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唠唠:话剧和演员的关系。
之所以谈这个话题,是因为早晨在地铁上看见一条新闻:王晶的《澳门风云4》将重出江湖。
据我所知,不少人已经把王晶的电影列入“看看就算了”的名单。
为什么大家对王晶这么不友好?因为他近些年拍的电影只图票房,剧情走肾不走心。
那为什么剧本烂,我们还是愿意买单呢?因为有影帝影后们挑大梁。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我们选择它的第一标准往往是演员阵容。
在演艺界,除了头衔能证明演员是否优秀,还有一种赞赏叫做:他是一个好话剧演员。
因为话剧的舞台直面观众,演出过程不能NG,所有台词、表情、肢体动作必须一气呵成,哪怕中途出错,也要懂得随机应变。
所有演员一旦上场,就脱离了现实世界,他们要融入角色即兴发挥,带给观众近在咫尺的感动。
这就是话剧演员的魅力。
— — —
话剧在今天的中国,还是一种纯粹的存在,最直接的原因是:话剧没那么吸金。
从片酬看:IP大戏请当红明星,一集片酬几十万不等(详戳→他们配得上“天价片酬”吗?一部剧的收入顶普通人一辈子工资),然而在话剧舞台上,一场只能拿到千余元。
和现在的流量担当、鲜花鲜肉相比,话剧出身的演员可以说是业界良心,举几个栗子。
陈道明
前几天范冰冰晒出了自己拍戏受伤的照片,李晨转发称:心痛我冰。
网友也纷纷关心范爷的伤势,那么大一块淤青看着就疼。
就在大家觉着“范爷真是个敬业爱岗的好同志”时,一组陈道明接受采访的截图亮了。
陈道明把演员和清洁工作比较,认为两者都是职业,清洁工不会抱怨天没黑就要起床,演员也不应该把自己本该吃的苦当做“敬业”。
陈道明出道36年,显然他并没有特指某位明星,他只是保持着自己特立独行的原则,看不惯圈内乱象想要及时指正罢了。
如果是别的演员这样侃侃而谈,肯定会有人不服,但陈道明上怼金主,下怼导演,却没人回怼他。
因为他首先对自己要求高,其次才去要求别人,也就是说,陈道明足够优秀。
话剧界至今为止的最高票房《喜剧的忧伤》,由他创下,京沪每场巡演都座无虚席。
《喜剧的忧伤》改编自日本剧本《笑的大学》,英国《泰晤士报》称该剧为“当今世界上最高级的喜剧”。
2013年末陈道明曾因高烧不退,被迫取消当天的话剧演出《喜剧的忧伤》。
原本他想支撑着上台,但无奈被诊断出患了大叶性肺炎,只能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不断向观众鞠躬致歉。
道歉后陈道明目送观众离场,随后被120急救车载去医院。
这就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只要有一点点力气我都会坚持下去”。
陈道明的工作态度被张艺谋称为“教科书”,他塑造的人物形象个个烙印鲜明,康熙在他的诠释下威严到了骨子里。
一段五分钟的独白被剧迷们奉为经典,我看了N多遍。
建议大家搜搜看,那才叫戏霸!整段台词收放自如,气势磅礴。
陈道明还有一部剧也很牛——《围城》。
1990年的老剧,至今难以超越。
《围城》在播出后,钱钟书甚至给陈道明写了封信,说陈道明让他看见了一个活的方鸿渐。
优秀的话剧演员是不是很靠谱?
冯远征
相信大家看到“冯远征”的第一反应都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尼玛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啊。。。。
狰狞表情360°无死角,容嬷嬷也甘拜下风 ↓
大耳刮子扇的pia pia响,连截图都自带旋风(bgm: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嘿!),经常在家暴新闻上看见这张配图 ↓
其实冯远征不仅演活了安嘉和,在《非诚勿扰》里,他还演过娘娘腔,为LGBT人群正名。
《天下无贼》里,他戴着蓝猫面具跟范伟一起抢劫,看过的人都背得出这段台词:
“不许笑,我们这打劫呢!IC、IP、IQ卡,通通告诉我密码!”
冯远征之所以演什么像什么,和他扎实的话剧功底有分不开的关系。
《茶馆》、《天下第一楼》、《风雪夜归人》,他出演过很多知名话剧。
回忆起上学时光,冯远征说他当时每天6年开始练晨功,一小时形体,一小时台词,老师林连昆以身作则带着他们练,日日年年,基本功就是这么磨出来的。
百花奖、金鸡奖、白玉兰奖、文华奖,冯远征入木三分的演技获得广泛认可。
谈到最近热议的“天价片酬”,冯远征的观点很独特:
<>天价片酬不应怪演员,该怪的是制片方。制片方觉得片酬高可以不用这些演员,高片酬的关键是有人愿意给。至于演技差的问题,一些只靠颜值和粉丝热度的“小鲜肉”大“IP”是走不远的。
>生活中的冯远征平易近人,他没有给“小鲜肉”这个集体贴上“名不副实”的标签,反而指出了被人忽略的制片方责任。
So,再看见冯远征大家别吓到哆嗦了,他真的不是安嘉和。
濮存昕
濮存昕最近火了一把,因为很多人非常喜欢由他朗读的,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节选。
濮存昕明明是一个演员,但大家对于他的印象往往停驻在艾滋病宣传大使上。
他是中国第一位艾滋病宣传大使,在他从事这项工作期间,每年都有大强度大范围的宣传活动。
濮存昕的另一个身份是人艺副院长,大概因为身居政职事务繁忙,所以他的作品很少。
因此他也向上头多次申请卸任,终于在今年3月请辞成功,彻底回归了演艺圈。
今年64岁的濮存昕,曾演过话剧《哈姆雷特》《茶馆》《风月无边》等。
此次卸任后他也活跃在话剧前线,一直在排练《李白》。
《最爱》是他的作品中,我最钟意的。
濮存昕一改往日谆谆善诱的和蔼模样,带着龅牙扮成了一位霸气外露的“恶人”,
实在是一部不能错过的好电影。
其实话剧出身的演员有很多,往近了说,刘烨、胡军、郭京飞都是 ~
往远点说,卷福,抖森,国外很多大咖都有出演话剧的经验。
不能说“不会演话剧的不是好演员”,只是从整体来看,话剧出身的演员的确技艺更加精良。
这也是现今很多演员会“回炉重造”,选择出国进修的理由,因为他们需要补上这门错过的基本功。
传说演艺界有一条鄙视链:演话剧的鄙视演电影的,演电影的鄙视演电视剧的。
我知道这种说法毫无意义,因为艺术无贵贱,没人能给“好”下一个定义。但从库里肖夫效应(文末有彩蛋)看:
影视剧是导演的艺术,话剧是演员的天堂。
话剧演员付出了很多,然而中国的话剧市场却不是很乐观,观看人群少,宣传力度小,让许多人错过了一幕幕精湛的表演。
希望各位小伙伴们别错过话剧这门艺术,抽空买张票,犒劳一下自己吧。
— — —
库里肖夫效应:
把一张相同的面部特写(比如A)和三个不同的镜头结合,
A 一张桌上摆了一盘汤的镜头;
A 一个棺材里面躺着一个女尸的镜头;
A 小女孩在玩着一个滑稽的玩具狗熊。
之后给不知道这个秘密的观众看这三组镜头,观众表示,他们看到的面部特写是三种不同的表情。
以此说明剪辑对电影的重要性(详情大家百度,我说的可能有差错啦,见谅!)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