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可可西里》是陆川导演的第二部作品。陆川是个与众不同的导演,他的电影注重的是故事并不是画面,与导演张艺谋不同他更注重的是画面感。陆川电影的叙事、造型语言、风格等理念追求创新。
《可可西里》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拍摄的,85年可可西里生活的野生的藏羚羊100多万只,随着国外对藏羚羊绒的需求的增加,可可西里的藏羚羊遭到盗猎者的血腥屠杀,短短几年时间藏羚羊的数量寥寥无几。陆川的《可可西里》讲述了北京记者尕玉和巡山队员为了保护藏羚羊和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与盗猎者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的故事。
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陆川在人物的选择上采用的不是熟悉的演员面孔,而是采用非专业演员上阵。《可可西里》可以说是挣脱了符号化的束缚,真实的直面生活实际和内心的感受。
以北京记者尕玉的视线来讲述整个故事,以18天的所见所闻把整个故事贯穿。退伍军官日泰自己编制巡山队,作为巡山队员的队长带领队员们保护藏羚羊不再受盗猎者猎杀的经历,坚持在那么恶劣的天气条件和自然环境下同有武装得盗猎分子展开殊死较量,不惜牺牲自己,为保护可可西里作为他们的终极目标。
电影的故事是按照巡山队员追捕之路的自然时空走向来进行情节性的叙事,不在乎铺垫和缝合,甚至还感觉到粗劣,但在场景构图、场面调度和镜头剪接上独具匠心,既表现写实和纪实又呈现出人与自然、善良与丑陋之间的较量。
演员们他们的表演是天然的,因为他们是这土生土长的人,能够展现他们的个性,拍摄场地都是实景拍摄,人物原汁原味具有真实感。就拿武装过的盗猎这的头目来说,他也接近最真实的自己,没有其他电影里人物的符号化和类型化的元素,与平常人无异。
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影片中还有两个葬礼的安排,第一个是巡山队员牺牲日泰安排的葬礼,第二个是日泰为四只藏羚羊安排的葬礼,人们在诵经,头顶上还有秃鹰的叫声,这两种声音为电影渲染了悲伤的气氛,同时也传达出可可西里人们的哀伤和祈祷。影片最后队长日泰的葬礼,重复之前两个葬礼的仪式,更加深刻了电影的主题。电影巡山队员的葬礼和队长日泰的葬礼场景和镜头等相同,深刻的反映出人们为了保护藏羚羊而付出的惨痛的代价就是牺牲,他们无所畏惧。
电影也使用了大全景和大远景等镜头构图,荒野、雪岭等自然物象作为表现的主体,使画面气象万千,拥有一定的美感,而且烘托了电影的叙事氛围。
巡山队员他们是天堂真正的朝圣者,为了他们心中的理想和愿望勇往直前,不退缩,他们应该受到我们每个人的尊敬和仰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