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演员有没演技,首先就是看他一颦一笑之间能否将角色的喜怒哀乐演得出神入化,最考验功力的就是哭戏,优秀演员分分钟可以将观众带入到剧情!
最近的热播剧就有整容式演技的赵又廷被封为咆哮式演技的后起之秀,而《大唐荣耀》里边的景甜就说自己哭到眼泪都流不出来!
之前林更新在综艺抽泣到鼻子红了,手还微微颤抖,老戏骨都纷纷夸他有演技,一向被称为演技平平的林更新依靠哭戏逆袭了一把!影视圈中各位“哭戏精”有什么方法一秒入戏?
其实哭戏是要分级别和功力的,先讲下迷倒四海八荒的姑父 “夜华”,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赵又廷不仅仅要一人饰演三角,变身剧中的哭戏担当!
从素素被拉去天宫要哭,糯米团子出生的喜极而泣,到素素惨遭陷害要被挖眼又哭,再到和儿子吵架默默抹眼泪、重新见到心上人的激动之泪。不同时候配上不同程度的哭戏,网友说姑父简直要把四海八荒哭的寸草不生啊!!
有哭戏精就有哭戏困难户,说起哭戏好难的演员,小编最先想到的就是宋茜在《我最好朋友的婚礼》里面,那段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悲伤,虽然五官都纠结在一起都没有防止我们分分钟跳戏,成为光打雷不下雨的反面典型教材!
原谅小编实在分不出她是喜还是悲,看她的戏需要旁白君解释下,茜茜大概只能跳舞的时候魅力四射了!
作为哭戏表情包专家,蔡少芬娘娘那一句臣妾做不到啊!绝对是现在小花们学习的典范,从表情包大火看得出大家对娘娘演技的肯定!
《甄嬛传》这部戏盛产哭戏专家,从华妃到甄嬛,个个都是后宫哭戏的一把好手,苦了皇帝了,哭戏骨灰级玩家孙俪曾经在“跑男”的节目里五秒就哭出来的演技,真是折服了无数观众……
最明显的就是孙俪在《甄嬛传》里面失去孩子的揪心,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深深的绝望,面无波澜眼泪却哗哗的流绝对是要些功夫的!
对比隔壁剧组baby想哭却哭不出来,同样是流产,我根本看不出baby的悲伤好伐?
早年Baby演的电影只是截图根本不觉得她在哭,反而有着笑意的错觉,看得出眼睛真的在用力流泪,只是微笑唇太抢戏,所以悲伤在哪里?隐藏了吗?
说起baby的哭戏就不得不提一样神助攻的拍哭戏的必备单品专业催泪棒,这个单品也是baby在《建国大业》里实在哭不出来才用上的道具,催泪棒和眼药水都是哭戏的好搭档,当时眼药水还是刘德华帮忙滴的……
看了baby的眼泪难产史,小编不由得想到琼瑶女主个个都是哭戏高手呀,看来baby这种不会哭的美女是入不了琼瑶奶奶的法眼!最会哭的琼瑶女主非刘雪华莫属了,被称为“泪眼皇后”哭的时候还能眉目传情,有多少和小编一样看她的戏被整哭了?如今美人迟暮哭功不减当年!
演琼瑶戏有个硬性要求会哭还要特别美,所以琼瑶女郎们荧屏上哭得越美,底下修炼的功夫就越深,而且琼瑶奶奶拍戏很严格,说到那个字就必须要落泪,拍摄《一帘幽梦》导演对陈德容的要求竟是哭戏不能流鼻涕,就像萧蔷说的哭戏是可以训练的,当年甚至为拍戏提前哭了一夜做准备,所以戏拍出来才那么真,如今只是有些演员急功近利没有静下心来酝酿情绪,他情绪都没到,眼泪都是假的,纯粹是干嚎,真是隔着屏幕都体会到导演的尴尬!
好的演员哭戏一定修练到家的,周迅这种天生自带灵气的演员,演起哭戏来都是因为入戏太深需要痛哭来释放情绪,随便一张截图都能感到撕心裂肺!
反面教材就是周冬雨这种用力过猛适得其反的,虽然已经上升为金马影后,可这哭戏还是需要加强,毕竟被网友戏称“她一哭就出戏观众都笑了”
前辈们都是身体力行的用努力慢慢哭的梨花带雨、我见犹怜、泪水潸然,林心如当年也被导演嫌弃哭不出来,回家对着镜子磨练演技,最后在《还珠格格》从头哭到尾啊!金铭不会演哭戏,也是练到一只眼流泪一只眼不流泪。
怎么让自己哭出来,演员们也是各出奇招,除了用催泪棒和眼药水这种专业的道具,还有一些演员用的是感知记忆法,张曼玉在《甜蜜蜜》的哭戏由喜转悲,然后痛哭堪称经典,导演陈可辛说这场戏哭了七八条,张曼玉把身边的所有亲人、男朋友和朋友到养的狗都想了一遍!
演员实在哭不出来,导演都可以成为终极“武器”啦,对于年龄小的演员哭不出来,导演就使用激将法吓他。对于成年演员,就直接骂他们,骂到他们哭出来,甚至更严重的,还有导演会动用武力,反正就是要令你哭出来,演员在这种情况下就真是有点凄惨啊!
为了哭戏演员也是有各种独家秘诀,像是杜海涛演哭戏的时候就要狂吃芥末才可以流眼泪,而“小燕子”赵薇就要抱住头令自己有情绪,还有陈宝国老师演哭戏,居然要抖手,不论用什么奇招,老戏骨们也是反对用眼药水流眼泪的,表演出喜怒哀乐难道不是基本技能吗?
结语
无论是梨花带雨的浅哭,还是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只要演员用心去哭,那种深深的悲切才对得起演员这两个字,记得以前看《金瓶梅》,西门庆死的时候说各位夫人的哭,“有泪有声谓之苦,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有声谓之嚎”,哭戏不是戏,它是情绪自带的一种爆发,现在的小花小鲜肉演戏靠替身,台词考配音,哭戏靠眼药水,什么时候才能提高下这一代演员的自我修养,对观众负责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