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贺劲松
2017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继续充满不确定性。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票房高歌猛进的盛况一去不复返了。
扫描中国电影市场,可以看到,经历了大波影片狂轰滥炸的观众已经产生空前的审美疲劳。他们在对票房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锤炼了鉴赏能力,开始形成和忠于自己的判断,而不只是被评分网站牵着鼻子走。影片类型、口碑和票房分众化,这已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新常态。
总体来看,中国电影市场体量已经够大,需求仍在井喷,增速仍处高位。各种利好汇聚发力,把中国电影推进到了全球化的“窗口期”。中国电影再不全球化就晚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乐视影业出品的《长城》追求的不仅仅是票房,它实际上是中国电影工业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深度探索。
从去年12月16日上映至今,《长城》已经在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上映,票房已达3.2亿美元,合20多亿人民币。
这一数字来之不易。
但本文更关注的是这一数据背后的深意。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价值多元时代,简单地凭一个数字就对影片作出最终评判都有失公允。就像《我不是潘金莲》,很多85、90后看了觉得没劲,但庞大的公务员群体却觉得韵味悠长。因此,站在任何一方立场的单一评价(包括票房)都有失偏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是中国电影市场最应该有的状态。
20多亿,全球票房。这两个沉甸甸的关键词就是《长城》在中国电影全球化大考中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也让它的复盘更具价值。
乐视影业CEO张昭是电影《长城》的出品人之一。这位曾留学美国的资深电影人,对全球一电影市场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把握。对《长城》复盘,他更有着自己的切身感受和见解。
在张昭看来,《长城》是中国电影在全球化上迈出的重要一步,足可被视为中国电影全球化的奠基石,有着四条弥足珍贵的经验。
第一,共同的价值观。求同存异是全球化影片价值取舍的第一准则。中国电影全球化,首先必须考量国家和地区价值观的差异。好莱坞大片横扫全球,视觉特效背后深藏的就是相对一致的共同价值观。比如,《阿凡达》的环保,漫威系列里的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等等。共同的价值观说起来简单,但要用电影艺术形式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并不是那么容易。这也是张艺谋所说,《长城》拍摄过程中对此产生一些争论的缘由。对于全球化刚刚起步的中国电影来说,唯有争论才逼近真理。从这一点上讲,《长城》的努力有目共睹,20多亿的全球票房也是最好的回应。
第二,讲故事的方式要让普通观众认同。当观众从一国一地扩展到全球时,如何讲好故事、赢得最好口碑和最广泛的受众是令任何一个导演都挠头的事。放低姿态,匍匐前进,在全球化的语境做电影,是中国电影全球化的必经之路。电影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工业产品,具有普适性才能覆盖最大的受众面。《长城》就是一个全面引入好莱坞产业化方式做给全球普通观众看的电影产品。当《长城》上映时,有人总喜欢把它放到张艺谋的背景前过度解读,往往忽视了全球化大片的基本规律和套路而作出苛刻的评价。对一部在长城打怪兽的大片,我们也许不需用太高深的情怀视角,让普通观众说“好看”比什么评价都重要。在语言、文化、观影习惯完全不同的国家诸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土耳其、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埃及、法国等国,《长城》均获首周末票房冠军,这一点就证明了其讲故事的能力。
第三,要做英文电影。每种文字都包含它自己相对稳定的信息,传递着特定的文化能量。市场已经证明,英文电影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迈开全球化步伐的最好选择。中国电影在全球化过程中,也必须学会、运用英文电影传递文化信息,避免文化背景差异而产生的违和感。《长城》这个中国故事用英语表达而产生的碰撞和融合,非参与者不能体会,非参与者不能言传。张艺谋在拍完《长城》后说,他还要继续拍英文电影。这句话就足以表达了中国导演对英文电影的深刻认知。
第四,要有中华文化元素。中国电影全球化除了必须具备全球化大片的基本要素,还必须凸现独有的文化内核。东方文化的坚韧和意境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也是中国电影全球化的差异化竞争力。只有对中华文化内核散发的光辉进行最佳呈现,才能使中国电影在全球化道路上走得更远。《长城》的全球上映,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观众第一次在当地主流院线看到了中国电影。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需要更多类似《长城》这样的电影去散发,去获得更多的喜爱和认同。
从这样的维度看,《长城》的起步就更具意义和价值,就应获得它该有的掌声和尊重。
从2015年开始,乐视影业在推动中美电影产业合作中,率先提出“中美G2”战略,把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文化市场与好莱坞这一全球电影制作中心连接在一起,陆续在美推出了13个中华文化元素与西方表述相结合的重点项目。《长城》就是其中之一。这一项目初步实现了中国电影产业与好莱坞的平等合作,构建起共同走向全球市场的基本模式。随着乐视影业在美项目的接连落地,中国电影全球化的探索和实践也将迎来新的收获。
尽管中国电影全球化肯定会经历坎坷和曲折,但如果第一步不勇敢地迈出去,那一定没有希望。如果中国电影不像《长城》这样进行全流程的全球化深度探索,也一定没有未来。
从这个角度讲,《长城》复盘的4条实战经验,加上经此一役,乐视影业在推动中国电影全球化上赢得的能力和信心,远比3.2亿美金的票房要宝贵得多。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