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影

你看到的可能是一个假娱乐圈|热点聚焦

你看到的可能是一个假娱乐圈|热点聚焦
  • 作者:梁云风 / 秦朔朋友圈:qspyq2015

  • “娱乐圈,正在经历一轮信任危机。”

    央视3.15晚会,当最后一个造假案例播放完了后,曾在北京某电视台工作多年,现独立运营一个电视观察自媒体的柳凡感叹,“央视打假,最该打的应该是娱乐行业。”

    柳凡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收视率造假、票房造假、小鲜肉造假、明星假唱……所有你能想到的假,在娱乐圈都存在。

    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文艺界小组发言中,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张国立痛陈近年来出现的收视率作假现象,“把大家一起赶上了黑道”。张国立认为,目前中国仅有一家收视率监督监控平台,对一些人来说“就方便了”,给收视率购买和作假打开了方便之门。他举例称,曾出现导演购买收视率被骗,最终作品在省级卫视频道上线三天后就被下线的“业内大笑话”。

    在娱乐这个产业内,笑话何止这么一个呢?

    电视行业:情感节目百分百用托?

    娱乐产业的造假积重难返,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了。我们先来看看电视行业有哪些造假。

    电视造假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节目造假,二是收视率造假。

    首先不得不说电视节目的造假。前些年相亲节目一窝蜂地在各大卫视火起来的时候,就有“真相帝”揭秘不少节目嘉宾都是电视台请来的群众演员或者是想火的网红。继相亲节目之后,情感调节类节目如今也在各个电视台霸屏,当然,这些节目也是“套路深深深几许”,比如节目中的嘉宾们往往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甚至是道德败坏的情感问题,随后便在节目舞台上相互谩骂指责,痛哭流涕,话题极具争议。最后是情感专家的犀利点评和建议,妙语连珠。

    | 电视剧《敌后便衣队传奇》中的情节,抗日队伍中有人发明了杀敌神器——“包子雷”,用剧中人物的话说:“俺这个包子啊,能吃,也能炸!”

    面对千篇一律的狗血剧情,很多人一直有疑问,这是真的吗?近日,著名媒体评论人梁宏达在作客某节目时大胆揭秘其中的内幕:“几乎百分之百使用托儿,电视台编导为了提高收视率,用假的东西欺骗观众,卑鄙龌龊!”

    梁宏达的话虽然不可全信,但他在电视圈内多年,对其中的内幕应该了解不少,他的话应该不是无的放矢。柳凡认为,全部用托肯定言过其实,不过编导帮助“加工”故事,添油加醋的肯定不少,“观众看到的,大多是电视‘艺术’。”

    其次是收视率造假。购买虚假收视率已成为业内的潜规则,真假莫辨对整个市场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去年12月4日,由郑爽、马天宇联合主演的《美人私房菜》在浙江卫视的黄金档播出后,收视率持续走低。根据卫视收视率统计,《美人私房菜》在安徽卫视的收视率仅为0.179%,在浙江卫视收视率仅为0.117%,期间更是创下浙江卫视“50年来收视最低值”,12月9日,浙江卫视停播《美人私房菜》。《美人私房菜》制作人严从华先生随后发布微博表示:坚持作品原创,坚持不买收视率。

    可是能坚持的,真的不多了!

    电影行业:被吹大的电影票房

    3月21日,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对2016年以来全国326家存在瞒报票房情况的电影院依法进行处罚,对部分影院停业整顿90天。这是自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以来的第一例处罚。

    事实上,瞒报票房只不过是电影行业造假体系中的冰山一角,在偷漏瞒报票房之外,偷票房、票房注水、“幽灵场”等违规行为屡见不鲜。

    以票房注水为例,2015年,《捉妖记》以24亿票房夺冠,根据央视记者的调查,在出品方安乐自己的百老汇院线,每天凌晨开始包场,而且上座率100%,更为可笑的是时长120分钟的电影居然能在同一个厅每隔15分钟就能放一场,有的场次上座率还达到108%,还有7、8个人在凌晨站着看完近两个小时的电影。

    除了2015年的《捉妖记》,2016年因电影《叶问3》票房造假而导致的快鹿“庞氏骗局”事件也不断揭开电影行业遮羞布,但这些在业内人士看来,只是“倒霉”的出头鸟而已,更多的内情,被层层利益掩盖。

    电影造假还涉及演员造假。很多小鲜肉现在忙于在几个电视剧片场之间奔波,“真身”已经越来越少,很多表演都交由替身完成。一个演员背台词那不是天经地义?但现实中,他们在片场只需要在嘴里念数字。1月份,著名戏剧大师赖声川参加某活动时谈到青年演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时说,“有个年轻演员让我那个朋友帮一下忙,把台词贴在我朋友身上,把很有尊严的演员变成了小鲜肉的人肉提词器,他就照着念就过关,根本不背台词。对于这样的演员,我很抱歉,我一点合作的兴趣都没有。”

    相比于念数字,不知道赖导是否觉得人肉提词器已经算是很敬业的呢?

    娱乐产业的野蛮生长?

    娱乐产业“假”态毕出,说病入膏肓可能有人会觉得危言耸听,但确实存在不少讳疾忌医的成分。这是一个死循环,所有从业者都知道造假终究有被揭开的危险,但真正愿意站出来抵制的却少之又少。

    中国的娱乐产业正在进入一个野蛮生长的阶段,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佳山在《环球时报》撰文指出,中国电影行业出现了结构性困境。

    我试着分析这其中的原因。

    首先,娱乐产业是一个低门槛的竞争性行业。这种竞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UGC时代的到来,娱乐产业,特别是电影行业,出现了来自各个行业从业者的竞争。比如现在的演艺行业是个演员就想当导演,说得好听点是“演而优则导”,说得不好听是才华罩不住日益膨胀的野心,你不能想象,一个写二流言情小说的三流作家居然也能被人“三导”“四导”地叫;而另一方面,某个题材一旦火了,市场就一窝蜂地挤进去,比如在赵薇带动下“无堕胎不青春”的题材热就是个再好不过的例证。

    娱乐产业随着资本的疯狂涌入,这又是一个充满血腥的战场。在孙佳山看来,自1999年我国广播电视市场化浪潮拉开帷幕,2002年电影制度改革开始,影视行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今天一部电影、电视剧需要投资几个亿很正常,但数量多并不代表质量高,在内容品质不能有效保证的情况下,就有了靠大牌明星压阵的冲动,这也就导致了小鲜肉们议价能力提升,即使是念数字、拿人当人肉提词器也不得不忍。再加上在院线、电视台等播出、放映端,高企的经营压力下,自然使他们将上座率、收视率视为生死线,尤其是电视台,一旦收视率下滑,影响与之绑定的广告收入,就将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说到底,光鲜的娱乐行业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不确定性。卢米埃集团创始人、总裁邵征撰文指出,据说截至2015年底,全国注册的影视投资机构已经达到2000多家,不少A股上市公司宣布转型影视,而几乎每家公司都是要做生态圈、一条龙,打通全产业链。“其实说到底,这个行业规模并不大,一二线城市一个稍微像样点儿的地产项目也会有几十亿、上百亿的规模。无利不起早,那么多投资机构进入影视行业,有那么多钱赚么?坦率地说,不会很容易,而且上游下游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业态。”

    下游的影院虽然有排片权,但需要精细管理,需要优越的物业位置。当然,这毕竟不是一个风险行业,上游的制片才是真正的风险。在邵征看来,创作的要义在出奇制胜。一部认真创作出来的作品是否能得到观众认可,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且影视行业根本不是“二八定律”,甚至不是“一九定律”。2015年北美卖得最好的十部电影占了全部票房的28%,而不少有各种问题的电影可能只是在电影院“一日游”,颗粒无收。

    当然,行业的竞争不是娱乐产业造假的理由。必须强调的是,电影行业票房造假被写进了新实施的《电影法》。根据该法案:使用数据截流和篡改数据库工具软件修改票务数据、截留票款,票务软件商向电影院销售额外的票务软件,影院安装“截流、篡改”软件提供技术支持,票房造假,偷漏瞒报票房收入;虚假排场、注水票房等都将被严厉打击。

    在市场监管和舆论越来越紧的今天,造假的代价也越来越高。很多人对卓伟的风行工作室用偷拍等手段揭秘娱乐圈的各种“假”不以为然,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打假方式?前段时间,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假唱的林妙可(当时只有9岁)参加艺考广受关注,不过被媒体提及最多的,还是十年前的那一“黑幕”。舒淇当年发誓要把脱掉的衣服,一件一件穿回来,林妙可如果不能在音乐上有作为,估计这个假唱的污点要跟她一辈子。

    随着中国2017年承诺电影开放的大限来临,中国娱乐产业更加激烈的竞争将扑面而来。“如何通过法律、税收、市场监督、版权保护等手段,保证电影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人,需要更多监管者的智慧和从业人员的自律。”邵征感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

    翼装飞行 绝壁单板垂直滑雪 活人跳崖全片无一个CIG特技镜头

    上一篇

    翼装飞行 绝壁单板垂直滑雪 活人跳崖全片无一个CIG特技镜头 翼装飞行 绝壁单板垂直滑雪 活人跳崖全片无一个CIG特技镜头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下一篇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