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这部电影除孙校长外,其它所有人,都是小情小爱小自私小懦弱。这些缺点其实都不算什么,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点,并且对号入座,没有什么好羞耻的,人性本就如此。只是在相对平和舒缓的环境下,我们那些情呀爱呀自私啊懦弱啊,都被隐藏得很好,它们没有被充分暴露的机会。更何况暴露缺点是所有人不喜欢的,大家都在不伤害自己利益情况,尽力做个好人。做好人是比较容易的,做坏人才难,因为每个人都有基本的道德标准,知道那是不好的,却还要去做,这是要承受很大心理压力的,而且承担做坏事带来的恶果。我们应该感谢那些明知故犯的坏人,他们像教科书一样,非常详尽的告诉我们,做坏事是会自作自受的。
孙校长比较会玩,他在驴得水里没有小情小爱小自私小懦弱,在崇高、道德、理想的美丽外衣下,他是大自私大懦弱完美化身。正因为有了他,这部本该是喜剧的小电影,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它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意义,让人不禁会联想,我们到底正在被谁蒙蔽,我们又正在蒙蔽谁?是不是有一个巨大的怪圈,正罩在我们的头顶上,站在圈外的人正像看电影一样,看我们的真实表演。
被讽刺总是让人郁闷。裴魁山一个知识分子,被张一曼这样的“婊子”拒绝,这个“裱子”愿意“睡服”无知的铜匠,却不愿意跟他结婚。这对于他来说,非常讽刺,他很郁闷。张一曼一个美丽的女老师,听过裴魁山说:我很了解你,我要娶你。也听过铜匠为自己唱质朴的山歌,然而他们一个恶狠狠的骂他,一个逼迫她剪掉心家的头发,前后对比反差太大,这对她来说,非常讽刺,于是她疯了。曾经救众人于水火的德高望重孙老校长,满口为了农村孩子的教育,为了改变农民的“贪、愚、弱、私”,而不拘小节,投身农村教育一线的老教师,到最后,教出的孩子没看到几个,却把身边的老师们教育成了“贪、愚、弱、私”的典范。理想与现实,差距这么的大,多么讽刺,看得我们全都郁闷了。
从表面看,孙校长非常重视教育,提倡“有教无类”,希望所有人都接受教育。铜匠第一次离开时,他还特意送铜匠几本书,当学校有钱后,可以发奖学金了,来上学的孩子有100多个,他非常开心,要再建校舍。多么真实的表现,孙校长自己都被自己的表演所欺骗了!为了这件伟大的事情,他愿意牺牲张一曼,愿意牺牲铜匠,愿意牺牲裴魁山,愿意牺牲周铁男,愿意牺牲自己的女儿,牺牲所有人,最后成全自己所谓的教育事业,这分明就是自私好吗?裹了层糖衣的自私,以为别人就看不出来吗?
所有人都在欺骗,学校骗特派员,特派员骗出资方,出资方只能骗自己:相信人真的能死而复生!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