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大战”,这个充满科技感的词不只在电影中才有,如今在电视节目里也上演了一出好戏。1月6日晚,江苏卫视《最强大脑4》第一期节目中,备受期待的人机大战如期打响。双方经过三轮较量,最终集合了前三季脑力高手的“名人堂”轮值主席王峰以一分之差败给百度机器人小度,为电视综艺的人机首战精彩开局。《最强大脑》“人机对战”实行三局两胜赛制,精彩待续。
2016年,人工智能是热点。从Alpha Go,到“升级版”的Master,人工智能程序打败人类智慧大师的话题甚嚣尘上,甚至还连带出“人类危机”的恐慌。科技迅猛发展之势令人惊诧,人工智能在人类生活领域的功能性渗透成为趋势。
近几年,电视节目 人工智能也渐流行,机器人的作用由点缀式的“打酱油”角色慢慢转向内容核心。
荧屏涌现人工智能
综艺节目融入人工智能并非新鲜事,不论是新闻栏目中用于大数据分析、网罗海量信息的人工智能程序,还是大型晚会、综艺节目中图新图变的高精尖科技应用,荧屏对机器人的热衷以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不断深入。
央视对机器人也偏爱有加。2016年猴年春晚,大型机器人舞团首登春晚舞台为孙楠演唱的《冲向巅峰》伴舞。2017年央视综艺频道元旦特别节目《飞龙醒狮耀中华》中,640个“醒狮机器人”配合2台机器人“双胞胎”用歌舞表演《奔跑》,以压轴节目迎接新年到来。奥运会期间,央视财经频道特别节目《巴西的秘密》还用机器人娇娇充当了一位博学多才的小主持人。
除此以外,2014年,湖南卫视在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晚会上引入“萌萌哒”机器人小罗与陈伟霆斗舞,现场非常炫酷;2015年12月22日,东方卫视早新闻《看东方》栏目请来微软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播报天气,形式新颖又前卫;河北卫视正在热播的《主播爱上广场舞》在半决赛和决赛阶段加入机器人跳跳,它能通过语音识别功能分析现场观众的掌声、欢呼声的频次、频率等,为评委打分提供参考;由江苏卫视联合灿星制作打造的音乐悬疑竞猜类真人秀《蒙面唱将猜猜猜》中,机器人小V不仅可以辨音识人,“毒舌”功夫也是一流,与猜评团插科打诨为节目增添不少笑果。
一边是《最强大脑》中人类脑力大师与小度激战正酣,江苏卫视另一档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年初宣布全新改版,“人机大战”亦是最大看点。《一站到底》执行制片人赵庆阳介绍,节目自2月6日(农历大年初十)起引入人工智能答题机器人汪仔,人机比拼环节将设为常规项目。汪仔是集合搜狗公司、清华天工智能研究院及世界顶尖技术团队历时9个月,投资4000万元打造的机器人。
“机器人”的角色进化
河北卫视大型活动部导演王晶告诉《综艺报》,“《主播爱上广场舞》融入机器人是想让节目有看点,增加趣味性。”机器人跳跳在节目中的定位很清晰——身为助手,不是主咖,作为调剂品出现。
和王晶的想法类似,不少制片人在节目中加入机器人元素是出于对节目可看性的考虑。尽管电视中呈现的机器人具有语音交互、信息处理、数据分析、声音识别等多种功能,但它们更多还是娱乐化的存在,不对节目内容产生实质性影响。可以说,节目里有没有机器人关系不大,机器人不过是“锦上添花”。
《最强大脑》以及升级版《一站到底》改变了这种现象。“不同于以往节目中引入较为初级的人工智能,《最强大脑》展现的是顶尖的人类智慧与顶尖的人工智能之间的对决。”《最强大脑》制片人桑洁表示,“之前的节目更多是触到人工智能的皮毛,但没有深入和节目内容结合。”
桑洁认为,“《最强大脑》做到第三季无论从舆论还是真人秀的角度来说,已经做到一个顶峰,第四季肯定要有所突破。”当时正值Alpha Go成为社会焦点,《最强大脑》节目组决定尝试一些新玩法,便将目光锁定人工智能。
为找到适合节目的、顶尖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节目组先后与多家高科技公司接洽。彼时,经历了各种风波的百度也亟需向业界证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双方的合作一拍即合。《最强大脑》与百度为战略合作,节目组并没有为机器人小度花费过多成本。
前两期节目中,《最强大脑》选手与机器人小度围绕人脸识别和声音识别展开同场竞技,双方各下一城。可以说,《最强大脑》中的机器人真正从配角升级成主角,与节目内容深度融合。
升级版《一站到底》同样进行“人机大战”,只有成功站到最后的答题选手才能与机器人汪仔对决。每期节目中,汪仔担任最具实力的“守关者”,类似闯关游戏中的“大Boss”。
“机器人”带来制作难点
《主播爱上广场舞》中的跳跳并非第一次登上河北卫视,早在娱乐闯关类节目《大兵小将》中,河北卫视就与江苏南大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将机器人带到节目中。跳跳其实是二代升级版产品。
因之前有过合作,王晶认为节目组与科技公司的磨合较为顺畅。双方会进行大量沟通,技术人员在节目录制前到现场搭建基站,前期准备好了,录制过程就很顺利。她坦言,制作压力主要来自后期剪辑,需要将机器人延迟的反应时间剪掉,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量。
对于《最强大脑》节目组来说,筹划一场真正的人机大战,挑战非常大。桑洁说,以前录制节目,选手的状态都可以预判,但机器出了问题需要一遍遍排查,时间耗损比较大。
更重要的是,节目操作上的基础问题首要被解决。她告诉《综艺报》,筹备第四季时团队内部围绕人与机器对战到底行不行得通产生过激烈争论。毕竟在一般人眼中,人脑肯定比不过电脑。和《最强大脑》首席科学团总顾问刘嘉讨论后,节目组首先为人工智能下了定义,所谓的人工智能就是机器能代替人的思考的那一部分。某些方面,人脑和人工智能各占优势。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为节目立下了基调并找到了方向。
下一步,节目组要思考的就是目前人类脑力和人工智能可以较量的地方在哪儿。栏目组的科学团队设计挑战项目时,要同时考量公平性、竞技性、合理性三个维度。“如果让人与人工智能比记忆力、比存储量没有意义,在这些方面人类显然不具优势。要比的是机器能够代替人思考、代替人做推断的过程。在反复推演、研发之后,我们将人机比拼项目锁定在人脸识别、声音识别等人机势均力敌的项目上。”桑洁介绍,第四季名人堂选手中不乏语音和图片方面最优秀的选手,且现场比拼时会受到灯光强弱、取材角度、照片拍摄画质等各种因素影响,加上需要高层次的逻辑、推理能力,人机一战胜负尚有悬念。“其次,我们考量的标准不是速度,而是准确度。”
每个节目性质和主题不同,项目设置规则也有差别。与《最强大脑》相反,赵庆阳表示,《一站到底》中选手与机器人对战时,在知识存储量方面赢面很小,但“抢答”的速度是绝对优势,因此人与机器拼的是速度而不是准确度。
《最强大脑》首期节目中,因初次与人工智能正面较量,名人堂选手表现出怯懦和犹豫,他们这些反应都被镜头记录下来,也引发观众诸多争议。桑洁表示,节目能将之前塑造的脑力“英雄”还原成普通人并折射出人性本质,这点完全在意料之外。不过,这些由人机对战带来的话题和思考也是节目的宝贵之处。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