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影

《搜索》:高圆圆银幕最美作品,与赵又廷上演生死之恋

《搜索》:高圆圆银幕最美作品,与赵又廷上演生死之恋

《搜索》是一个冯小刚式的时装片,但骨子里其实不然。由《搜索》看来,陈凯歌终于开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并把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体现在当代影像之中。与其说这是陈凯歌的转型,倒不如说这是他的一次精神回归。

《搜索》中叶蓝秋是一个心中本已无希望的人,但最终却又死于希望。社会的舆论压力迫使她最后绝望,杨守诚的出现给了叶蓝秋人生最后一丝希望,只可惜这希望来得太晚,彼此陪伴这最后一周便就此分开,而杨守诚在叶蓝秋死后才发现自己真正爱上了叶蓝秋。

叶蓝秋这个角色就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一个普通人遇到点憋屈的事儿,撒个泼儿,这事也常见,但我们不能以此就判定一个人的好坏。以一点波及一面,然后给每个人划阶级,小三、富二代就一定是坏人?将穷人划成工农兵,将富人划成帝富反坏右,这种简单粗暴的划分方式正是文革遗毒,我不想提文革,但这跟文革在本质上没多大区别。每一个人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犯错的人进行道德批判。“让座事件”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道德绑架事例。陈凯歌以这种最习以为常的小事来向我们说明道德的可怕。

中国人喜欢作表面文章,而“道德”正是国人粉饰得最为亮丽的一面墙。由于政府的宣传,国人终于也开始让座了,而让座正可以体现本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以此就可以说明我们的精神文明明显提高了。而让座,不但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道德标榜,亦可成为个人的道德指标。但通过让座这样的事来让道德衡量变得标签化,简单化,但闯红灯的现在仍照闯,随地吐痰的还不是照吐,大声喧哗随便扰民的也没见减少,可只有一样,大家都开始让座了。就像可笑的应试教育一样,“让座”是一道“道德”必考题,你答对了就是好学生,就有道德,没答对,当然就没道德。如果以“让座”当做试题,我们国人的道德成绩确实是提高了,可为什么老人摔倒却还是不扶呢?

道德是个中性词,一个人缺德造成不了太大的社会危害,这关乎人性,当国民普遍没有人性的情况下,你们淫媒还整天搞些感动中国之类的道德圣人来感化众生。我们先别作一个有道德的人,最基础的,我们先找回人性,别老在那儿人吃人还满口的仁义道德就行了。

于是我们将让座当成了一件必修课,这亦成为我们伪装自己丑恶的红布,道德不是法律,我们可以用法律约束人,但用道德来约束人就是最大的暴力。于是我们看到过去的人们,自以为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便可以打骂老师,便可丧失人性地划清界线,纵而杀人放火。于是影片中的老人在坐不到座位时说出了一句毫无道理的话“就算这个座儿呀,我让给这位姑娘了。”这座儿本来就不是您的,大家同样买票上车,没有法律规定不让座就犯了法了,可这位老人当真就以为自己坐不到座位天理难容了。车上的所有人把道德当作法律来规范一个人的行为,扩大到整个社会群体,于是道德和礼教也就成为了杀人的工具。

陈凯歌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影片中插了一段“老人摔倒”的社会新闻。但并没有深入下去,陈若兮的一句“总之,老人摔倒了,还是要扶的”说得牵强而无奈。影片中关于道德的讨论也是点到即止,而整部影片牵扯出太多值得讨论的问题,但陈凯歌无法给出答案。不是陈凯歌野心太大,什么都想讲,而是这个故事本身就有太多供我们联想和讨论的地方。

陈凯歌的野心仍然太大,一部电影终究容纳不下他对网络时代的社会思考。而影片中过多的感情纠葛致使“搜索”这个主题在道德层面的思考流于表面。影片完全可以像《楚门的世界》一样,将情节及人物简单处理,让影片的主题更为丰满,而陈凯歌的简单化处理又完全用在了人物标签化上。影片批判道德绑架,却将莫小渝等一干人物脸谱化,致使观众对此类人物感到厌恶,由此不自觉地犯了道德绑架的错误。

汤姆·哈迪将参演《主战派》扮演海豹突击队员

上一篇

汤姆·哈迪将参演《主战派》扮演海豹突击队员 汤姆·哈迪将参演《主战派》扮演海豹突击队员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下一篇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