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由艾德里安·布洛迪主演的电影,可能并没有人知道,但看过“布达佩斯大饭店”和“冯小刚导演的”1942“的人,应该对他有印象,天生的艺术气息,瘦削,高挑,含蓄沉静,眼神迷离,加之略显沉重和疲惫的笑容,让他经常饰演一些阴郁,复杂的角色。今天要讲的便是由他主演的剧情片“超脱”。
故事情节本身并不复杂,艾德里安饰演的代课教师亨利,到一所落魄社区学校代课,与问题学生,与学校困境,发生的一系列“琐事”。和其他青春校园剧不一样的是,导演将镜头对准了这所学校所有人阴郁的一面,就连亨利自己也极力避免和学生或者是自己的同事产生什么"情感交流",做一个生活的局外人。这部片子从头到尾充斥着生活中让人备受煎熬的一面,而亨利却也始终保持着感情的克制,以自己的方式给身边一个脆弱的灵魂一点关爱,一个拥抱,但却不得善终。他帮助女学生,她误以为是爱情,选择自杀;他帮助街头卖春少女,她不洁身自好,将生意带回了自己的家中;帮助“爷爷”生存下去,却也摆脱不了离开的宿命。全片亨利只有两次情绪失控,失控是对事情无能为力的宣泄,其实亨利自己也是一个需要被搭救的人,他的脱离感,并不是凭空而来。
影片穿插一个镜头:小亨利手握一盘磁带,将它藏在衣服里。
亨利回避了事实。外公猥亵了母亲,并且生了亨利。这实在太残忍了!就算观影过后,相信外公和亨利仅仅是因为亲情才有的角色安排,那也已经很残忍了。
童年起源,奠定了一人长大之后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亨利的苍白无力,一开始就被注定了。影片开头直接引用了加缪《局外人》中的一句话——“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
超脱”是伴随无奈而滋生的一种消极和悲观心态,对万事万物都冷漠,精神上的体会远远凌驾于感官和肉体之上,封闭自己。
如果说童年起源是第一次的人格塑造,那么青春期的探索就是第二次。当我们20多岁的时候才会发现,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死亡,都是在对前两次的塑造,也就是说命运,反抗和努力。我们穷尽一生的追求和美好向往,都是对自我命运的挣脱,都是为了改变生活,为了尽可能的超脱那个作为人的宿命。虽然大部分人到最后就像亨利所说的那样“我不在这,我就是一个躯壳”
这部片子表达的悲伤让人绝望,人是一个奇怪的物种,每个人都需要表达悲伤,但悲伤倾诉的尺度,对别人悲伤的理解程度,却又有内心的红线。你绝不能比我悲伤,不然我的悲伤显得幼稚而毫无意义,我不能过于悲伤,让别人觉得我需要被怜悯,而被怜悯又是可耻的。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选择超脱。
Within the view of melancholy House of Usher
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
I know not how it was
我未曾目睹它过往的模样
But with the first glimpse of the building, a sense of insufferable gloom pervaded my spirit
但仅凭方才的一瞥,某种难以忍受的阴郁便浸透了我的内心
I looked upon the scene before me the simple landscape features of the domain
我望着宅邸周围稀疏的景物
Upon the bleak walls,upon the white trunks of decayed trees
围墙荒芜,衰败的树遍体透着白色
With the utter depression souls
我的灵魂失语了
There was an iciness
我的心在冷却
A sinking.
下沉
A sickening of the heart
显出疲软的病态
节选自《厄舍府的倒塌》
有关于超脱,孤独,悲伤的描述,有太多已有的描述,这本身也是一件值得悲伤的事情。
艾德里安·布洛迪的演绎十分精准,不仅得赖于他的皮相,也得益于他对这个角色的理解,他在“金刚”没有出彩的表演,让他明白了,专注钻研一个类型角色的重要性。在说回他忧郁的气质,我时常在想,如果将他放入一个喜剧电影中当男主角,会不会像《喜剧之王》中的周星驰?《出门的世界》中的金凯瑞?算了,这些都不重要,他已经是金像奖最年轻的影帝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