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单行道上的跳蚤,每个人皈依自己的宗教,每个人都在单行道上寻找,没有人相信其实不用找。
——王菲《单行道》
词:林夕
>最近日本和中国的网友讨论最多的应该就是《人渣的本愿》这部剧了,本剧影视剧、动漫、漫画三个版本同时更新,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反响是因为这部剧里复杂的恋爱关系:“师生恋、同性恋、兄妹恋、生生恋,甚至还要恋母恋父的情感暗示”复杂的六角恋,每一集必有的大尺度环节让很多小伙伴都慕名而来。
漫画版中画出的人物关系
本剧的剧情主要是:高中生花火和小麦双方都爱着得不到的人,因为寂寞而假装情侣,把彼此当做心里人的替代品,小麦爱着的女老师茜——喜欢玩弄男人的感情,自己却无法爱上任何人。花火爱着的男老师钟井因为母亲早逝,对和自己母亲相似的女老师茜一见钟情。还有爱着女主角的同校女生小绘,和小麦青梅竹马的萝莉最可,一直爱恋着小绘的远房表弟笃也 。六个人爱而得不到相互依靠折磨的感情故事。
日剧版本中的男女主角
看到简介和影片的截图很多人都会对此嗤之以鼻或者满怀好奇,这部剧的看点在哪里?肉体欲望还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三观?其实都不是的,这里的人渣并不是我们平常意识里的社会败类,而是对感情不负责任肆意玩弄的人。因此很多人在这部剧里得到了共鸣,好像你和我和她和他每个人都曾是或者就是情感上的渣滓。或许人都曾在感情里亏欠和被亏欠过。
花火和小麦相互依赖
【情感的寂寞空洞】
《人渣的本愿》的整体的影像叙事风格和王家卫的早期电影作品很像,都是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和片段化的叙事拼凑起来的一部完整作品,画面精美,音乐的渲染对影片的整体的情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
同性之爱的表白
整部剧里面有多种不同的感情相互交织,有女主角花火对邻居家大哥哥(后来成了老师)的钟井的依赖之爱,花火和男主角小麦的陪伴暗生出的情愫,小绘对花火的同性之爱.......剧中每个人都是爱而不得,得而不爱。所以整部剧所透露出的深深的绝望,是人心底对于寂寞本能的体会。
肉欲上的满足来填补空虚的内心
一个人因为寂寞而去依赖另一个人这个有错吗?剧中的一开头就有这样一个情节,男女主角相互约定假装情侣,除开得不到彼此的心,要满足彼此的一切需求(包括性欲)。两个人因为寂寞成为了彼此的依靠,而剧中所有的人都因为寂寞利用别人被人利用从而得到安慰。每个人都是在生命长河因为寂寞被吞噬的无力感而手足无措。
男女主角在天台亲热
关于性与爱,在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中就对这一命题进行过探讨,如果说饥饿感是人的本能反应,饿了就要吃这是对的。那么性欲就是精神上的饥饿,为了喂饱空虚的内心,而进行的某种肉体上的仪式,在郁达夫《沉沦》中,男主角在日本留学一个人孤单没有依靠,找了妓女献出了自己的第一次。
身体有了快感 感情自然就会出现
如果说剧中的每个人设都可以成为人渣的代名词,那么这个词可以扩散到屏幕后的观众——因为寂寞而依赖过谁,因为虚荣感对所有人的好照单全收.......
【本我、自我和超我】
自我的觉醒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关于精神的三大部分在心理学中其实早就有了结论。
本我、自我、超我都人生成长过程中必经历的精神部分。
人都是从本我开始成长,从本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本我进化到自我。但是这种意识个体的独立也使得个人容易对自己产生一种误解,以为自己是一座孤岛。把人生看成是生与死之间的一个短暂停留,把自己看成某一特定时期中社会的产物,自己的生活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相信自私的合理性,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有了深刻的孤独感,精神上的痛苦亦随之而来。
火花的自我觉醒
看到这里就能够理解《人渣的本愿》中所有的人物事件的出发点,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存在,因为害怕寂寞和人生的无助感去利用他人,消费别人的感情和肉体。
两人成为契约情侣
但是每个角色都由此开始觉醒:
最可——从小爱着男主的萝莉,因为小时候大家说她和男主角像公主和王子,便每天把自己打扮成公主的样子,渴求着男主角的爱,到后面她才明白男主角小麦根本不是王子,从头到位只有自己在做这个梦,她也是这场盛大的情感洪荒中最早清醒过来的人。
男主主角在天台上相拥
女主角花火也从向男老师告白失败和被小麦丢下中正视了她和同性女生小绘的感情,明白了在人世间人是可以自己独立的活下去,不去依赖他人不去依赖感情。
剧情的后续走向应该也是人物集体的成长和觉醒,剧情还在更新中。
剧中女老师茜的学生时代
应该每个人都应该或者正在经历着青春期,每个人或许都在别人的故事里是“人渣”的角色。寂寞不可耻,因为寂寞而去依赖一个人也无可厚非。
你因为寂寞而做过什么刻苦铭心的事情?
你觉得因为寂寞而去依赖一个人可耻吗?
原创文章 转载请标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