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达米恩·查泽雷虽然被最佳影片的乌龙事件搞得一脸懵逼,但他还是凭借《爱乐之城》,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导演奖得主。
然而当大家都在感叹这位85后导演年轻时,另一位鲜肉表示“呵呵”。他就是“戛纳亲儿子”——泽维尔·多兰。
不要被这妖孽的画风吓到,1989年出生的他,20岁时就凭借其导演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获得第62届戛纳电影节三项大奖(导演双周-法国作家和作曲家协会奖、国际艺术院线协会奖、年轻视线大奖)。
不过舔屏的迷妹们可以退下了,这位骚年早已公开出柜。基腐属性早在他8岁时就暴露无遗。
《泰坦尼克号》上映后,他疯狂迷恋莱昂纳多(当时的),写了多封信但都石沉大海。多兰对此表示很受伤。
除了小李,被多兰翻牌子的男星还有杰克·吉伦哈尔。
当年他和吉伦哈尔一起出现在戛纳评审团时,记者问他:“是不是很难(hard)集中注意力?”
多兰马上开车:“Is it hard? What part of me?”
作为老司机,多兰除了颜值,还有才华!出道7年,6部长片问世,算得上高产。
只是导演长成这样,谁还能客观地看电影啊!
多兰凭借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一鸣惊人,而事实上,这也是他的半自传作品。
少年时期的多兰,与母亲的关系很焦灼。母亲眼中,他就是个性向不明且有暴力倾向的熊孩子。
多兰自己也承认,儿时的他就像是《私恋失调》中的亚当·桑德勒,只会用暴力发泄情绪。
这样的童年经历,让《杀妈》中母子对峙的戏份格外出彩。在这层关系背后,影片也展现了青少年内心的矛盾。
从这部长片处女作开始,母子关系成了他最偏爱的主题。
《我杀了我妈妈》如此,《汤姆的农场旅行》如此,《妈咪》更是如此。
在《汤姆的农场旅行》中,多兰再次饰演一位同性恋男孩。片中他的身份并不被男友的母亲接受,男友的哥哥甚至将他囚禁在农场。
然而在这段关系中,他陷入了人质情结。不自觉地成为抖M,逐渐被男友的哥哥吸引。
与情感爆发的《杀妈》相比,本片显得克制许多。这部充满暴力和欲望的作品,入围了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如果说《汤姆的农场旅行》是《杀妈》的延续,那么同样讲述单亲家庭中狂躁、依赖又心存芥蒂的母子关系的《妈咪》,则与《杀妈》构成对照。
《杀妈》中狂躁的青少年,在《妈咪》中变得宽厚温暖。
值得一提的是,冯小刚曾在采访中透露,《我不是潘金莲》的画幅变化正是受到《妈咪》的影响。
当你被《潘金莲》中的“方圆”构图吸引时,
1:1的画幅,《妈咪》中早玩过了。
而男主扒开银幕,改变画幅的镜头,更是惊艳了整个戛纳。
凭借此片,多兰再次被自己的才华帅哭。《妈咪》入围了第6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最终获得评审团奖。
除了母子关系,多兰同样关注LGBT和社会边缘群体。这从他的另外两部作品《幻想之爱》和《双面劳伦斯》中便可以看出。
《幻想之爱》中表达的是一种“三者关系”。 一对默契十足的异性好友,都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一位乡村少年。
这样的情节让我联想到《天使的性》,它曾用类似的情感,讨论爱情的自由和伴侣的忠诚如何统一。
同样的“三人行”桥段,也在伍迪·艾伦的《午夜巴塞罗那》中展现。
也许我们无法定义《幻想之爱》的美,究竟在于爱情还是友情?但我们知道,在这段关系中,没有人能全身而退。
《双面劳伦斯》将视角对准了变性人。故事横跨十年,讲述了一个变性的男子与一个异性恋女友,关系如何演变、恶化、重建、而最终爆发的过程。
对比同样讲述变性人题材的《丹麦女孩》,我更喜欢《双面劳伦斯》。
前者像是奥斯卡的命题作文,所有的情感按部就班地爆发。很美,很工整,同时也很算计。
《双面劳伦斯》则不然,它有动物的凶猛。人性反复的挣脱、纠结,既有肆意挥洒的勇气,也有放不下、舍不得。
同时这部电影也通过大量慢镜的运用,和细碎的剪辑,
将多兰的“美学病”发挥到极致。
多兰的最新一部作品《只是世界尽头》毫无意外地成为戛纳爆款。
这部电影也为他此前一系列非常个人化的作品画上一个句号。
片中漂泊在外十多年的作家重回出生地,向家人宣告自己即将离世。
这部作品也吸引到了众多大咖,玛丽昂·歌迪亚、蕾雅·赛杜、以及文艺男神文森特·卡索。
在这6部电影问世之后,多兰敲定了他与好莱坞的首次合作。去年年底开拍的《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也将成为多兰的第一部英文长片作品。
今天是泽维尔·多兰28岁的生日,祝福他的同时,我们也好奇他下一站会停靠在哪?
是继续戛纳神话?还是进军好莱坞?又或者是更多未知的惊喜?
年轻、貌美、天才、Gay,这些都是他的标签。但作为迷妹我们相信,他远远不止于此……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