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配音,那是承包各大IP影视剧的幕后功臣。
边江部分配音角色
姜广涛部分配音角色
乔诗语部分配音角色
甚至有人说他们拯救了很多戏,弥补很多明星表演上的不足。
一部戏需要配音,无外乎两大原因:
一来拍摄现场杂音多,而影视剧里需要干净的收音。
具有“东方好莱坞”称号的横店影视城每天至少有四五十个剧组同时在拍摄。这边安安静静拍戏,没准隔壁剧组就因拍摄需要放鞭炮。这样导致现场收音很难做到干净无瑕疵。
当然前段时间热播的历史正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因现场收音受到好评。
二来某些明星的台词功底差,语言风格和剧不匹配。
这也让“数字小姐”、“数字先生”被网友诟病。
原本台词是演员演戏最基本的素养,而现在普遍意识里,只要台词不过关的,配音就可以搞定。甚至还有人调侃“配音演员的演技都比某些流量小生小花好得多。”
著名配音演员姜广涛老师在一次采访中说起接到某部戏时里面没有演员在张口说话。
没张嘴,但必须要“配”出情绪。
这时不仅仅是对口型出声音那么简单。
能不能快速入戏,把控好感情的分寸是衡量一个配音演员的核心标准。
他们要呈现出一个有性格的语言。
银幕上已经有一个形象在演戏,配音演员只能顺着他(她)的行为逻辑去配音,就连音色,哭笑声都要模仿。
配音过程中,原片角色的演员在表演上有欠妥的地方,他们要用自己的语言去弥补,只有这样才能形神兼备,才能防止“声画不贴”。
现在配音也成了拐杖式的存在,随之屏幕上就有各种各样的“撞音”。
如五年前因配《甄嬛传》走红的季冠霖老师,从去年到今年,几乎热门IP剧女主的声音全部都被她“揽入”口里。
有网友开玩笑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样的仙侠剧听出了宫斗戏的味儿。
其实季冠霖老师在配杨幂出演的三个不同的角色时,也是细细观察每个人物的情绪、表情、口型动作。
除了要在不同状态下演出每个角色的情感起伏,配音演员有时也为了对上演员口型,临时改词,充当起编剧。
“御用配音男神”边江老师在一次访谈中提到,“给某些韩国演员配音内心是崩溃的”。
有时一句汉语翻译成韩语能变三句。
如:“你怎么能这样?”用韩语表述就是一连串的词:“dang xin yi e dde kei yi rer su ga yi se yo ?”。
中文台词早就说完了,可演员的嘴巴还在动。这就要配合他们加词。
“他们说三句韩语,我能加一整页的中文台词”
近几年中韩演员合作拍摄的国产剧不少,如去年林更新与允儿主演的古装剧《武神赵子龙》,虽网上报道允儿中文十级,要在剧拍摄时采用中文对戏。
可剧播出后,配音和口型完全对不上,看着蜜汁尴尬。
连网友也吐槽台词说错了。
台词说不好,就甩锅给配音演员。为配口型,临时还得编词,干着编剧的活显得吃力不讨好。
对不上口型就是我们的错,这个锅我们不背。
原创影视幕后公众号(扒幕:wcjtx001)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