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功夫》上映,时隔四年,周星驰的新作品《长江七号》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当时我也是不喜欢这部电影的,觉得它一点都不“周星驰”。
但是好的作品,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
毫无疑问,《长江七号》就是这样的作品。
周星驰这部电影表面上是喜剧,实际上是一部悲剧。
影片开头课堂上问学生长大后的梦想,有人说想当女明星,一部电影几千万片酬。有人说想当大企业家,大才能去管别人。小迪是这样说的。
小迪的话不对吗?对啊,可是我们都知道那只是个笑话。就像很小时候大人灌输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一样,都是屁话。开什么玩笑比赛第二?开什么玩笑穷人受尊敬?
电影里的男老师对小迪尖酸刻薄,极尽刁难之事,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却上的贵族学校。
也受到同学的排挤。
而星爷扮演的角色更让人心疼。
小迪看同学都 买了长江一号,羡慕不已,让周铁去买,周铁没钱啊,只能让他放弃。
像不像小时候想买的玩具却买不到?想吃的零食吃不到?
这一段话实在太熟悉了,是好多父母都说过的话。
“爸爸妈妈小时候没有享受到的东西,现在不管多苦多累,都想让你享受到。”
“你要努力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我啊,就是小时候没有书念,所以现在……”
这些话,相信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都心有感触吧。
在街上碰到小迪老师,把手在衣服上擦了一把,才敢与老师握手。
这个动作,当年被誉为神来之笔,将一个贫穷父亲的细微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中,夏日晚饭后,父亲用脚顶起孩子玩耍,小孩张开双臂做飞翔状。这个游戏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小的时候与父亲玩这个是多么开心啊。
现在年纪大了,父亲再也无法支撑着我们“飞翔”了。
周星驰在采访中说:星妈就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把生活中的一切困难都扛在自己的肩上,生活过得很拮据。“现在回想起来才觉得,当时她打我,其实她自己心里比我更难受。所以,当我想拍一部家庭片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个片段,《长江七号》的启发就是从这个回忆开始的。”
所以周星驰演的不仅仅是为民工父亲,而是这世上千千万万的穷人小孩的父母。他们没什么文化,家境拮据,不懂什么大道理,也不太懂教育孩子,但他们节衣缩食,一切为了孩子,爱得深沉且不动声色。
电影里温情的地方有很多,和好的同学,嘴硬心软的包工头,都很感人。
可现实生活中可能没有好心的包工头,弃恶扬善的同学,外星生物七仔。有的只是两个相依为命的父子而已。
人们以为,周星驰的电影应该是喜剧,应该让大家在电影院里就肆无忌惮的笑的眼中带泪,至于深意可以慢慢在探讨。
但《长江七号》不是,虽然它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但不能掩饰这是一个悲剧。这部关注农民工群体及子女的教育电影,他的高度是反应社会现实,这是一部不忍卒看的电影。
周星驰的魅力是什么?
以前我觉得在于搞笑。
现在我不那么认为了,周星驰之所以成为有魔幻一样魅力的星爷,长盛30年的星爷。
首先应该是是他的真吧。
他参与创作较多的电影,无论套的是什么故事,情节是多么夸张。但其实都是现实里的放大。
现在让你重温《长江七号》,你还是和多年以前毫无感触吗?
对于星爷的电影,最好不要有前后作品的联想,不要局限于对星爷的遐想,星爷的作品总是出人意料,你需要的是以全新的角度去读。
那些我现在觉得‘浅薄’的,其实真的可能是我的‘浅薄’造成的。
总之这是一部拍出来给穷人看的电影,也是周星驰拍给自己看的电影。
不该被埋没。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