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铨,华语武侠电影一代宗师。
也是首位在戛纳获奖的中国导演。
如今,人们把他和张彻、楚原并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武侠片三大导“。
胡金铨作品在华语武侠片当中的地位究竟有多高?
导演徐克曾做过以下评价:
<>胡金铨的电影,让我们不断回去看他那个武侠世界,我们今天的导演,可以用他的东西,比那些模仿西方的电影还要新颖,还要有创意。
>张彻的武侠电影写实,楚原的武侠电影写意,
而胡金铨作品中有着浓烈的中国古典人文色彩和艺术美感。
譬如他的《大醉侠》,
开创了化京剧招式为武打的动作美学。
《龙门客栈》在局促的场景内,演化出变幻莫测的功夫招式。
更被封为中国悬疑武侠电影开山之作。
1977年的胡金铨,
正携剧组众人远赴韩国。
他同时套拍了《山中传奇》和《空山灵雨》。
这一前一后两部作品,相继成为了胡金铨电影生涯的重要代表作。
在豆瓣上,
《山中传奇》8.2分。
而《空山灵雨》则有8.4分。
《空山灵雨》以盗宝为题材,
讲述了一个与佛学有关的武侠故事。
片中名刹三宝寺的住持智严法师知道自己即将圆寂,
便请来文安居士、王将军及物外法师,共商住持继位对策,
但谁曾想到,
居士和将军二位早对寺中玄奘的手稿觊觎已久。
与此同时,
僧人惠文、惠通二位弟子早已对住持之位虎视眈眈,
而危险流犯邱明也恰巧来此剃度。
一时间,三宝寺内的众人展开了一系列对宝物、权利的巧取豪夺。
结构上,
《空山灵雨》多方人马汇聚一处的故事主线与《龙门客栈》有着颇多相似。
但影片一开场便已注定与众不同。
拉开电影序幕的十分钟,对白寥寥,
画面只有文安、白狐和金锁的沉默而行。
但充分表现出了本片言近但旨远的意境。
还有白狐、金锁二人至藏经阁偷盗经书一段,
他们一边在亭台楼阁之间疾速穿行,一边躲避僧人。
虽然没有拳脚上的打斗,肢体上的过招,
却反而有种大战面临一触即发的压迫力。
这种自静入动的基调也贯穿于全片。
使夺宝之动与论佛之静间显得错落有致,
赋予了这个老套古旧的故事以新鲜感。
除此之外,
胡金铨在标志性的京剧节拍之上,
依然把动作场面调度得章法有序。
譬如白狐、金锁和张诫过招一幕,
演员翻腾的轻灵与有致的剪接节奏和巧妙的内部调度相结合,
把舞蹈和武术,电影与舞台的结合推至极致。
结尾,文安与白狐外逃,
物外法师的侍女们从天而降,用彩绳将白狐重重围住。
虽然此处给予观众的感官刺激不如《大醉侠》和《新龙门客栈》那般直接且强烈,
但动作及造型之美,充分描摹出了佛法教化之意。
胡金铨以武入哲的思想,俨然已臻化境。
早年的胡金铨曾在印刷厂校对《佛经》。
这段经历,对于他的电影创作有着不小的影响。
所以其作品并不乏以儒释道的观点。
譬如《侠女》结尾,
圆惠大师被锦衣卫刺伤之后,
腹中流出金血,旋即涅槃重生。
而《空山灵雨》的精妙,
在于诠释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理。
譬如居士与将军人前道貌岸然,背地里却蝇营狗苟。
惠通和惠文,满口佛法禅思,
但面对红尘俗世却心神不定,犹如跳梁小丑。
胡金铨在经营佛法的高深境界中,
也没有忘了对世俗人心细腻的观察、把握、讽刺和记录,
这也让胡金铨把文人武侠带入了出世的至高境界。
台湾导演蔡明亮曾这样评价胡金铨:
<>”别的武侠片里,人物总是飞檐走壁的,
只有胡金铨武侠片里的剑客是独步于寂寥的荒野之中。
有人说胡金铨选择了一条困难而孤独的电影之路。“
>而拍完《空山灵雨》,
胡金铨也像一个技艺精湛的工匠,
在打造了一件件惊世杰作之后突然遗失了自己的天赋。
他相继拍出的《大轮回》、《天下第一》,已再难攀上高峰。
受到胡金铨的影响,
门徒李安在二十年后,
拍出了让他一战成名的奥斯卡获奖作品《卧虎藏龙》。
其中竹林元素和禅意主题的运用,正取经自胡金铨。
直至这部作品,才让文人武侠片真正走向了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