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影

香港电影的“没落”,最大的原因就是“香港黑社会”!

香港电影的“没落”,最大的原因就是“香港黑社会”!

香港黑社会对香港影坛虽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归根结底,其实破坏更严重,甚至可以说是毁灭了香港影坛。今天香港电影这个样子,很多的源头追溯起来都是他们的锅,简要从三个罪状聊一聊:

一、第一罪:将香港电影贴上了“粗制滥造”的标签。

电影这个东西,说不上有多神圣,但起码也是第七艺术吧?但如果把这个说法放到香港影坛,多多少少有一点说不出口。首先从“黑帮题材”来说,香港肯定不是第一个拍这些片子的地区,日本、韩国(算了韩国不能算,90年代前的韩国电影几乎都不能看),美国、意大利,都是“黑帮题材”拍的比较成功的地方,但人家出了多少大师?拍了多少经典?日本的三池崇史、深作欣二、北野武,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导演?美国的《教父》,谁提起来不说牛逼?可是说到香港?你就发现,从艺术性上来讲几乎所以香港“香港黑帮片”全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垃圾”。(无间道除外)

(教父.The Godfather.1972)

造成这种局面,香港黑帮就是最大的元凶!举一个例子:吴宇森是跟张彻学电影的,正经的科班出身,拍的电影美感都极强,是有艺术性的。1986年,他拍《英雄本色》就是一种“艺术创作”,跟当时黑道几乎没有纠葛。也获得了满堂彩。

结果1993年,如日中天的他,却在最红的时候去往好莱坞发展,是要往更高的地方发展吗?还是感觉香港影视环境被黑帮“挟持”,不行了呢... 我相信两者都有,但后者的比重可能更大一点。因为大家可以自己换一种情境想一下:吴宇森已经在香港做了做了影坛的“国王”了,结果我王位都不要了去美国做“仆人”... 那很明显就是有“宦官”要“挟天子”来赚钱了吧?

总之从我看到的大量盗版黑帮片来说,每一部都感觉非常的粗糙,介绍一部我觉得烂的开花的给大家:

(轰天龙虎会.Gwang tin lung foo wooi.1989)

(传闻)刘德华被人拿枪指着头拍的就是这部戏,比较烂,更别提多如牛毛的非正版的“赌神系列”,“古惑仔”系列了(很多人根本都分不清哪部是哪部)。

二、第二罪:阻碍香港影坛培养青年人才。

香港红的明星不少,影视制作人红的真是寥寥无几。你可能会说有杜琪峰啊、陈可辛啊,徐可、王晶、王墨镜啊这些大导演,但年轻导演呢?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的。以“70后”为年轻导演,国内有陆川、宁浩,“80后”都有郭敬明大导了对不对?!!!!!!!反观香港影坛,彭浩翔吧算一个,不过有点小众;公子爷麦浚龙最近的《僵尸》部戏不错,但都是玩票;唯一我觉得有点看头的就是黄精甫上映的片子《保卫战队之出动喇!朋友!》,票房又很惨,香港暂时还没有非常出名或者是世俗定义“成功”的青年导演。

(保卫战队之出动喇!朋友!.Let"s Go!.2011)

为什么会这样?你觉得黑帮会出钱做“培养人才”这种买卖吗?都只想招一些一来就上岗的人,只想赚钱,这样搞的整个圈子氛围就很“功利”,青年导演也很焦虑,变得很极端,要不然持学术为信仰,片子全部曲高和寡,又脱离实际(我讲得就是35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十年》这种片子);

35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十年》,内容非常反动

要不然就奉市场为王,跟着大导做副导,别人要求拍什么就拍什么,所以我感觉香港电影市场和香港电影艺术是几乎割裂的,这种状况暂时不可能培养出优秀青年导演。

三、第三罪:将香港电影变成“圈子游戏”。

亚洲文化很讲“圈子”,在演艺界尤盛。除了演艺明星都是“圈内人”之外,整个香港电影市场环境都很“圈子”化。小的香港电影公司虽然不胜枚举,但大都没什么影响力,很多都是一些有些名气的明星想赚更多钱才马上成立来拍电影的,跟“皮包公司”有点类似。

(周星驰的公司,星辉公司前身是彩星公司,彩星是为拍《大话西游》才成立的,结果亏到倒闭)

目前来说,香港影坛的龙头还是英皇、中国星和邵氏的,(传闻)全都有黑帮背景... 就目前而言,地下势力(黑社会)是在香港影坛还有“余温”,再加上目前内地传媒业的“抬头”,大量香港影人上来“捞金”,说严重一点可以说是“逃出”香港.... 目前香港影坛只能是“死水一潭”,溅不起什么浪花。

香港电影想恢复往日荣光,我只能说期待下一位大师的到来吧。

这部耻度爆表的玛丽苏剧我只能看两集

上一篇

这部耻度爆表的玛丽苏剧我只能看两集 这部耻度爆表的玛丽苏剧我只能看两集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下一篇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