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视剧

剧宝|专稿-五论2016电视剧之三:电视剧市场不应“唱衰”

剧宝|专稿-五论2016电视剧之三:电视剧市场不应“唱衰”

2016年,中国电视剧市场不应该被“唱衰”。在互联网营造的有利发展环境中,不同创作观念的互相渗透,类型创作的持续强化,产业短板的不断趋齐。足以令我们坚定信心,更加期待中国电视剧的美好未来!

2016年电视剧创作观察

每到年末,中国影视行业就会出现一种“怪现象”——唱衰。而且是“互相比着唱衰”。各大媒体的回顾和盘点文章基本上是围绕着“找问题、挑毛病”展开的。你会发现,诸如“文艺衰落、艺术滑坡、内容缺失、资本泡沫、类型失衡、产业洗牌、质量堪忧……”等一些似曾相识的关键词在蛰伏一年后,重出江湖。彷佛告诉人们,影视行业正在面临着重重危机!

我历来不是影视行业的“唱衰派”。尽管在针对某一具体作品的评论中,常常是以反面切入,但在近十年的影视创作年度评估文章中,我都是坚定地“肯定派”。因为我深知:

在“多变宣传文化政策”和“海量观众苛刻要求”的夹缝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电视剧,能够取得当前的成绩,相当不容易!电视剧和电影的产业模式有着明显区别:电影主要靠票房分账来实现盈利;电视剧则主要靠广告行业的资源置换来收回成本。应该说,电视剧行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远不及电影行业成熟。更何况,在《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护航下,电影行业未来一片灿烂!而反观电视剧行业,如制播分离、转企改制、媒体融合等改革措施举步维艰;“‘管’字当头,朝令夕改”是电视行业的家常便饭;“左手促改革,右手设障碍”是管理部门的惯常做法!

但即便如此,回顾2016年的电视剧创作,我们仍然会觉得锐气不减。“爆款型”剧集夺人眼球,“现象级”作品不断出现;特别是在乐视、搜狐、腾讯等网络视频平台的助推下,中国电视剧大有与“韩剧”“美剧”“日剧”抗衡之势,怪不得前几天还看到一条相当令人瞩目的新闻——“章子怡将搭档胡歌首演电视剧?”

如果把中国电视剧的整体水平比喻为一个三维坐标模型,那么,从观念、类型、产业三个角度,足可描述特定时间段电视剧创作的基本状况:

一、“观念互渗”

观念就是想法,建立在主客观统筹思维基础上。很简单,如果你是个创作者,在投拍一部电视剧之前,考虑最多的是什么?这就是你的创作观念。既要考虑自己的创作偏好,又要照顾观众的接受习惯;既要重视管理者的限制,还要接受投资者的诉求。在不同创作观念支配下,电视剧产品的艺术表现和市场表现自然不同。创作观念主要依附于特定的观众,观众变,观念自然要变,否则只能是曲高和寡。

笔者认为,电视剧创作观念主要有三种:“群体宣传主导、艺术情怀主导、以及精准营销主导”。

“群体宣传主导”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色彩,是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当然是必要的。这种作品的大面积传播,不但增进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而且普及历史知识,讴歌社会正气。传播正能量。如2016年的《红星照耀中国》《东方战场》《彭德怀元帅》《三八线》《父亲的身份》等。

“艺术情怀主导”寄托着创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主观感受,这种作品大多改编自比较成熟的文学作品,具有严密的艺术结构,也体现着创作者的艺术追求。如2016年的《欢乐颂》《麻雀》《双刺》《大秦帝国之崛起》《左耳》等。

“精准营销主导”反映着一种更为成熟的、国际化的电视剧创作思维,是在充分考察预期观众群体的前提下,有目的的开展艺术创作。比如2015年的《虎妈猫爸》、2016年的《小别离》,所针对的观众,就是大中城市年轻父母在高房价、人情社会、教育竞争的多重挤压下的特殊生存状态;2016年的《安居》也表现了城市城中村拆迁与安居乐业的现实话题。

2016年,笔者看到的一个可喜现象是:以上三种不同的电视剧创作观念在互为渗透。也就使得一些电视剧的艺术价值不再停留在单一的受众空间中,而获得了进一步拓展。比较典型的就是《三八线》,该剧虽然是主旋律题材,但在剧情表现上从“小”处入手,注重突出战争中个体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不小的突破;《海棠依旧》将周恩来侄女周秉德的回忆录改编成剧本,通过展现周总理鞠躬尽瘁、睿智人生的点点滴滴,让人们重温历史。这种创作观念同样有别于以往的同类题材;谍战剧《双刺》《胭脂》等同样如此,既有革命历史情怀,又有个人英雄主义,同时也有彰显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观念的互相渗透令人耳目一新。

二、类型强化

电视剧的类型化,包含了三层意思:

一是生产投资定制化。即按照特定的类型投资生产电视剧;

二是意识形态融合化。即不以意识形态作为对电视剧分类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谓“革命历史题材”“主旋律”都不应该作为一种类型,而应该是一种内容的规定,也就是说,你可以用任何一种类型来表现革命历史的内容,当然也可以表现其它内容;

三是接受效果预期化。即按照观众的情感和认知期待来对电视剧进行分类,科幻片源于观众的“幻想”,警匪片源于观众生活中对警匪事件的所见所感,悬疑片源于观众对复杂事件的解析欲望等等。

类型化发展不是洪水猛兽,而应该被视为一个成熟电视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类型化发展也并不排斥艺术价值的提升。类型强化的前提是人类知识积累的网格化和条理化,结果是电视剧作品的更加专业化和精准化。

类型强化也是2016年电视剧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尽管笔者曾撰文批评暑期的“玄幻剧扎堆”现象,但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看,这恰恰反映了作为一种电视剧类型的“玄幻剧”正在得到有力的强化。这种强化的结果,必然是制作过程的体系化和专业化,这是一种创作经验和价值的有效积累,应该受到鼓励;2016年的两部警匪剧《余罪》和《法医秦明》便是这种类型强化和经验积累的结果,尽管有人质疑剧情设计与美剧的《不死法医》、日剧的《ZERO的真实》、港剧的《鉴证实录》有所雷同,但两部剧对刑事案件的抽丝剥茧叙事手法,对制作细节的考究,均堪称几年来国产剧的良心之作;《欢乐颂》也是近几年都市题材电视剧的集大成者,“爱情关系的非线性演化”、“人物性格的鲜明和矛盾”、“价值观的对应和细分”,加上“精细化的制作”,使观众,“群起而追之”。

三、短板趋齐

众所周知,“短板”的概念源于木桶理论:只要存在一个短板,增量就难以形成。笔者认为,电视剧产业这个“木桶”,主要有四块“木板”组成,即一个“桶底”加上三个“桶壁”:

第一块“桶底”。由资本、政策两个“非创作”因素组成,但却具有决定性,一旦发生变化,再多的水也会不断流失;

第二块“桶壁”。是指电视剧的内容创作。包含剧本创作、摄制水平两个因素;

第三块“桶壁”。是指电视剧的传播渠道。在当前条件下,主要是电视台和互联网两个因素,当然互联网又可进一步分解为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

第四块“桶壁”。是指电视剧的接受端。包括“直播观众群”和“点播观众群”两个因素。

综上所述,当前的电视剧产业“木桶”实际上主要由“2 6”,即8个要素组成:资本、政策、剧本、制作、直播频道、视频网站、直播观众群、点播观众群。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只要形成短板,都会破坏电视剧产业的整体实力。

那么,在即将过去的2016年,中国电视剧在这8个方面表现如何呢?


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电视剧行业的资金有增无减,2016年电视剧市场号称投资过亿的电视剧近20部,单集制作成本,采购成本,演员片酬、广告标的等产业指数继续攀升;

政策。尽管有关内容管控政策出台的传闻不断,但多为舆论试探。自两年前出台的“一剧两星”之后,政策相对稳定。在制作方和渠道方的呼吁下,相信管理部门会更加审慎的出台进一步管控措施;

剧本。很多媒体都将剧本视为电视剧创作的重要短板。这一点在2016年也有所改善,《芈月传》小说剧本编剧署名权的官司,凸显创作者高度重视剧本环节。几部热播剧如《老九门》《如果蜗牛有爱情》《欢乐颂》《秀丽江山之长歌行》《左耳》《锦绣未央》均改编自成熟文学作品。影视行业购买囤积小说版权,精心搜罗储存有价值IP,已成行业普遍共识。电视产业的剧本“短板”正在趋齐。

制作。电视剧的制作技术往往紧跟电影步伐,单集制作成本的提高,一部分花在了片酬上,另外很大部分花在了制作上,如2016年几部玄幻剧的特效制作均砸下巨资,乃至让业界感叹“国产剧特效,终于不再五毛,至少是奔着一块五去的。”

直播频道。湖南卫视主推“730节目带 金鹰剧场两集 两大周播剧场”;东方卫视影视剧采购经费增加35%;江苏卫视提出2016年“非大剧不播,非独剧不收,非热剧不收”,幸福剧场投入15亿购剧;浙江卫视2016年的购剧预算已达20亿,较2015翻了三倍……

视频网站。2016年,视频网站用于版权购买的投资继续攀升,为了保持有利地位,不惜花高价收购电视剧网络独播权,大量风投的流入也抬高了电视剧的购买价格。乐视体育斥资27亿元购买中超联赛转播权。腾讯视频制订了“自制 版权 用户体验”的核心战略,搭建更具竞争力的生态系统……

直播观众群。尽管有网络平台的冲击。但直播收视率仍然保持了增长,仅上半年,全国卫视(含央视)晚间黄金时段电视剧平均收视率破1%的电视剧占比10%,比2015年同期增长2%。较2015年下半年环比增长1%。

点播观众群。各种因素促使观众通过互联网追剧热情高涨,使电视剧点击率不断攀升,正在播出的《锦绣未央》上线24小时全网点击量已破3.6亿,截止发稿之日,总点击量已破百亿。

通过对以上八个可能形成电视剧产业短板的要素的分析,我们很难看到“短板”会在哪里变得更短!

2016年电视剧创作的特征,远不止以上三点。别的不说,就单说包括“剧宝”在内的众多自媒体所汇集而成的电视剧评论“民间力量”,对电视剧市场的影响,就足以写进电视剧发展史。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究其原因,无非是原有的出口狭窄的“单向度”、“模式化”文艺批评并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电视剧艺术创作现状。任何艺术种类要想取得实质上进步,观念必须兼容并包,类型必须百花齐放,短板必须不断补齐,这才是价值的归宿,创新的源泉,也是中国电视剧产业的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卢誉菲

【本文为“剧宝”(微信公众号cmtc-jubao ,也可以用微信直接搜索“剧宝” 公众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赐稿!!言之有物,长短皆宜。杜绝抄袭,文责自负。稿件一经采用,即奉稿酬。来稿请发以下邮箱:jubao_jjyl@qq.com

奥维云网发布《OTT大屏视界内容洞察报告-电视剧篇》

上一篇

奥维云网发布《OTT大屏视界内容洞察报告-电视剧篇》 奥维云网发布《OTT大屏视界内容洞察报告-电视剧篇》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下一篇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