部丢失在人间的小僵尸寻找父母的故事——《僵尸家族》(1986)。
《僵尸家族》上映的1986年,全香港有十多部僵尸片上映,但真正让观众记住的还是刘观伟导演的《僵尸家族》,在当年香港电影票房榜中排名第八。“你要让观众记住你的电影,就要每部戏都有不一样的东西,有时候一场戏要想五天”。电影中有一场戏,林正英、元彪、李赛凤在与僵尸的打斗过程中,不小心碰倒了一瓶“迟钝剂”,所有人包括僵尸的动作都变得迟缓,本来很紧张的气氛就变得特别搞笑。“迟钝剂”这个包袱是导演刘观伟在嘉禾公司的联欢晚会上,看到曾志伟跟两个武行在台上表演慢动作,觉得好玩便用在了电影中。1991年之后,曾经创造过观影狂潮的僵尸片这一类型基本销声匿迹了。作为僵尸片鼻祖的导演刘观伟却很淡然,“一种题材拍多了必须要创新,不然一定会死掉。就像当年的刀剑片一样,林青霞拍《六指琴魔》的时候也没人看了,看多了就腻了”。
是不是今天看完二狗的介绍对僵尸片有了兴趣了呢!如果喜欢这样的文章,就点个赞吧!你的喜欢就是我的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