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导演扎克·施耐德的《超人大战蝙蝠侠》全新设计的蝙蝠侠战衣和蝙蝠车,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蝙蝠侠多年来的造型进化史
1939年五月,蝙蝠侠在第27期的《侦探漫画》(Detective Comics)首度诞生。这部作品原作是比尔·芬格(Bill Finger),绘画则是鲍勃·凯恩(Bob Kane)。蝙蝠侠一开始就被设定为一个成熟老练的黑色英雄,为了给惨死的双亲复仇而在哥谭市惩治罪恶。凯恩和芬格从佐罗和幻影侠(The Phantom)身上吸取灵感,借用了这两个经典角色的披风和蒙头斗篷创作出他们自己的犯罪克星。
1943年,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推出了《蝙蝠侠》电影短片系列,标志着真人版蝙蝠侠的首次亮相。演员刘易斯·威尔逊(Lewis Wilson)在这个系列中饰演蝙蝠侠,整个影片的设定和低预算的观感都被后来的电视版《蝙蝠侠》所沿用。
1966年一月,蝙蝠侠和基友罗宾首次亮相电视荧屏。这部剧集由亚当·韦斯特(Adam West)和伯特·沃德(Burt Ward)主演,把蝙蝠侠的基调变得异常浮夸,并走上了轻喜剧的路线。艳俗的色彩、拙劣的表演、以及令人闻风丧胆的蝙蝠舞(Batusi)是这部剧的特色,该剧甚至还衍生出了史上第一部蝙蝠侠电影长片。这部剧集奠定的独特审美延续多年,一直到风行灰暗破败的80年代才被打破,这其中漫画家弗兰克·米勒功不可没。
曾经一度风靡全美的蝙蝠舞(Batusi),用剪刀手在眼前平行移动是其标志(可参考《低俗小说》),蝙蝠侠扮演者亚当·韦斯特宣称是他自己发明了这套经典舞蹈动作。
随着弗兰克·米勒的漫画作品《黑暗骑士归来》和《蝙蝠侠:元年》的成功,观众们开始对这种黑暗系的哥谭市产生了兴趣。1989年,蒂姆·伯顿版的《蝙蝠侠》让这一经典角色重返大银幕,这次迈克尔·基顿刻画了一个阴郁而诡异、将自己隐藏在暗影之中的蝙蝠侠。这个造型一直延续至1992年的《蝙蝠侠归来》,该作在主题上比原作还要黑暗。
可惜花无百日红,乔·舒马赫接手真人版电影的导演权后,蝙蝠侠的造型设计以及电影本身都开始走向俗丽化和卡通化。这一切弊病在《蝙蝠侠与罗宾》的羞耻战衣设计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过分的服装光泽和臭名昭著的蝙蝠乳头都令这部片子名垂青史。
虽然电影系列气数已尽,但电视荧幕上的蝙蝠侠却仍然生龙活虎。1999年的《未来蝙蝠侠》(Batman Beyond)讲述少年泰瑞·麦金斯(Terry McGinnis)继承布鲁斯·韦恩的衣钵,成为哥谭市新时代的蝙蝠侠,不过这位新人穿的不再是披风,而是一身高科技紧身赛博装,能赋予他超强的力量、敏捷性以及飞行能力。
2005年《蝙蝠侠:开战时刻》隆重登场,标志着整个蝙蝠侠系列在克里斯托弗·诺兰指导下彻底重启。这次布鲁斯·韦恩穿的战衣更像是一套重型装甲,让他在银幕上显得威风凛凛、气势十足。
《黑暗骑士》中的新型战衣更加简洁、显瘦,但气势上绝不输给前作。
最新的蝙蝠战衣看上去非常复古,和弗兰克·米勒和吉姆·李(Jim Lee)在漫画中的设计非常接近。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款战衣看上去确实碉堡,要是本·阿弗莱克不哭丧着个脸就更好了。
圣地亚哥动漫展上展出的新版蝙蝠侠战衣(注意,还有旁边那个绿绿的)
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小米每天定时更新!!!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