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类电影,小编真的很佩服导演和编剧的水平。因为这类电影,你看第一遍的时候,是一个故事,等你再看第二遍的时候,又仿佛是另一个故事。就好像是看了两部不同的电影。
《黑客帝国》无疑就是这类电影的代表。小编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还小,仅仅感觉这只是个特效酷炫,主角喜欢慢动作装逼的科幻片。
但后来长大了,再看第二遍,才发现这部电影简直如同一部包含了各种隐喻的哲学思辨录。等再看第三遍,又觉得自己在第一遍里,对剧情整体走向的认识简直完全错了。
《黑客帝国》是沃卓斯基兄弟,或者姐弟,或者姐妹......的代表作。在人工智能已经愈发普及的今天,这部电影观念之超前无疑让我们在今天,再次回顾它时依然惊叹不已。
尤其当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这些词汇我们越来越不陌生的时候,电影里塑造的可怕未来,让小编也不免有些杞人忧天。
小编之前介绍过,两亿投资的《泰坦尼克号》正式开启了好莱坞的“巨片时代”。而《黑客帝国》在投资上,虽然没有多达两亿,但也多达一亿五千万。
这些钱,不像国内的电影投资,大头都砸在了演员片酬上,而是实打实的花在了电影的制作上。
比如,片中那场令人叹为观止的高速公路追车戏。由于实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有末日感觉的高速公路,于是沃卓斯基姐妹一拍桌子,自己花4000万美元造了一段一英里半的高速公路。
当然,最初沃卓斯基给华纳报上去的预算是8000万,但是华纳只愿给1000万,于是沃卓斯基拿这1000万拍了下图这十分钟的画面。而这十分钟,彻底征服了华纳。
此外,为了省钱,沃卓斯基姐妹还拉了许多赞助,比如著名的通用汽车公司。
这家公司给他们赞助了300辆凯迪拉克,包括当时尚未上市的两款最新车型,而这300辆凯迪拉克,在电影里全被砸烂了。
不过,除了这些烧钱的大场面外,其他地方则能省则省,比如尼奥拉风的皮衣其实是三美元一件的羊毛混纺,而崔妮蒂那件则是用便宜的聚乙烯做的。
沃卓斯基姐妹沉迷于将故事变得复杂,并引发观众争议。自己又死傲娇不肯公布答案,所以关于黑客帝国的解读有很多,但至今没有什么确凿的定论。
《黑客帝国》第一部的剧情十分简单,观众很容易意识到,在矩阵外的人是自由的,是正义的,而在矩阵内的则是想要控制人类的机器人,以及被当做能源电池的傀儡人类。
故事看起来很简单,后面的走向似乎也该是自由人类与机器世界的对决。但事实上,如果剧情仅仅只是这么简单的话,《黑客帝国》就不会是一部让它的粉丝绞尽脑汁讨论了将近二十年的神作了。
先给大家放上导演拉里(拉娜)·沃卓斯基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肯·威尔伯的一次讨论中,所阐述的关于《黑客帝国》的大致观点。
拉里·沃卓斯基在采访中,提到的一个重要的论点就是:
我们从来不会真正了解一个事物,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只是因为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这一观点,在小编看来,与中国的“指鹿为马”异曲同工。当一群人将面前的鹿当作马时,后来者会不会想当然的将那只鹿就以为成了马?
类比到电影里,当一群人告诉尼奥,他们是逃出矩阵的自由人,矩阵里的机器人都是邪恶的。尼奥在经历了思想斗争后,便选择受了这个设定。
这个设定又真的就是事实了吗?
《黑客帝国》其实存在着三个世界,即人类世界锡安,机器世界,以及机器世界创造的矩阵。
对于这三个世界,肯·威尔伯提出了一个观点,即这三者其实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并最终走向融合的。
其中, 人类世界象征身体,矩阵世界象征思想,而机器世界则象征灵魂。遗憾的是,象征灵魂的机器世界却遭到了身体的攻击。
这一说法在小编看来大胆而新颖,但却并没有被当时的导演拉里否认。而结合沃卓斯基姐妹后来接连变性这一事实,搞不好肯的这一解读倒真的是沃卓斯基兄弟,姐弟,或者姐妹,想表达的。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