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石睿)“一线卫视综艺节目收视下行,新生产的综艺平均收视水平和两年前相比出现滑坡。”5月17日,爱奇艺销售副总裁陈潇在2017年中国网络视频年度高峰论坛上透露。
陈潇分析,大量综艺播出,观众关注度不像以前那么集中,即便投入增大,单体收视观众依然降低;同时大量的生产要素重复使用,而“明星带来的边际效应都是下降的”。他认为,很难再出现当年万人空巷在网上看同一个内容的现象了。
陈潇认为,综艺市场进入了“后爆款时代”,面临着产量过剩、成本攀升、创作乏力、收视率下滑、商业模式单一等困境。破解综艺困境的途径在于内容创新以及变现方式多元化。
陈潇介绍,2012年《中国好声音》开启了综艺市场的繁荣时代,此后出现了非常多“现象级”综艺作品。其中,2014-2016年是综艺市场的“黄金年代”,从数量上看,2014年市场上大概有100款左右的综艺产品,2016年这个数字是400款左右,2017年综艺数量的增长率依然不会低于25%-30%,“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产量”。
“市场存在产量过剩。”陈潇认为,假设市场上有500-600款综艺节目,一年只有365天,意味着观众每天都可以看一个新的综艺节目,但观众的时间是有限的,节目数量“超出了观众和用户所能接受的时间”。
综艺节目成本却在直线升高。陈潇透露,目前综艺节目成本相较2014年提高了三倍左右,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明星成本上升,带来相关产业链整体成本的上升”。
陈潇分析,2017年综艺节目成本增长不会放缓,“因为有大量的数量堆砌,生产要素却不充足,必然导致成本上升”。
陈潇指出,在综艺产量大增、播出效果又很难评估的现状下,广告投放避险情绪非常重,所以会依赖一些有大明星、大制作、大平台的综艺产品,这样的趋势显然对于创作是不利的。
目前来看,综艺产品的商业模式较为单一、传统。陈潇介绍,一个综艺项目的财务回报,90%以上可能来自于广告收入。现在,整体广告市场实际是下行的,同时综艺成本又是上升的,出现了“正负之下无法支撑的情况”。
陈潇建议,综艺市场应该加强内容创新,“如果制作一个音乐选秀,说要做中国好声音第二,这个是没有广告价值的,因为没有人需要第二”;同时,内容创新必须符合用户习惯,符合观众审美的变化。
综艺节目也需要实现更多元化的变现,比如游戏、衍生品、电商、发行以及产业链其他细分领域的收入。陈潇举例称,现在一线综艺衍生品收入占比大概在10%左右,影视作品衍生收入大概在25%左右,成熟IP(知识产权)衍生收入至少占播出收入的35%。“一个具备一定的穿透力、有非常强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的综艺,衍生收入占比至少还有25%的空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