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nie前一阵给大家推荐了《大秦帝国之崛起》,这部国产“正剧”当时光放出预告片就引来大批观众围观。
虽然正式播出后,它的评分略微下降了一些。
但是相比近期播出的其他热门剧,这个成绩依旧相当亮眼。
今天想给大家安利的是另一部在豆瓣上比它还高0.1分的热播国产剧——《鸡毛飞上天》。
从这个略土气的剧名,我们就能看出来这部剧着重反映小人物的故事。
而这些小人物来自义乌。
今天的义乌已经成为全世界公认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交易中心。
当年的义乌人坚信:鸡毛轻,但有风就能飞上天,鸡毛贱,但能养活不少人。
义乌人最初就是凭借挑货郎摇晃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用“鸡毛换糖”起步。
即用他们手中的糖换取民众手里的鸡毛。
鸡毛除了是义乌人谋生的工具,还是男主角的名字。
故事一开头就是陈家村领袖陈金水(陶泽如饰)在大雪天收养了一个孤儿并取名鸡毛(张译饰)。
有一次村民们出去讨生计意外被抓。为救下乡亲,鸡毛不小心火烧仓库。而他也从此不得已逃离陈家村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
镜头一转,鸡毛已经长大成人,成了一个会因掉落在地的窝窝头就两眼放光、甚至不惜和他人大打出手的窘迫“流浪汉”。
但也因此结识了跟自己同病相怜的孤女骆玉珠(殷桃饰)。
由于经历相同,加上同吃同睡数日,两人不知不觉就看对了眼。
后来鸡毛出走,玉珠便寻着他的踪迹来到陈家村。
因为火辣直爽的性格,初来乍到的玉珠并不受村里人待见。
但是为了见到鸡毛,她毅然决然留守陈家村。
三年后,鸡毛终于回到小镇,并且展现出了惊人的经商头脑。
他带领大家收集棉花厂的破布,然后做成拖把拿到集市贩卖。这一举动让村里人都小赚了一番,因此几毛的地位直线上升。
可想而知,在村民们眼里野丫头骆玉珠根本配不上鸡毛。
况且金水叔一直打算让鸡毛当自家的倒插门女婿,此番鸡毛荣归故里使得他的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他要把女儿巧姑嫁给鸡毛。
别说鸡毛不乐意,连巧姑自己都不愿意,所以趁着夜里巧姑跟心上人私奔了。
但毫不知情的玉珠以为鸡毛所爱他人,于是黯然远走他乡。
后来心灰意冷的玉珠决定嫁给收留自己的好心人王大山,并生下儿子王旭。
与此同时,鸡毛为寻玉珠再次离开家乡。
他来到玉珠待过的袜子厂,在那当起了小职员。几年后,袜子厂面临倒闭,鸡毛把它承包下来。凭借独到的眼光,袜子厂被他越做越大。
而这边的玉珠却因为丈夫去世,只能独自拉扯儿子长大。
虽然忙事业,但是鸡毛一直不忘寻找玉珠。功夫不负苦心人,他们最终再次相遇。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样子。
顺理成章在一起的两人回到义乌联手开起了“玉珠五金百货店”。
由于货品质量好,加上两口子做生意讲诚信,他们的生意蒸蒸日上。
多年后,当年义乌商场小小的玉珠五金百货店,成了全国闻名的玉珠集团。
虽然这部剧说的是玉珠和鸡毛两口子的故事,但其实从两夫妻身上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义乌人吃苦耐劳不服输的韧劲。
片中有很多小细节发人深省。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营厂的工人们普遍轻视知识的时期,鸡毛却偏偏相信知识可以改变世界。
他苦口婆心向大家解释一味埋头苦干,不走出去看看外面世界的人永远赶不上时代。
而知识就是可以打开外面世界大门的钥匙。
他也同样明白:身处21世纪,做生意的眼光和手段要随着时代有所改进。
如果只固守原有传统思想,守着眼前的蝇头小利他们是根本没有办法赚大钱的。
从鸡毛身上反射出了一代义乌人对时代的思考,对社会进步的思考。
他们把格局摆得更大,把眼光放得更长远。
我想这也是今天的义乌能够成为小商品市场一块响当当招牌的最大原因。
除了故事本身足够吸引人,全员皆演技派是这部戏夺人眼球的另一个原因。
近期有个词挺火的——整容般演技。这个词语起初旨在夸耀某些为了角色自毁形象的演员。
但我认为它应该用于表扬那些因为超高的演技,被观众自动忽略长相的演技派。
这样的演员不多,但张译肯定算一个。
无论是《亲爱的》中千里寻子有情有义的韩德忠。
还是《士兵突击》里温情的铁血男儿史今。
张译总是擅长拆解小人物的生活,微妙地抓住小人物波澜起伏的内心。
光一个人有演技肯定是撑不起整部戏,好演员互帮互助才能收获精彩的剧集。
月台相遇这场戏就是殷桃跟张译互相辉映完成的佳作,银幕前的观众都说被他两感动。
鸡毛找了玉珠整整五年,但是见到她那一瞬间他很害怕是自己的幻觉。于是他先是看了一眼四周确定这不是一个梦。
紧接着他把头探出车窗想大喊她的名字。可是一时间,千愁万绪涌上心口,他的嗓子忍不住失声。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吧。太激动到说不出话来的时候,我们手上会小动作不断。
鸡毛同样如此,他忍不住拍打车厢。
再来看看对面的殷桃,她期初是漫不经心的眼神。
直到听见对面的呼喊,她忍不住一惊两眼睁得溜圆,然后收回眼神甚至准备关上窗逃避对面的鸡毛。
见状,对面的鸡毛拿出这么多年来自己寄托相思的那块砖头——那是当年年幼的玉珠画了自己和妈妈小人像的东西。
这时的玉珠终于忍不住心软决定在下一站下车。
再次相逢的两人隔着月台歪着头对望,都忍不住的泪如雨下。
这场相逢的戏在他两的演绎下又揪心又感人。
不得不说好的剧本需要好的演员来演才能表达出最佳的效果。
说实话,这部剧能够创今年豆瓣上国产剧评分的新高,Bonnie一点都不觉得惊讶。
毕竟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当年《温州一家人》的影子,它们都反映了小人物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步步挣扎却又步步坚持的真实生活。
其实从小到大看的这些国产剧里,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都是这些带有历史色彩的时代剧。
往远了说诸如《大宅门》,《乔家大院》,《大染坊》,往近了说有《闯关东》,《父母爱情》。
它们题材不一,但是都有同一个特点——带有时代的印记感。它们就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我们看剧中小人物在时代的洪流里如何坚守,如何进步其实就是在看近代史的演化过程。
在我们眼里看到的也许只是故事,可是在年长一些的人眼里那就是他们的曾经。
今后,看到这一类国产“正剧”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毕竟它们是“国产剧之光”。
大家晚安~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