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前的今天
一部电影在纽约首映
那天突然刮起雪暴
但观众排出六条长龙、绵延数个街区
只为一睹此片真容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
受邀特地从华盛顿飞来
参加了这部电影的首映式
▲右一为基辛格
不出所料,它最终收获了巨大成功
并且在时间长河的冲洗中
有了不可撼动的影史经典地位
它就是
[教父]
Main Title (The Godfather Waltz)Nino Rota;Carlo Savina - The Godfather (Soundtrack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看到这张熟悉的脸,那些经典画面几乎会立马涌入脑海。
老教父碰碰胡子,嗓音沙哑地摇摇头:那个我办不到。
他手里抱着只猫,尽显冷酷之下的柔情。虽然这只猫是无意间闯入片场的神来一笔。
他也会轻轻一嗅上衣口袋插着的玫瑰,优雅至极。
马龙·白兰度演绎的老教父,每一条皱纹都是戏。
[教父]经典到什么地步?虽已过去近半个世纪,时至今日仍有大量作品在向其致敬。
今年刚刚拿下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疯狂动物城]:
[无间道]三部曲整个都是在致敬[教父]三部曲。[无间道2]全黑的开场镜头,以及之后黄秋生娓娓讲述他师兄被黑帮混混打死的往事,都和[教父]的开场如出一辙:
更不用说[教父]铁杆粉丝姜文在[一步之遥]里直接来了次cosplay大戏仿:
▲只不过手里的猫换成了兔子
▼
[教父]的成就无疑离不开
对黑帮进行了浪漫化想象的导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他将日常生活与暴力场景并置
给观者营造出一种奇妙的体验:
杀人从未如此优雅
且风轻云淡
为帮助教子拿到重要角色,老教父派人砍了好莱坞制片大佬心爱种马的头,偷偷放到其熟睡的被子里:
注意,这位大佬床头还放着一座奥斯卡小金人。马头这样的血腥元素强行插入造成的冲突与不和谐感,令人不寒而栗。
当年在拍摄这段时,不喜欢“弄虚作假”的科波拉竟用了一个真马头!他的助手发现新泽西一家狗食厂刚好要屠宰一头马,于是艺术指导挑了一头跟电影里很像的,并让厂长记得宰了把马头送过来。
后来,他们把马头和干冰放在木箱里送来,但饰演制片大佬的约翰·马利事先并不知道剧组会用一个真马头,被吓尿的他喊得更加声嘶力竭。
杀掉出卖老教父的司机保利那场戏,也极具“诗意”。克里曼沙在波浪般摆动的芦苇荡边小解:
然后切一个大远景,车内杀戮正在发生,远处是自由女神像:
杀戮过后,克里曼沙还记得妻子带油饼的嘱托,他让下手隔着保利的尸体递过油饼,眼前的血浆似乎并不存在。
那段最经典的婴儿受洗和大开杀戒平行剪辑,更是将暴力与宗教并置,这种“神圣感”可说是真正的“冰与火之歌”。
科波拉用浪漫写意的方式呈现暴力,让意大利黑手党在他镜头下显得更像普通家庭。这完全符合了大多为清教徒的美国人价值观:男人在外面腥风血雨,回家后含情脉脉。
他们固执而刻板、传统而虔诚,重视家庭、强调责任。柯里昂家族成了美国家庭最好的模板,他们能不为此如痴如醉吗?
▼
谁能想象
已被封上神坛的[教父]
当年却并不入
科波拉的法眼
▲科波拉与阿尔·帕西诺在[教父3]片场
科波拉当年自认艺术家,看不上“淘宝爆款”畅销流行小说《教父》,何况故事还是讲意大利黑手党,有损自己意大利人血统的尊严,所以他拒导此片。
▲当年科波拉已经凭[巴顿将军]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
但由于当时他的公司正面临倒闭,还欠了华纳公司30万美元的债。好友乔治·卢卡斯劝科波拉为了生存应该接下这个活儿,他才决定答应。
▲从左至右:科波拉、迈克尔·杰克逊、卢卡斯
姜君不由想到当年香港著名制片人徐枫(就是胡金铨[侠女]中侠女的饰演者)找陈凯歌拍[霸王别姬],陈凯歌同样心高气傲,看不上李碧华的原著小说,认为它就是个讲同性情感的普通故事,不屑屈就此等流行文化。
经徐枫再三劝说,陈凯歌最终答应下来。当然他又在原著基础上加入了更多对历史的思考,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不少陈凯歌个人经历的影子,由此才成就了一部伟大的[霸王别姬]。
▲徐枫(左一)与陈凯歌张国荣在戛纳拿下金棕榈
所以很多时候,艺术与商业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往往相互转化、相互成就,何必分得那么清楚?
关于[教父],更是如此。它并未讲什么艰深的哲学道理,就是简单的复仇故事,却能引起最大多数人的共鸣。虽然通俗,但谁能说这不是艺术呢?
▲麦克替父报仇,天经地义
▼
有人觉得,男人看[教父]
只不过是把自己意淫成教父
从中获取一种虚假的耍帅快感
姜君只能说
这样的看法实在太过狭隘
当然,绝大多数男人不会成为所谓“教父”。但维托·柯里昂的大气沉着和不怒自威,是男人梦想中的自己;麦克·柯里昂的变化,是每个男人成长的写照。
▲“你要像个男人!”
对姜君来说,最有代入感的还是麦克·柯里昂。他最初是个参军归来的理想主义者,不愿插手家族事务、与黑帮纠葛划清界限。
但父亲遇刺、大哥惨死、二哥懦弱的状况,让他不得不担起家族重任。而在西西里岛避风头时的新婚妻子遭到暗杀,让麦克意识到,自己无论去哪儿,都无法摆脱家族背景的影响。
凯记得麦克曾对她说,他不会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可惜,每个人最后都会成为自己父母的样子,麦克也不例外。这是一场“美国梦”的破灭,没有人可以出淤泥而不染;这也是一个男人走向成熟的历程,是理想主义落地后的重生。
▼
[教父]的开场第一句台词
是请求老教父
为女儿“主持公道”的
包纳萨拉所说:
“我相信美国。”
然后,整部电影
都在与这句话形成悖反
他以美国方式教养女儿,女儿却无法受到美国警察和法律的保护,这无疑是极为讽刺的。
在[教父2]结尾,科波拉意味深长地加入了一段麦克决定参军的往事。父亲为了让麦克不服兵役费了极大周折,但麦克却私自应征入伍一意孤行,大哥桑尼差点和他大打出手。
这说明什么?与维托·柯里昂代表的第一代意大利移民不同,麦克不愿仅仅局限在意裔的小圈子里,他想融入主流、成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
所以,他不愿染指自己家族的黑手党事务,力求“以美国方式”规划自己的一生。如同包纳萨拉不愿与黑帮扯上联系但却以失败告终,麦克的理想主义还是走向了湮灭。
麦克无法再相信美国,但他愿意在回归现实后将理想主义落地重生——他要把家族事业合法化。
姜君不由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麦克成为了“美国梦”路上的烈士。直至离世,他也未能完成心愿。
从怀抱着纯粹的理想主义,到打回现实后的坚持,直至所谓的理想完全破灭。男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部理想主义幻灭史。
常常与[教父]同时被提起的
男人必看电影
还有赛尔乔·莱翁内的[美国往事]
其实它们讲的
都是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故事
▼
几十年后,一群曾经共同玩耍、共同立志的孩子,剩下的唯有欺瞒、背叛、忏悔、赎罪。
面条曾那么深情地望着黛博拉,这样的女神似乎永远神圣而不可侵犯。
但当一切都无法挽回,得不到美好的面条选择了将它毁灭。
▲面条在车内强暴黛博拉
被强暴的,不只有黛博拉,还有他们年少时的青涩天真。男人幻灭的理想主义,再次被血淋淋展现。
不只是男人,理想主义在女人身上,可能是从小就有的公主梦,而这个公主梦也会随着阅历的增长逐渐斑驳掉落。
人们为什么愿意掏钱走进一幢漆黑的大屋子,然后共同做一场梦?因为,电影带我们重温了内心残存的理想主义,它让我们感知到,自己还活着。
这也许就是[教父]的意义吧:即使明白有些事很难做到,但就算赌上一生,也要拼力一试。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是麦克·柯里昂的美国梦,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