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段时间,随着声之形BD的发售,关于声之形的讨论如潮水一般瞬间占据了大半个Stage1st论坛动漫区,大部分坛友表示虽然这是一部剧情让人不满的作品,但京都动画的制作质量也有目共睹。那么这部动画到底有哪些值得玩味的细节呢?本次就让S1坛友【我爱败犬西】为大家深入解读。
>在上映九个月之后《声之形》的BD终于在5月17号正式发售,但动画在B站并没有存活太长时间就被举报下架。在此之后关于《声之形》9月17号将要在大陆上映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结合片源下架的情况,让很多小伙伴都把上映的消息信以为真,可惜闹到最后才知道这只是一场乌龙事件。
好在《声之形》的官微已经出现,大家还是可以期待一下在大银幕上看到本片
笔者并不看好本片的国内票房,并不是因为BD已经发售的缘故,而是因为《声之形》是一部有点反常识的动画,很多情节从我们的视角上看都非常难以理解。从现在大家的各种讨论也能看出来其实观众对于诸多情节都有不满。那么《声之形》的剧本到底有什么问题?而在演出、音效、作画上又有着哪些优点?今天笔者想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答案。
很多人都在说《声之形》剧本不行,认为西宫硝子这个角色刻画得有些牵强。但笔者认为其实问题并不是出在角色刻画上,因为在演出和剧情上都已经明确表明了硝子是一个自卑又自责的孩子。无论是帮助石田将也擦桌子还是接纳将也都非常符合她的人物性格。
背负十字架(罪)的硝子
那既然不是角色刻画有问题,那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声之形》会让这么多观众看了后觉得难受?笔者认为这是因为硝子这个角色的可信度实在太低,观众很难接受硝子的想法。所以就算角色是按照既定性格来推进剧情,依旧很难获得大家的好感。
再加上影片后半段有三段高潮导致结构比较复杂,稍有不慎就会给人拖沓感。事实上制作组也没有解决好结尾三段高潮戏的结构,所以剧情越往后走越拖沓让人看得难受。
三段高潮分别是硝子跳楼、将也与硝子桥上相会以及最后将也打开心扉
反常识的不只是硝子的性格,还有制作组看待原作的角度。漫画原作氛围非常沉重,但山田尚子却选择了一个善意、温柔的视角去解读漫画。一部如此压抑的漫画却被京都拍成了温暖的青春片,不管主创如何考虑的,这种做法总是会带给一部分观众洗白欺凌者的观感。不过退一步说能把《声之形》拍得这么柔美,除了京都动画和山田尚子的组合,也很难再找到第二家了。
这种反常识的动画对于笔者来说倒是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笔者认为只要动画能在创作者创造的影像世界中逻辑自洽即可,没有必要为了迎合观众口味或者舆论压力而改变。笔者也不打算与大家在剧本问题上过多纠结,因为这是纯属个人喜好问题。
其实抛开这些反常识的争议点,《声之形》看点还是非常多。正如上文所说这是一部只有京都加山田才能制作出的电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独此一家。所以与其一味地纠结剧情,不如一起来挖掘《声之形》在制作上的用心之处,或许会收获更多的观影乐趣。
作为一部主题是分享声音和沟通的动画,如何表达两人之间心里距离的远近,绝对是演出上的一大难点。山田监督给出的答案是活用构图,在两人对话时故意只在镜头中放一个人。在将也送笔记本给硝子的段落,这种手法就使用得非常频繁。
虽然两人物理距离非常接近,但却故意用镜头将两人分割开,很巧妙的利用镜头表达了两人心里上的距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演出手法在京都的另一部动画《吹响吧!上低音号》中也多次出现。
虽然意图上会有微小区别,但这种构图方法也算是京都的公用套路
有表现距离遥远的演出手法,也必然要有表达两人相互理解的方法,雨伞就成为了表达人与人和解的重要道具。结弦从将也家离开的雨夜,将也手持一把非常大的伞却只为结弦挡雨,其实伞是完全够两人共同躲雨。
将也被结弦质问自责用雨伞挡住了视线低下头开始解释,结弦接受了将也的解释而后把用手把雨伞抬开,抬起雨伞这个动作就代表了结弦原谅了将也。在动画的末尾硝子与值野两人同样也是利用雨伞完成了和解。
虽然剧中并没有直接表明两位角色是否和解,但联系之前雨伞的作用,这一段不难理解
沟通的另一大要素是分享声音,所以动画在音效的各个方面都力求真实。片名都叫《声之形》,要是音效做得不好岂不砸自己招牌?无论是河流的流水声、淅淅沥沥的雨声还是喧闹的人声,动画从头到尾音效都做得非常有实感。
不过这就会牵扯到另一个问题,硝子是如何感受声音?更进一步说就是,硝子是如何与世界沟通?答案就是“聆听”震动。硝子有听力障碍,但并不代表硝子就感受不到声音,对于硝子来说感受声音就是感受生活的实感。动画也在多个镜头都用画面和声音的配合给出了明示。
长大后的硝子第一次与将也相聚时,是栏杆的震动让硝子感受到了将也的存在。最后两人在桥上相遇时,硝子同样也是通过栏杆的震动觉察到将也。还有一个镜头对音效的处理,也让笔者感觉到制作组的用心。
动画这一幕特意加大了硝子触碰水杯时的声音,不仅强调硝子聆听世界的具体办法,还与硝子手语力度大暗合。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音效处理,却最大化的利用音效刻画了角色性格。
不仅音效处理用心,动画的配乐也非常与众不同。本片作曲家牛尾宪辅为了让大家感受到被声音包围的感觉,在录音时特地将麦克风放进钢琴内部,所以我们听到的配乐才有了一种颗粒感。《声之形》通过各种具有实感的音效,真正达到了“声之形”的效果。
除了对音效的活用,动画中唯美的风景也是一大看点。西宫硝子和石田将也每天都生活在极端自责当中,但动画的色调却非常柔和,背景也绘制得很清新。乍一看好像与动画的剧情格格不入,实则全是山田监督故意为之。
山田监督并不想让世界也跟着将也一起烦恼,因为她认为电影想传达的并不是负面情绪,她并不想让观众觉得将也应该一直背负罪孽生活。如果让将也所处的世界也非常阴暗恐怖,就好像是在给将也定罪。
在将也这个年纪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烦恼,这些烦恼会让自己的视野变窄,让自己只局限于小世界当中。但世界的美丽却不会因为将也的封闭而改变,包围着硝子与将也的世界应该有着更加宽广的胸怀。
只要他们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愿意去肯定世界,就会发现身边原来有着随风摇曳的花朵、清新湛蓝的天空,以及爱着他们的家人和朋友。
硝子摔倒的地方也盛开着美丽的一年蓬
这种手法倒不是在认可校园欺凌,而是在用一种温柔的眼光看待将也与硝子的遭遇。显然山田监督更希望将也与硝子能早日从过去的悲伤中走出来,去享受他们应该享受的青春,而不是一味的沉浸在过往的悲伤之中。
最后再来说说本片作画的一大难点手语。因为《声之形》的特殊性,手语成为了本片重要的交流方式。而手语不仅仅是一种沟通方式,还是刻画角色性格的重要道具。如何通过手语刻画角色性格就成为了本片的难点和重点。因为大部分原画师是不会手语的,要想画好手语就需要大量的视频参考以及练习。
虽然制作组专门录制了手语视频,但原画师还是需要在视频基础上赋予手语个性。细心的观众应该不难发现剧中几位角色手语演技的差别。手语是硝子与外界沟通最重要的手段,所以她的手语力度是全片当中最大的,而且动作幅度也是最大的。
作为唯一的表达手段,硝子需要更有进攻性的手语来表达情感
性格比较内敛的将也手语则比硝子要柔和不少,结弦的手语则比将也要更有活力调皮。虽然两人都没有听力障碍,但结弦手语的使用频率比将也高许多,所以结弦的手语熟练度看起来也比将也高。
山田导演在接受采访时就提到过,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有些手语镜头甚至会修改了几十遍。好在京都动画作画人员储备足够,才艰难的完成了“赋予手语个性”这一困难的任务。
无论是对距离的刻画、声效的活用还是唯美的画面,都是在为将也敞开心扉做铺垫。整部动画的重点压根就不是欺凌或者救赎,而是石田将也再次打开紧闭的耳朵和眼睛,再次打开自己的紧闭已久的心灵。
所以在笔者看来《声之形》是一部极其温柔的动画,如果一味的纠结于校园欺凌这个点,恐怕会缺失掉很多看本片的乐趣,毕竟这是一部只有京都才能拍出的温柔动画。当然笔者话是这么说,但估计还是会有很多读者不认可这个观点,所以也不奢求大家一定去认可《声之形》,但如果能从本文中看到声之形的一两个用心点笔者也就算满足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