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报道 在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群体里,绕不开清官二字,清官的人物图谱里,明朝的海瑞为官十八年,死后遗产不到二十两银子,连棺材都买不起;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清吏于成龙,与海瑞一样,他日常连肉都吃不起,与海瑞不同,他为官二十三年,其死后遗物只有白银三两。
以于成龙的人生传奇为蓝本的反腐题材历史剧《于成龙》,自2017年初起在央视热播以来,“读书许身天下,大道一心向往”的歌声耳熟能详,网络点播量也随之居高不下。时隔仅一个多月, 3月31日,这部由山西、浙江两地影视同仁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在辽宁卫视黄金档再次与观众见面。大IP盛行的风口里,近年相对陷入低迷的历史正剧领域,仿佛从《于成龙》的礼遇上看到了新的阳光。
更多人兴致盎然的是,《于成龙》缘何会受到追捧?其背后有什么样的寓意?有着“天下廉吏第一”美誉的于成龙,做官时两袖清风,是货真价实的父母官,可谓铮铮铁骨。电视剧《于成龙》之所以深入人心,与当下的社会心态是紧密相关的。自古以来,老百姓就喜欢廉洁奉公的清官;而古往今来留下美名的士大夫,大多满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于成龙的际遇,始终有着士大夫精神的滋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是北宋张载对知识分子的寄望,于成龙更侧重于第二句,关怀黎民百姓的命运,把理念付诸实践。于成龙坚守道德理想,追求独立人格,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他的理想始终没有背弃脚下的泥土和心中的秉性,诠释的是孔子所言“士志于道”。这种精气神,在电视剧《于成龙》中得到了本色展现。
其一,电视剧《于成龙》最初将于氏定位为一个普通人,他在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里,对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建设,有着本真的美好愿望,剧中“永宁书院”就是这样的一个场所,此是落寞的读书人于成龙为民请愿的起点,他日后的命运多舛也频频与社会底层民众的诉求相关。
其二,于成龙成为士大夫是自己努力打拼的结果,他44岁才入仕,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从罗成知县这个七品芝麻官做到封疆大吏――两江总督,他从平民到精英阶层的转变过程,经历了很多辛酸的小事,也有一些惊心动魄的大事,这些写实的元素在电视剧里渐进演绎,平凡变成不平凡的过程在如今仍有借鉴意义。
其三,于成龙的人生处于发生重大转型的历史时期,面对当时的社会焦虑,需要一批士大夫能够成为社会的精神脊梁。于成龙为官、做人,围绕着四个字――“天理良心”,源自儒家的“民本”方向和德政思想。电视剧《于成龙》用丝丝入扣的矛盾冲突告诉观众什么是值得坚持和点赞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拒绝的,剧中在这方面的处理与观众的认同感是同步的,真正做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电视剧《于成龙》里,代表社会良知的士大夫群体里,他们追求文化理想和社会理想的价值体系,以能化解社会焦虑和文化焦虑为目标,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而各时期的士大夫群体,大多得益于当时的制度基础和民心所向。今天我们着迷《于成龙》,不仅是着迷于他的一身正气,而是能够引导重塑我们的心灵世界,这是《于成龙》热播背后的深层原因。当我们偶尔出现精神缺失时,会渴望出现更多的“于成龙”,从他们的身上汲取营养,并为我们的“理想国”找到启示,这亦是《于成龙》值得再看的所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