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话无缺(珞思影视研究组)
近几日看到一篇文章:消失的《白鹿原》,豆瓣都9.2(最新9.1)了不该如此惨淡。这一声哀叹,和十年前在湖南卫视折戟的良心巨制《大明王朝1566》如出一辙。
剧评人“肥罗大电影”表示:“国产剧早已形成一条收视鄙视链,良心剧收视不如话题剧,话题剧收视不如流量剧,收视并非决定胜负唯一的标准,但毕竟是最现实的考量,如果口碑换不来收视,良心得不到观众的认可,那么国产良心剧注定越来越少。”
良心之作不该被埋没没错,但是本文试图探讨的现实却是:是不是豆瓣高分的电视作品,都理应唤起大众的收视热情,否则就要痛心疾首,认为市场没救了?
笔者认为:在大银幕,豆瓣评分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观影指南;但是在小荧屏,豆瓣评分和作品热度之间绝大多数时候并不呈正比关系。主力评价人群和主力收视人群之间存在的审美鸿沟,决定了这一结果。
【现象】
大数据告诉你
为什么9.2的《白鹿原》不敌5.2的《欢乐颂2》
五月的电视荧屏大战,《欢乐颂2》豆瓣5.2,《择天记》豆瓣4.4,《思美人》豆瓣3.7,《龙珠传奇之无间道》4.8,整体热度在它们之后的年度史诗大剧《白鹿原》,以9.1的高分证明了自己鹤立鸡群的卓然品相。
5星好评接近七成
另一个残酷的事实却是:《白鹿原》的收视一直在0.6左右徘徊,《欢乐颂2》却一直保持在1以上,就连非黄档的《择天记》收视也接连破1,表现生猛。网络端也不例外,仅在搜索指数上,《白鹿原》就遭遇了《欢乐颂2》接近十倍的碾压。
强热度,低口碑
历经十六年筹备,十年立项,227天拍摄,一年多后期制作,总投资近2.2亿元,集纳了94位主演、400位幕后工作人员、40000多人次的群演的匠心之作《白鹿原》,真的是被冷遇了。
来自360搜索的一组详细数据,向我们解读了个中成因:
第一:《欢乐颂2》观众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白鹿原》“本地化”严重。
主打都市生活的女性情感大剧《欢乐颂2》,关注者多为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东南沿海城市的网民,沿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观众,很容易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白鹿原》的关注者则集中在故事的发源地陕西,以及和陕西地缘关系较近的山东、江苏、河南等中原地区。为了尽量尊重还原原著,剧中大量塑造了极具陕西特色的细节,地域特色浓郁。
第二:《欢乐颂2》受众多位年轻女性,《白鹿原》关注者多为成熟男性。
《欢乐颂2》的关注者中,19-24的占据40%,男女比例为39%vs61%,年轻都市女性成为其主要受众人群。而《白鹿原》则更加吸引年龄层次较高的男性关注,47%的关注者为25-34岁的观众,男女比例也与《欢乐颂2》正好相反,为60%vs40%。
360搜索认为:调查显示,在中国电视剧消费人群有68%是女性观众。这意味着,能够戳中女性痛点的电视剧通常会收到较好的收视成绩。这也是为何《白鹿原》豆瓣评分9.2,收视却不敌5.2分的《欢乐颂2》的重要原因。
【解析】
审美不一致
主力评分群体和电视主流口味严重脱节
所以,为什么豆瓣评分不能作为收视指南?主要有以下几大因素:
第一:打分数的和看电视的往往不是同一群人。
先来看看这一“蹊跷”的情况——有观众不解:芒果神剧《因为遇见你》开播了一周之后,居然豆瓣评分人数不足,明明没几天就收视破2了……
宁静此言颇为恰当
电视往往说“得大妈者得天下”,豆瓣核心用户群画像却是:18-30 岁之间,对精神世界有更丰富追求,普遍对于阅读、电影、音乐等有强烈兴趣和独特喜好的城市年轻人,主要为一、二线城市的白领和大学生,这些人并非大众型用户。
同理,那些在豆瓣上动辄给出9分以上的欧美日韩剧,但凡到了电视端“死相”也会很难看,主流观众根本不买账。
第二,和电影评分相比,电视评分的时间成本太高,随意性强、样本性弱。
对于这一点,知乎网友“李超”有过比较清晰的阐述:
“毕竟一部电影也就一两个小时,再不好看,忍一忍(影院的封闭空间、票价在阻碍观众离席上也有一定的作用)也就过去了。所以,电影的评分基本上代表了大多数观众的看法评价,不会太离谱。电视剧呢?那就费老劲了。观众看30分钟后,如果感觉没兴趣,几乎不可能再坚持看下去。”
笔者发现:从样本量来说,电视作品的打分人数总体远远小于电影作品,尤其是综艺节目。因为样本性太弱,不完全代表收视群体的真实意见,同时量分的随意性较强,很多网友出于先入为主的好感和恶感,根本没有看过作品的全貌,就作出了评价。
第三:“叶公好龙”现象,在电视收视上非常明显。
在电影市场,观众逐步形成了“烂片免疫”,于是票房和口碑的正比关系越来越明显,可“叶公好龙”的现象也还是有的,不然怎么多次出现奥斯卡佳作在中国市场铩羽而归的窘状呢?这种心理,其实在电视市场更为盛行——那些被奉为“文化清流”的综艺,其实命运并没有好上许多,《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均是如此。
一起来看一下今年开年全民热议的《中国诗词大会》,其主流收视群体依然是中老年为主,在24-34岁人群的收视率排名只占到了第16位。也就是说,不吝叫好的话语权群体,并没有贡献相应的收视数据。
这里所言的“叶公好龙”,有两层意思:第一,热衷讨论,却不一定刻意收看;第二,观看的形式往往不是电视,是偏移动化和碎片化的途径。
【探讨】
“鸿沟”可以打破
真正的全民现象级,是口碑和收视齐飞的
诚然,豆瓣是目前不少年轻人追看影视剧的必备。难道在电视类型上,豆瓣完全不能作为参照系数了吗?非也。
来看这样一组数据:
1、《武林外传》评分:9.2,评分人数:102183
2、《甄嬛传》评分:8.9,评分人数:116943
3、 《人民的名义》评分:8.4,评分人数:152309
4、《琅琊榜》评分:9.1,评分人数:187846
5、《奔跑吧兄弟》第一季评分:7.6,评分人数:20147
6、《极限挑战》第二季评分:9.1,评分人数:28393
7、《奇葩说》第一季评分:9.1,评分人数:25230
8、《朗读者》评分:8.6,评分人数:12182
总体来说,豆瓣还是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其“真实度”取决于评分人数的多寡。和电影动辄过十万的评分人数显著不同,能在豆瓣上评分人数过十万的电视剧寥寥无几,综艺节目突破一万人,那就相当优秀了。
能在人数和分数上都表现不俗的,基本就是冲着“全民现象级”的配置去了。笔者从中又梳理出几大特点:
第一,打分的人数越多,证明收看的群体愈加庞大,样本性和代表性也就更强。
第二,评分和收视双双飘红的作品,兼顾了主流电视群体的审美喜好,也成功吸引了精英人群的围观欲望。
以《人民的名义》为例,笔者并不认为它是彻底的严肃政治题材,对于主流电视观众来说,大量的家长里短、旁白解读让这部剧几乎不具备收视门槛,但是题材的稀缺性、现实的关联性,让大量精英群体重返客厅,参与讨论,撩起热度。“鸿沟”被打破,二者实现了合流。
同样是全民现象级,看起来相似的《奔跑吧兄弟》和《极限挑战》并不一样,前者的核心受众趋于青少甚至低龄,这与节目的“童心”设定密切相关;《极限挑战》的受众和豆瓣之间的兼容性更高,这也解释了为何后者的分数要高得多。
第三,电视属于“闲人”的消费品。在时间成本高企的今天,掌握话语权的核心群体并不会消磨过多的时间在电视产品上,比起电影作品,他们更“目光挑剔”和“时间吝啬”。所以,虽然也有口碑和收视齐飞的作品,但是不多。
创作者需要面对一个现实:你的作品,首先可以征服电视受众本身吗?光博得豆瓣型网友的欣赏,可能是行不通的。
编辑|厂长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