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A Better Tomorrow.1986)
这部戏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严格来说这不是一部黑帮片,因为帮派的的背景在影片中几乎没有提及,反而一个由周润发饰演的小人物——“Mark哥”,也叫“小马哥”,简直可以说是80、90后的人生偶像没有之一了!
(“用美金点烟”是Mark哥的经典形象)
喜欢Mark哥的原因很简单:他不仅风流倜傥,而且能经受的起“大起大落”,是一个活生生的大英雄!
(曾经的大哥被打断了腿)
在“Mark”哥之前的江湖人物,形象都很偏平。要不就是非常古板的、传统的侠义之士;要不就是十分奸诈、狡猾的奸邪之人,可是“Mark哥”就是一个非典型人物,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我只是要争一口气!这句话让多少人充满了斗志?!
这里说一个冷知识:当年这部片由于是吴宇森编剧并导演的(吴宇森师承张彻),并且有请狄龙出演,都是台湾比较出名的影视圈人士,考虑到可能有一定的台湾市场,所以有粤语版以及普语版“双语”DVD出售。结果台湾没卖多少,盗版倒是迅速流入大陆,在内地一炮而红!因为普语版的翻译的名称为“小马哥”,所以“小马哥”一名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贾樟柯作品《三峡好人》中,一位远在重庆奉节的无业青年也知道并模仿“小马哥”)
以这部片为契机,香港黑帮片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2、“赌神”
(赌神.God of Gamblers.1989)
说起《赌神》,永盛电影公司(向氏兄弟经营的第一家电影公司)当时推出这部片子的时候应该是完全没想到竟然会这么红火的。结果《赌神》一出,立刻以港币$37,058,686.00的成绩刷新了香港票房纪录,成为当年年度票房冠军!直到那个时候,一伙人才都醒了:原来观众都爱看黑社会里的破事啊(注意是破事,不完全是杀人放火,普通人更爱看黑社会吃喝嫖赌)!要知道在这之前,电影业中的涉黑人员都还在拍一大堆成本低廉、恶俗下流的搞笑片子洗钱;格调高点的就把女演员脱光,拍三级片、《龙虎豹》或者“四仔”捞钱,谁都没想到原来自己的生活别人是更爱看的啊!就拿王晶导演为例,拍《赌神》之前一直在拍什么《精装追女仔》,结果《赌神》成功了,女仔也就不追了,赚钱还是比“沟女“更重要哈~~~
“赌”作为“黄赌毒”中比较合家欢的一种题材,其成功主要应该归结于这个题材大人小孩老人都能齐聚一堂观赏,无伤大雅。受众面广了,票房也自然高了,算是误打误撞的一次偶然成功吧。
(賭聖.All for the Winner.1990)
顺带说一句,“双周一龙”中的周星驰其实也是乘着《赌神》系列的快车一炮而红的。星爷虽然是李修贤带进门的,但是一直都是演些黑帮江湖小弟这些戏路都不太“对口”的角色,并不是很火。后来这部由吴思远、刘镇伟和周星驰联合创作的低成本速成(据传13天拍完)影片《赌圣》出来以后,只上映28天,票房竟出乎意料高达41,326,156港元,又大破当时香港票房纪录,从此星仔变星爷,捧出了个“无厘头”鼻祖也算是“黑社会”题材对香港电影的又一贡献吧。
3、“古惑仔”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Young and Dangerous.1996)
这部96年的片子想必也不用多介绍,引领了一代风潮的时尚劲片,笔者都记不清当时有多少小伙伴整天吵着要加入“洪兴”帮,“东星”帮的,还有穿着打扮也都模仿着片中角色。其中刘伟强导演的6部为古惑仔的正统续作(不是刘伟强的看起来就不过瘾!我个人强烈推荐第一部!),分别为:
1、《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2、《古惑仔之猛龙过江》
3、《古惑仔之只手遮天》
4、《古惑仔之战无不胜》
5、《古惑仔之龙争虎斗》
6、《古惑仔之胜者为王》
后面还出了很多续作和番外,不过那些就太多了,根本数不胜数,影片质量也参差不齐,都想蹭着《古惑仔》的快车捞一笔(跟当年《赌神》系列一样)。每个人都对《古惑仔》有着不同的解读,我也不多做评论了。就是比较想展示一张照片:
现在看回这张照片真的无法言喻,不知道怎么说好,可能成为了很多当时还是“少年”,如今已是“老爷们”的一些美好回忆,但也可能真的害了有些人的一生。
还有一部电影:
(九龙冰室.Goodbye Mr. Cool.2001)
看过《古惑仔》系列后必看的就是这部,血雨腥风后的沉稳,据说郑伊健自我感觉拍太多《古惑仔》,毁了太多少年前程的“赎罪”之作,大家自行感受吧。
4、“香港制造”
(香港制造.Made in Hong Kong.1997)
在那个拍电影赚钱赚到手软的年代,独立电影《香港制造》无疑是一个异类:没有金钱美女,没有兄弟义气,有的只是生活。导演陈果用一个普通混混的经历,展现了香港繁华角落的风貌,这么一部特殊的“黑社会”题材电影,虽然内地观众可能不甚熟悉,但真的值得一看。除了《香港制造》,如《细路祥》、《香港游个荷里活》和《榴莲飘飘》等片子也多少跟“黑社会”题材沾边,但都又不局限于黑社会这个题材,总之这类片子跟“黑社会”没什么关系,不好看,也不容易看,但是对红极一时的黑帮片给整个香港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有反思作用,甚至连带一些“97回归”中导演的所思所想。喜欢电影的人可以沉下心来研究研究,纯粹想看看电影取乐就别搞这种东西了。
5、“无间道”
(無間道.Infernal Affairs.2002)
这部片子根本就没得说了,承载着太多荣誉:“香港电影救市之作”、“内地电影审查制度放宽以来第一部引进的港产黑帮片”、“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由香港电影《无间道》改编的电影《无间行者》获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等等...
其实在这之前,也就是1997年香港回归到2002年之间,由于很多特殊的原因,香港电影萎缩严重,几乎全要穷死了!全靠《无间道》才打了一剂强心针!我只能说,“黑社会”题材又救了香港电影一命。(刘伟强也是叼,又整了部黑帮片搞钱,不过这次有麦兆辉、庄文强编剧,片子在内涵上有了很大提升,就《无间道》这个片名逼格跟《古惑仔》已经不是一个层次啦。刘伟强拍些火爆场面,麦和庄再注入些思想主题,真是佳片,比同时期大陆的《英雄》好很多了。)
6、“黑社会”
(黑社會.Election.2005)
时间到了2005年,这个时候香港回归已经好一段时间,香港电影业内基本“风平浪静”,至少没人拿枪逼着谁谁谁拍戏、演戏或者拍“咸片”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大导演杜琪峰终于牟足了劲,试着榨干最后一滴“黑社会”题材的精华,终于促成了《黑社会》的出炉,也算是给了“黑社会”题材之于香港电影一个完美句号了。
《黑社会》介绍了很多香港黑帮的规矩:
(洪门“入会纸”,相当于如今的契约)
(反手持香的手势)
其实“香港电影”这个招牌被捧到这么高的位置,跟这些黑帮的关系不是太大,反而跟大陆地区80、90一代老青年们的推崇脱不了干系。实际电影作为价格低廉的大众娱乐消费项目,也就是工作之余、茶余饭后才看来玩玩的东西,虽然香港电影也带给香港人(尤其青少年)很深的影响,可影响中更多有的是消遣和调侃,而不是像内地一样多是憧憬与模仿。各位翻翻自己的脑袋,想想自己早年印象中记忆最深刻的香港电影是什么内容?我总结了一下,内容铁定就跟这八个字有关:吸毒嫖赌、打打杀杀。这不正是黑社会的典型生活方式吗?“不如参加黑社会,还有美女陪着睡”等充满童趣的儿歌可曾记得?出处根本就是从香港电影里来的嘛。在90年代后出产的香港电影中,“黑社会”元素就是港产片的一个金子大招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