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捉风捕影)
美人迟暮、英雄白头向来为人所唏嘘,尤其对于曾经惊艳时光的女演员们而言,但有些人,从来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在不同的阶段做正确的事情,用魅力超越时光,若有才华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对于梅丽尔·斯特里普而言,永远的才华横溢让她跨越两个世纪,她被封为演技派教科书,从1977年凭借《茱莉亚》一鸣惊人至今,五十年的演技生涯佳作不断,银幕魅力早已超越国界和时间,成为不败的传奇。
好莱坞活着的传奇:梅丽尔斯特里普
1979年,梅姨同达斯汀霍夫曼合作《克莱默夫妇》,在这部聚焦当时家庭伦理的影片中,梅姨扮演了一位有独立意识、勇于追求男女平等、实现自我价值的母亲形象,从一开始在男权社会下的痛苦挣扎,到矛盾爆发的离家出走,她不屈服于现实,显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虽然影片以父子情深为重点,但是梅姨的诠释完全不落下风,她将对孩子的母爱天性,追求自我价值的勇敢一一铺陈于大银幕上,赋予人物从容的智慧。
《法国中尉的女人》
80年代,是梅姨全面绽放的时代,并不十分美丽的容貌使得她能够不受类型限制,在不同角色间游刃有余。1981年卡洛尔·赖兹执导《法国中尉的女人》,在影片开场那个足以载入影史的长镜头中,怒卷的海浪疯狂拍打着防护堤,雾蒙蒙的天气气氛压抑,而一身黑衣的萨拉远远凝视,在风雨飘摇的背景中身影孤独,回过头的那惊鸿一瞥,观众仿佛同男主一样被震撼。
梅姨目光中流露出的决绝、冷漠与哀伤仿佛实质化一般,重重击打观众的心扉。而她瘦削的脸庞和单薄的身影,将萨拉的神秘孤傲诠释的淋漓尽致。在这部“戏中戏”结构的影片中,梅姨一人分饰两角,两个不同时空、性格迥异的角色交叉互进,无论是萨拉的忧郁到独立,还是安娜的开朗至远走,统统注入梅姨一人的身体里,精湛的演技成就了梅姨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她的魅力俘获了所有银幕前的观众。
《廊桥遗梦》
90年代的《廊桥遗梦》至今仍是很多人的爱情必修片,梅姨细腻诠释出弗朗西斯卡这样一个中年家庭主妇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时所迸发的激情和艰难取舍,她勇敢追求真爱,却又隐忍自律,她内心波涛起伏外表却波澜不惊。
心理刻画细致,影片里的爱情是理智的,在弗朗西斯卡在家庭与爱情之间的矛盾、痛苦抉择中,她放弃了一生只能遇到一次的爱情,当她望着车窗外时,离别的痛苦煎熬以及无法言说的深情让每位观众都为之心碎,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穿普拉达的女王》
进入新世纪,年龄并没有成为梅姨的限制,反而让她更加耀眼,凭借《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完美演绎,梅姨华丽转身,再次证明了她与日俱增的魅力的票房号召力。
影片中,梅姨扮演了一个尖酸刻薄、追求完美、飞扬跋扈的时尚杂志主编,这个角色不同于梅姨过去所扮演的温婉形象,反而不近人情,就像专制主义下的暴君,容不得别人的反抗。
打理的一丝不苟的银发,犀利的眼神,得体的奢侈品牌套装,梅姨女王气场全开,随便一站,一个细微的表情或者动作就让人噤若寒蝉,骨子里透出了威严与霸气。同时,她又精于算计,职场已经磨练出她的心狠手辣,连她的脆弱都是全副武装,被人不小心瞥见背后的孤独便立马竖起防护,这样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毫无疑问,梅姨是整部影片的灵魂人物。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梅姨所奉献的其他精彩角色,《苏菲的选择》里痛苦绝望的母亲,《走出非洲》里热情奔放的伯爵夫人,《妈妈咪呀》里载歌载舞、乐观开朗的多娜,《铁娘子》里复杂的撒切尔夫人……五十年的演技生涯,20次提名奥斯卡,她完美将自己融入每一个角色中,有时候所塑造的形象甚至会超越影片本身,撑起一个银幕世界,让人牢牢记住并为之动容。她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衰老,别人都千方百计要演公主时,她已经坦然选择了公主她妈,岁月赋予她了无穷的魅力,她就像一坛好酒,历久弥香,通过形象呈现出不同的光彩,并在影像的记录下永远耀眼。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