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六月,内地影市接连迎来几部好莱坞大片,包括好评如潮的DC翻身之作《神奇女侠》,口碑掉渣的环球怪物宇宙《新木乃伊》,以及刚上映几天的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契约》。
这三部影片中,论口碑和票房走向,《异形:契约》有意思:专业评分比观众评分高不少(与北美的状况一致),首映三天票房逐日走低。为什么在影评界赞不绝口的这部惊悚片,大众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强?这一次,大概是影评人们看到众多漏洞背后的宏大设定以及整个系列的深远魅力,而普通观众早就被那些个漏洞给蠢哭了,理解其深刻含义则无从谈起———你说到底是影评人们更宽容呢,还是普通观众更直接?
现象
专业评分高于观众评分,到底谁更宽容?
截至昨日16点,该片在中国内地斩获综合票房2.08亿,猫眼专业评分高达8.0,观众评分仅得6.8。它在首映三天的票房走向是这样的:周五上片第一天分账票房6400万,第二天6600万,第三天得4752万。翻看近期上映的《神奇女侠》的评分,专业评分6.7,观众评分8.6,头三天票房走势:周五上片,第一天6953万、第二天9699万、第三天7746万。据观察,在众多商业片中,专业评分往往低于观众评分,上映头三天的票房,周日的票房多半会高于周五。而《异形:契约》呈现出相反的态势,值得玩味。再看外媒,“烂番茄”新鲜度71%,爆米花指数仅60%,可见这片子迷倒的还是影评人、资深影迷为主啊。逛了一下给这部片评分最高的豆瓣,发现大家并不是只赞不弹,但是一边弹一边给五分的评论并不少见。而赞的评论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评论本片拍得怎么样,而是在讲雷老构建的整个黑暗宇宙有多么的fascinating。影评人们在表示赞扬时,大都在钦佩雷老大造的黑暗科幻宇宙。而普通观众哪里会想太多,不够爽不够惊悚不够好看,就低分了啊。
至于票房走向,除了未能在大众范围内形成强势的口碑,它的惊悚类型也限制了在更大受众范围内的抢钱能力———胆小的女青年、带孩子的观众显然不会为它掏钱的。
现象
删减:被砍6分钟,看不见异形的正面特写
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一部惊悚片不够惊悚,是比较严重的———然而从咱们没有分级制的现状考虑,删掉部分镜头又是有必要的。《异形:契约》的中国内地版本被删减掉6分钟。
这六分钟里有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异形的正面重口味镜头。部分镜头被删减,虽然并不影响对情节发展的理解,但的确会稍稍扰乱节奏。通过前面情景的铺垫,情节、配乐等元素也都准备好了,观众已经做好准备了,胆子小一点都已经缩起肩、把手放在眼前准备随时遮住了———都知道后面会出现惊悚的场面了。然而,并!没!有!下一秒,就到了下一个场景,告诉你刚刚那个人已经挂了。
比如在大卫带着众船员到遗址避难后,女性船员Rosenthal独自在清理伤口,此时之前诞生的N eom orph出现在她身边。如果此时你等着看异形忽然扑上来,来一场残忍血腥的厮杀,那你必定会失望,因为镜头立马切断,配以一声惨烈的尖叫,紧张感戛然而止。在原版中,她可是直接被砍头了!如果说这场戏太血腥,砍了活该,那么连异形蹲在飞船上的特写也被删掉,就有点可惜了。
现象
作死:行为细节不够讲究,人就显得太蠢了
看过《普罗米修斯》的影迷会记得,普罗米修斯号降落过程中,对星球大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得出要穿戴好装备才能外出行走的结论,然后众人佩戴好装备才开始考察任务。而在《异形:契约》中,大气成分是在差不多到了大家要出发的时候才被提到,而且仅仅提到各种成分是多少,并未讲到适合直接外星行走与否。而在原版小说当中,有具体提到沃尔特对整个星球进行了分析,认为并无有害物质,可以不佩戴防护装备而直接进行外星行走。再比如,新上任的船长Oram除了做出一个异常冒险、把所有人陷入绝境的决定之外,他的命运走向也让人难以怜惜:那个行为诡异的家伙告诉你抱脸虫的卵足够安全,你就真的探头去看啊?!
如此不严谨不似雷老的作风。根据对他本人的采访花絮,北美公映版也比他制作的第一版要短上不少。这更让人期待导演剪辑版能弥补对一些行为细节的铺垫。
此外,《异形:契约》有一段名为《最后的晚餐》的预告片,这和公映版当众出现的船员合照有关。这段预告片时长四分二十五秒,清晰地交代出众船员彼此之间的关系———多对情侣,包括一对男同性恋。预告片还对不同船员的性格特点有一定的描绘,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对新船长Oram的介绍。通过《最后的晚餐》可以知道,他虽然是副船长,但总是被忽视。船长生病的时候,代替船长发言的不是他,而是船长的妻子。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正片中O ram那么敏感,无缘无故地生气,为什么那么迫切地想要探索新星球———不被信服,想要树立威信。然而,这些片段在正片中完全被略过,以至于没看过这段预告片的观众,对逐一挂掉的船员少了很多情感投入。
相比之下,《普罗米修斯》几乎每位船员都有很强的个人特征。而在《异形:契约》当中,船上各人还没跟观众建立起情感的勾连,就一个个领了便当,而女主,比起《普》中的伊丽莎白。肖更是弱了不少,更别说正传中的雷普利了。
说到这里,大概有粉丝要跳出来反驳:惊悚片发展了这么久,吓人的手法不都是那些么———危险总是在最放松的时刻出现(洗澡、洗脸、休息)、噩运都是因为太好奇,而在这版异形已经是集各种催吐能力于一身的了,你还想怎样?而且这一部的异形,吓人只是它的表面,探讨人类在冷酷的将来尘埃般的命运,才是它的深刻内核。可是剧中人物的“作死”和构建缺位,会直接让观众出戏,对整个事件起因的质疑,会直接导致对深刻内涵的领悟无能啊。
大多数时候,普通观众都比较宽容,但有时候又是挺严苛的。
撰文:小5、小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