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影

在我心中,这是无可替代的最佳翻拍片

在我心中,这是无可替代的最佳翻拍片

提起翻拍,大家脑海里一定会浮现许多有趣的影视作品。

早期梁朝伟、张学友版的《东邪西毒》是对金庸小说的花式翻拍,引起热议的《锦(jin)绣(sheng)未央》是对IP小说的狗血翻拍,以及近期为我们贡献了“整容版演技”的赵又廷也在翻拍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斩获一大批姑父粉。

虽然越来越多的翻拍作品正在占据着影视市场,但大多质量盖不过风头,令人唏嘘。

稍等!

怎么能忘了还有这部电影——《十二公民》。

2015年上映的《十二公民》是对1957年美国上映的《十二怒汉》的翻拍。

这部电影简单至极:没有复杂的剧情,没有激烈的情感碰撞,不仅连5毛的特效也懒得做,而且连布景也没有准备几个,绝大部分故事都在一个大教室内开展。

相比于市场上流行的翻拍剧,电影《十二公民》主题略显沉重,上映时又偏偏撞档《复仇者联盟2》,于是这部北京人艺大咖的一出好戏不可避免地落了个票房惨淡。

不过!这并不影响这部电影令人惊艳的感官体验!!

但在我心中,这是无可替代的最佳翻拍片。

1957年的《十二怒汉》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在烂番茄上新鲜度达到了100%,豆瓣电影top250中排名第24位,这个排名你们自己体会。

这部于美国陪审团制度背景下开展的电影,在世界各个不同制度的国家遍地开花,俄罗斯、日本都曾对这部电影进行了翻拍。

原因就在于:它对法律与人情进行的深刻拷问突破了制度的限制。

中国则将“言无刀锋,却能杀人”作为电影核心,叩问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自由舆论之福祸相依。

没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没有情敌间的明争暗斗,《十二公民》的故事情节简单明了:在某政法大学西法补考现场,学校要求12名在场家长进对一起“富二代弑父”案进行并最终给出十二个人的统一意见,判定此人是否有罪。八号家长力排众议,在讨论和争吵讨论中详细分析疑点,最终扭转1:11的局面,说服11人同意对“嫌疑人”判“无罪”。

摆脱了美国特色的《十二公民》,在叙事方式上加入了许多中国元素,各种“北京瘫”随处可见,使得这部翻拍片并不十分突兀,反而有种陶瓷缸子般的质感。

在第一次投票出现11:1时公知式的道德评判:

无处不在的地域黑:

难以逾越的仇富心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中每位演员都在颦笑之间将自身角色丰富地展现在观众眼前。随处可见的细节使我们能够理解其中每个人在面临选择时的偏执或善变。曾含冤入狱的社会青年白色衬衫下隐隐纹身,固执己见的3号“陪审员”稍纵即逝的父子温情,都让我们在这部节奏紧张的电影中体会到了角色的言外之意。

不过,这部电影还是有明显的情节漏洞的。

首先就是对《十二怒汉》制度背景的勉强弥补。导演将背景设置在一个政法大学的补考现场,以此来构建十二位公民进行讨论的剧情框架,将12人的所有思考都放在“为了孩子”的借口之下确实有些牵强。

此外,演员们夸张的话剧腔还是令人有些难以适应。

一部电影之所以伟大,在于它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解读,进而照射进现实的生活。

美国版的《十二怒汉》已经在60年前塑造了他的伟大,中国版的《十二公民》需要时间来证明他的价值。

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需要在这样的电影中审视:如果没有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言论是否也是一把没有刀锋的利刃。

《尖峰时刻》导演称 烂番茄毁了这个行业

上一篇

《尖峰时刻》导演称 烂番茄毁了这个行业 《尖峰时刻》导演称 烂番茄毁了这个行业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下一篇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